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六(8)

新中國外交談判 作者:陳敦德


“我們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在現(xiàn)時,這也是幼稚的想法。現(xiàn)時的英美統(tǒng)治者還是帝國主義者,他們會給人民國家以援助嗎?我們同這些國家做生意以及假設這些國家在將來愿意在互利的條件下借錢給我們,這是因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資本家要賺錢,銀行家要賺利息,借以解救他們自己的危機,并不是什么對中國人民的援助。這些國家的共產(chǎn)黨和進步黨派,正在促使他們的政府和我們做生意以至建立外交關系,這是善意的,這就是援助,這和這些國家的資產(chǎn)階級的行為,不能相提并論。孫中山的一生中,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向資本主義國家呼吁過援助,結果一切落空,反而遭到了無情的打擊。在孫中山一生中,只得過一次國際的援助,這就是蘇聯(lián)的援助。請讀者們看一看孫先生的遺囑吧,他在那里諄諄囑咐人們的,不是叫人們把眼光向著帝國主義國家的援助,而是叫人們“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孫先生有了經(jīng)驗了,他吃過虧,上過當。我們要記得他的話,不要再上當。我們在國際上是屬于以蘇聯(lián)為首的反帝國主義戰(zhàn)線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誼的援助只能向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國主義戰(zhàn)線一方面去找。

當時,1949年7月19日,鄧小平在致華東局負責人的信中,對這一方針的制定,作了精辟的論述:

“帝國主義的各種花樣直到封鎖,其目的在于迫我就帝國主義之范,而一個多月的經(jīng)驗看出,帝國主義就我之范也非易事。這一時期雙方斗爭實際上都是試探的性質(zhì),直到英美攤出封鎖的牌。封鎖,在目前說來,雖增加我們不少困難,但對我們?nèi)詫儆欣?,即使不封鎖,我們的許多困難也是不能解決的。但封鎖太久了,對我是極不利的。打破封鎖之道,毛澤東強調(diào)從軍事上迅速占領兩廣云貴川康青寧諸省,盡量求得早日占領沿海各島及臺灣。同時我們提出的外交政策的一面倒,愈早表現(xiàn)于行動則對我愈有利;內(nèi)部政策強調(diào)認真地從自力更生打算,不但叫,而且認真著手做。毛主席說這兩條很好,與中央精神一致,我們這樣做,即占領全國,一面倒和自力更生,不但可以立于堅固的基礎之上,而且才有可能迫使帝國主義就我之范?!?/p>

7月7日,參加新政協(xié)籌備會議的各黨派各團體發(fā)表聯(lián)合宣言,擁護“一邊倒”方針。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共同綱領》,明白接受了這一方針,奠定了它的法律地位。

新中國當時采取“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產(chǎn)生的,具有極為強烈的現(xiàn)實針對性,為新中國在對美外交的策略上贏得了主動地位,對于洗刷西方帝國主義在中國土地上的污泥濁水與百年屈辱,贏得了相對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新中國雖然宣布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但一貫有著獨立自主的傳統(tǒng),仍然堅持著中華民族獨立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場。基于這種立場,鑒于國際局勢的變化,在50年代中期,新中國適時地改變了外交上“一邊倒”的方針,大力倡導各國人民在五項基本原則上實行和平共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