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地刮起“郎旋風”(4)

共識 作者:于一 羅曉


我向全中國人民敲起警鐘:人民的財產和未來在危險中!不但俄羅斯的霍多爾科夫斯基那樣的“企業(yè)家”在中國大有人在,而且像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那樣的危險人物也在向我們走來!他們不僅要剝奪全國人民的財富,而且要操縱政權,使任何現(xiàn)代民主都處于危險之中。我們不僅面臨著實實在在的資本主義,而且面臨著官商勾結、權貴占有一切的最腐敗黑暗的資本主義。

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知名學者主動或被動地卷入這場交鋒中?!爸髁鹘洕鷮W家”除了從大方向上否認郎咸平停止國企改革的主張,也有人開始“有的放矢”地對郎咸平的結論一一回應。“生性不喜歡熱鬧,真有需要的時候,也不怕熱鬧”的產權研究者周其仁也介入此次討論。

他首先質疑郎咸平學術的嚴謹性:

所論問題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可以陷人入罪的“侵吞國資”!就算“假設”吧,那小心求證呀。從假設到完成求證,要下多少工夫,真的不知道?到了后來郎監(jiān)管公開炮轟,連“如果”也不見了,直接就變成“海爾此舉侵吞國資”的定論!求證了嗎?在哪里?

周其仁表示就是想破腦袋也不知道“到底怎樣郎咸平才覺得對”,似乎國有企業(yè)怎么做都不對。

海爾背了大集體所有制的歷史包袱,要界定存量資產,被郎咸平先后指責為“侵吞國資”以及“侵吞大集體資產”;TCL的政府與企業(yè)家面向未來簽訂利潤分成、高管持股合約,郎咸平指責“國有資產稀釋和轉移”;科龍沒有及時改,“打工老總”到點下課,政府“老板”親自上陣打理,落個被格林柯爾收購的下場,又被郎咸平說成是產權改革提供了“國退民進”的盛筵。

9月16日,程恩富、丁冰、左大培等十名經濟學家,再次發(fā)表聲明聲援郎咸平,認為“郎咸平抨擊西方產權理論和產權改革誤區(qū),反對把企業(yè)、金融和產業(yè)等方面存在的一切問題歸咎于公有產權和以為轉制為私有產權便可實現(xiàn)高效率這一流行做法,他的批評是及時和正確的?!?/p>

一場大戲,無休無止,似乎落不下帷幕。

連靜觀其變的非經濟學界學者也忍不住以“旁觀者清”的姿態(tài)出來表達一二。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認為各派爭論得熱鬧,實際上連基本的問題都沒有搞清,“反對在國企改革中國有資產流失與反對國企改革(包括產權改革)是兩回事;堅持國企產權改革與容忍國有資產流失也是兩回事;甚至反對以MBO方式進行國企產權改革與反對國企改革仍然是兩回事。道理看似簡單,但爭論中真正導致混亂的癥結,恰恰是沒有澄清這些最基本的問題。”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秦暉教授則將爭論歸結到規(guī)則的是否公正層面:

如今關于“國有資產流失”的對立雙方說法都很值得質疑。這次“非主流”方面把“國有資產流失”簡單地看成一個“賤賣”問題,而“主流”方面則以“只賣不分就不算流失”來應對。

問題不在于國資與民資之間誰消誰長,誰流向誰,而在于這種流向是否符合公義。以強權化公為私和以強權化私為公都是不公正的,而且這兩種不公正其實一脈相承。對公產的侵犯與對私產的侵犯同樣是“權力捉弄權利”的結果。

所以我奉勸今天的“主流”派與“非主流”派:純從理論上講,你們的爭論如同“左”與“右”、自由放任與福利國家的爭論那樣永遠不會有個終結的。但是你們應當想想:你們是“天平”的兩頭呢,還是“尺蠖”的兩端?讓我們先設法走出“尺蠖”的軌跡,再繼續(xù)爭論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