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下荊門

李白詩選 作者:薛天緯 著


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1. 約作于開元十三年秋由荊門往游江東之際。
  2. 布帆無恙:意即旅程一帆風順。晉人顧愷之給殷仲堪信中有“行人安穩(wěn),布帆無恙”語,見《晉書·顧愷之傳》。
  3. “此行”二句:用晉人張翰故事而別出己意,表明此行是為游覽越中山水,而非美食。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遂命駕而歸。見《世說新語·識鑒》。剡(shàn善)中,即剡縣(今浙江新昌、嵊州一帶),屬越州,因剡溪而得名。其地山水風光佳勝,晉代以來文人名士多向往而至,唐代詩人往游者眾多,形成當代研究者所稱的“浙東唐詩之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