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
,見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
- 約作于開元八年(720)在渝州(今重慶)干謁刺史李邕時,李白當年二十歲。李邕,歷仕武后、中宗、玄宗朝,史書稱他“詞高行直”,“人間素有聲稱,后進不識,京、洛阡陌聚觀”(見兩《唐書》本傳)。開元七八年之際,李邕在渝州刺史任(見《金石萃編》卷七一《修孔子廟碑》)。
- “大鵬”二句: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句意,表現(xiàn)自己乘時而起,建立宏偉功業(yè)的抱負。同風起,乘風而起,意即乘時運而起。摶,猶乘。搖,即扶搖,旋風。
- “假令”二句:須參看李白青年時代所作《大鵬賦》,賦中既寫了大鵬騰飛時“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又寫了大鵬落下時“猛勢所射,馀風所吹,溟漲沸渭,巖巒紛披”。風歇,風停下來。簸,激蕩。滄溟,大海。
- 殊調(diào):為人的格調(diào)與眾不同。
- “宣父”二句:借孔子的話表達對李邕的期待,希望對方重視自己?!墩撜Z·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宣父,貞觀十一年唐太宗詔尊孔子為宣父。丈夫,指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