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露鋒芒
一場比賽以20比1狂勝對方,馬拉多納一人獨進9球,保持所在球隊140場不敗的紀錄,成為聞名全國的少年球星。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改變他的命運,15歲時獲得俱樂部贈送的一套房子。但是,為了踢球卻荒廢了學業(yè),告別學校是他終生的一大失誤。
當馬拉多納來到“小洋蔥”隊,成為一名試訓的隊員時,科內(nèi)霍教練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對他進行球技的訓練。
一天,科內(nèi)霍對馬拉多納說:“迭戈,下午我?guī)闳ヒ娨粋€人。”
馬拉多納一聽,心里覺得很奇怪:帶我去見誰呢?難道又要進行面試么?好吧,試就試,我才不在乎許多哩。
下午,科內(nèi)霍開著一輛紅色的法拉利跑車,帶著他一直朝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中心駛?cè)ァ?苾?nèi)霍一邊開著車,一邊不時用手指著街道旁高大的建筑物對馬拉多納說:“迭戈,你說這些房子漂亮嗎?”
“漂亮?!瘪R拉多納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因為這里的任何一幢房子,都比他家的房子要高大氣派得多。
“你喜歡這些房子嗎?”
“喜歡?!?/p>
“你想住這樣的房子嗎?”
“不想,”馬拉多納沉默了一下低聲地說,“我家沒有錢買這樣的房子,也沒有錢付房租?!?/p>
科內(nèi)霍回頭看了看這個瘦弱的小男孩,然后對他說:“你會有錢的,將來你會有錢的,也會有這樣的房子。迭戈,你明白嗎?”
馬拉多納也看了看科內(nèi)霍,又看了看街道兩旁的房子,然后點了點頭說:“你是說我將來能成為大球星,能掙好多好多的錢嗎?”
科內(nèi)霍笑了笑說:“不錯,成了大球星就有很多的錢,也有漂亮的房子,懂嗎?”
馬拉多納又點了點頭,然后認真地看看車窗外一幢幢的大房子,他好像真的迷上了這些漂亮的房子。
科內(nèi)霍把馬拉多納帶到一幢漂亮的房子前,然后停下車對他說:“下來吧,小伙子,跟我去見巴拉迪諾醫(yī)生。”馬拉多納心里覺得很奇怪。他心想,他又沒有生病,干嗎要見醫(yī)生呢?
科內(nèi)霍見他一臉的疑惑,便笑著說:“放心好了,我不會讓你吃苦頭的?!?/p>
馬拉多納終于同科內(nèi)霍走進了這幢漂亮的房子,見到了一位長著一臉的胡須,身穿白大褂的人。
原來這位巴拉迪諾醫(yī)生是當時颶風足球隊和普拉塔河足球隊的醫(yī)療主任,一位醫(yī)術(shù)高超的體育運動醫(yī)療學專家,在阿根廷體育界都小有名聲??苾?nèi)霍見馬拉多納長得又瘦弱,個頭又矮小,便想請這位專家診斷一下。他認為馬拉多納即使球技再好,如果身體素質(zhì)跟不上去,也是不可能在綠茵場上拼搏的。所以,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這個小孩子長得高大結(jié)實,成為一個技術(shù)型和力量型相結(jié)合的球員,否則,對他的一切訓練都是徒勞的。
經(jīng)過這位巴拉迪諾醫(yī)生全面的檢查和診斷之后,他認為這位小球員身體素質(zhì)不錯,沒有什么毛病,只是營養(yǎng)不良,才長得這么瘦弱。他對科內(nèi)霍教練建議,如果要對馬拉多納進行正規(guī)的高強度的訓練,首先得讓他的身體長起來,長高姑且不說,起碼得要結(jié)實。
科內(nèi)霍同意了巴拉迪諾醫(yī)生的建議,當場就請巴拉迪諾醫(yī)生對馬拉多納進行健康護理,一切開支由他的俱樂部承擔。巴拉迪諾當時覺得很奇怪,因為他知道,要將這么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喂”成一名強壯結(jié)實的足球運動員,是要花一筆不少的錢,他不知道這位有名的教練,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本錢去培養(yǎng)這么一個人,他對科內(nèi)霍說:“伙計,你也不是外行,這筆費用是不小的,而且要有較長的時間?!?/p>
科內(nèi)霍說:“這我清楚?!?/p>
“那你為什么要花這么大的本錢呢?”
“那你就別問了,將來你就會知道,反正我付錢就是?!薄澳呛?,我保證讓你滿意,伙計!”
