這說明,1980年中央在做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決策時,對由此造成的人口年齡結構老齡化的估計,是充分的,是留有一定余地的。
③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方針。基于上述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和可能達到的水平的認識,《報告》和《匯報提綱》一方面指出,在20世紀余下的20年里不存在老齡化問題,下一個世紀頭20年也不嚴重;另一方面指出老齡化可能帶來的主要問題,一是會不會發(fā)生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二是會不會發(fā)生社會和家庭老年負擔過重問題。對于前一個問題,《報告》在勞動力部分做了闡釋;對于后一個問題,提出兩項應對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在對老年負擔系數(shù)做出比較可靠預測基礎上,通過對生育率的調整,將老齡化從而老年人口負擔系數(shù)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秷蟾妗泛汀秴R報提綱》以及以筆者受命以個人名義撰寫的《附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多長時間為宜》,提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是今后二三十年,主要是20世紀內的事情,進入21世紀以后生育率應該做出適當?shù)恼{整,以避免人口年齡結構過度老齡化,超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能力。而這一點,是可以通過生育政策的及時調整,合理提高出生率的辦法加以解決的。
二是有計劃地實行社會保險?!秷蟾妗泛汀秴R報提綱》在肯定繼續(xù)發(fā)揚我國家庭養(yǎng)老傳統(tǒng)的同時,提出必須大力發(fā)展社會養(yǎng)老保障事業(yè),有計劃地實行社會養(yǎng)老保險?!秴R報提綱》說:"鼓勵一對夫婦最好生育一個孩子,從現(xiàn)在起就應有計劃地對老年人實行社會保險,解決老有所養(yǎng)的問題。目前,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實行退休制度,絕大多數(shù)集體所有制單位和農村人民公社還沒有實行這一制度,老無所養(yǎng),\'養(yǎng)兒防老\'還是一個客觀事實。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保險公司已提出了三個方案,應按什么原則考慮,需要明確下來,以便進一步研究具體辦法。獨生子女大量增加以后,需要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大方支持,使各項政策和有關規(guī)定能夠適應計劃生育的要求。在住宅建設、生活服務設施、看病住院等社會服務方面,都要考慮\'老有所養(yǎng)\'的問題,使無子女照顧的老人幸福地度過晚年。"
應當說,這在30多年以前提倡生育一個孩子人口決策時,能夠對人口老齡化和解決老齡問題做出如此考量,明確基本的方針和應當采取的措施,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了。不過筆者以為,還需隨著實踐的發(fā)展,做出進一步的研究。于是筆者承擔"七五"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中國老年人口調查和老年社會保障改革研究",在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計委主任宋平同志的指導和支持下,在國家統(tǒng)計局城鄉(xiāng)調查隊幫助下,完成了中國198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抽樣調查,根據(jù)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匯總資料、報告,出版了《中國老年人口》、《中國老年人口經濟》、《中國老年人口社會》專著三部,算是對《報告》和《匯報提綱》的補課承諾。全部問題的核心在于: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要搞多長時間。這在《報告》后面的附件中,專門做出"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多長時間為宜"的論證,著重闡發(fā)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問題。因為控制住一代人的生育率,也就自然地控制了下一代做父母的人口數(shù)量,因而可以起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長的作用。為什么不能搞兩代人、三代人?如果實行兩代人生育一個孩子的政策,人口年齡結構就會發(fā)生向著"倒金字塔"方向轉化,而"倒金字塔"的年齡結構沒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