第二天,巴拉迪諾醫(yī)生就派他的助手,將一份健康護理方案交給了科內(nèi)霍,并帶來了一大堆的維生素藥片和許多價格不菲的營養(yǎng)液。這位助手對科內(nèi)霍說:“先生,您要監(jiān)督他把這些東西每天照量吃下去,并且從明天開始,每天由巴拉迪諾大夫給他注射兩支特效藥,第一個療程是三個月,三個月之后再擬訂新的方案?!?/p>
科內(nèi)霍點了點頭說:“謝謝你和巴拉迪諾大夫?!闭f著,當場吩咐俱樂部的財務助理取來一張現(xiàn)金預付支票,他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大名。
做完這一件事后,科內(nèi)霍教練做的第二件事,才是對馬拉多納和他的“小金星”足球隊隊員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在科內(nèi)霍的嚴格要求下,馬拉多納的球技日益長進,在同來的小伙伴中,他可以說是出類拔萃,這令科內(nèi)霍教練非常高興。同時,在巴拉迪諾醫(yī)生的精心護理下,馬拉多納的身體素質(zhì)大有長進。三個月過去了,盡管他的個頭不見長,但他的體質(zhì)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個療程過去了,巴拉迪諾又同科內(nèi)霍教練一起,為馬拉多納制訂了新的方案。巴拉迪諾醫(yī)生真不愧是一位體育運動醫(yī)療專家,他在對馬拉多納進行體格檢查時,從馬拉多納面對錄像機鏡頭的目光,他就看出了這位小男孩那種鎮(zhèn)定而又自信的心理。他知道這種心理對一位足球運動員的重要性,因為一位球員的心理素質(zhì),往往決定他在大賽中的成功與失敗。
巴拉迪諾一邊給馬拉多納錄像,一邊問他:“迭戈,你說,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我?”馬拉多納毫不客氣地說,“我的心愿就是成為國家隊的隊員,為阿根廷奪得世界杯冠軍。”
馬拉多納的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讓在一旁的科內(nèi)霍聽了大吃一驚,但巴拉迪諾醫(yī)生卻大聲地對科內(nèi)霍說:“聽見了嗎?教練,好好聽看,別把這孩子給任何人,等他長大了,你就會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笨苾?nèi)霍教練點了點頭。
通過一年的訓練,馬拉多納終于成為“小洋蔥”隊一名正式隊員。當時,他領(lǐng)到了一件“小洋蔥”隊的5號球衣,他高興得在草地上翻了幾個跟斗。盡管這件球衣他穿在身上還很大,但他晚上睡覺都舍不得脫下來。
成為“小洋蔥”隊的正式球員之后,馬拉多納就開始正式參加該隊的各種比賽。這時,他所要戰(zhàn)勝的對手不再是那些街頭的小孩子足球隊,而是一些經(jīng)過正規(guī)訓練的俱樂部少年足球隊。但這種比賽,實在令馬拉多納如魚得水,每一場比賽他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有一次,“小洋蔥”隊與普拉塔河俱樂部少年隊比賽,竟以20比1狂勝對方,馬拉多納一個人就踢進了9個球。這場比賽,真讓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球迷們大開眼界。賽后,球迷們議論紛紛,都說他是“具有來自神靈的天賦的小魔術(shù)師”。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電視臺轉(zhuǎn)播了這場比賽,馬拉多納那還顯得瘦小的身影,就像一只小羚羊一樣,在人們的眼前奔來奔去,幾乎讓所有的市民都記住了這個小個子球員。幾乎是一夜之間,迭戈這個令阿根廷首都的市民還很陌生的名字,頓時傳遍了大街小巷。從此,馬拉多納的形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電視屏幕上。布宜諾斯艾利斯電視臺特地拍了馬拉多納許多踢球的鏡頭,經(jīng)常在周末的娛樂節(jié)目中插播,以吸引觀眾,從而使這個節(jié)目的收視率直線上升。這也許是馬拉多納的形象,被進行商業(yè)炒作的開端。
在馬拉多納效力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的“小洋蔥”少年隊期間,該隊連續(xù)保持140場不敗的驚人紀錄。從此,馬拉多納成了阿根廷足壇真正的“神童”。
1970年第9屆世界杯期間,對足球運動有了進一步認識的馬拉多納總是經(jīng)常守在電視機前,觀看每一場比賽。這時,他的一雙眼睛總在屏幕上尋找一個他崇拜的偶像,那就是巴西隊球星、球王埃德遜·貝利。
巴西隊在1958年和1962年蟬聯(lián)兩屆世界杯冠軍,1970年世界杯賽,巴西隊又打人了最后爭奪冠軍的決賽,當時,貝利已經(jīng)30歲了,而且有傷在身,但他依然帶領(lǐng)巴西隊沖鋒陷陣,最終為巴西隊第三次奪得世界杯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身披10號戰(zhàn)袍的球王貝利的形象,讓年僅10歲的馬拉多納激動不已。他請人制作了一件10號球衣,經(jīng)常穿在身上。因為10號球衣是貝利穿的,他也要做阿根廷的貝利,為阿根廷隊實現(xiàn)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
但是,要想成為球王貝利,對當時的馬拉多納來說,還是一場夢。盡管他當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電視臺頻頻露臉,甚至在阿根廷全國都小有名聲,但是,他那貧窮的家庭,卻不允許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足球上。他在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還不是一名正式的簽約球員,只能獲得一些微薄的報酬,所以,他還不得不去找一些零活來維持生計。當時,他曾在市中心的一家銀行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清潔工,這段經(jīng)歷對他的刺激很大。他知道,要想在這個世界出人頭地,惟一的出路就是通過自己的奮斗,任何人都不會對你施舍。盡管科內(nèi)霍對他寵愛有加,但卻無法改變他根本的問題。同時,即使是對他愛護和照顧,還要看他在足球方面的發(fā)展。如果他的球技沒有很大的長進,那么也會對他失去信心。因此,踢球在當時成了馬拉多納惟一的選擇,他經(jīng)常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自己的球技和知名度,以期能成為正式的簽約球員,如果能進阿根廷國家隊,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足球比賽幾乎是每天都有。這樣的比賽總是人山人海,吸引著無數(shù)的球迷和市民。馬拉多納一想,這種現(xiàn)象對自己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機會。因此,每次比賽,只要一有時間,他都要想辦法去當觀眾,在比賽還未開始或中場休息時,馬拉多納就勇敢地跑到球場上進行各種表演。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停地表演著各種球技,帶球、傳球、停球、頭球或倒掛金鉤等各種驚險而又高難的技巧。他表演得最多的就是顛球,經(jīng)常以頭部、胸部、肩膀、膝蓋和腳后跟來完成這種動作,有時是雙腳奔跑如飛,來完成一些常人無法做到甚至無法想像的怪異動作。有時他還會像舞臺上的小丑一樣,顛著球滿場飛跑,或者是繞場一周,讓每位觀眾都能看到他精彩的表演,還時不時地扭動屁股頂球或傳球。阿根廷是一個對足球很有研究的國家,那些觀眾和球迷都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水平,對一個人球技的高低一眼就看得出來。許多人在看馬拉多納表演時,都情不自禁地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他們知道,馬拉多納的許多動作,都是一些專業(yè)球員,甚至是國家隊球星都無法做到的,以至往往到了開場哨響,裁判和球員進場之后,觀眾席上還在大呼小叫,許多觀眾在興猶未盡地高喊:“讓他留下!迭戈,再來一個!”
馬拉多納以這種跑龍?zhí)椎姆绞?,終于將自己推銷出去了。1971年9月28日,阿根廷的《號角》報首次披露了馬拉多納絕妙的球技。這家報紙是阿根廷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它第一次在報道中正式將馬拉多納稱為“神童”。盡管當時由于印刷的錯誤,將馬拉多納誤作卡拉多納,但是,人們卻很快地將“卡拉多納”和電視中的那位小球星對上了號,于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甚至全阿根廷的大部分球迷,對馬拉多納或迭戈不再陌生了。人們甚至預測,阿根廷足壇的一顆新星正在升起,阿根廷足球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1971年,馬拉多納終于隨阿根廷少年足球隊參加了一次國際比賽。在這一次比賽中馬拉多納出色的表現(xiàn)進一步得到了阿根廷足球界廣泛的關(guān)注。賽后,馬拉多納接到一份邀請書,是阿根廷著名的河床隊邀請他加盟。這封邀請信,引起了“小洋蔥”隊和青年隊上層人物和教練極大的震動。他們知道,像馬拉多納這樣的一位足球神童,總有一天會落入他人之手??苾?nèi)霍教練極力反對,并動員他的朋友何塞和馬拉多納的叔叔等人,去做馬拉多納父母親的工作,要求他們拒絕這份邀請。
當時,馬拉多納的父母由于家庭貧窮,生活過于拮據(jù),都想讓馬玟多納能早一天出去掙錢。尤其是他的父親,盡管對足球界的行情不那么了解,但是,他看了兒子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之后,還是覺得兒子已經(jīng)具備了掙大錢的本事,不用再在這個少年足球隊混下去。同時,他看到兒子盡管名聲在外,還要經(jīng)常去靠打零工來掙錢貼補家用,甚至要到銀行去做清潔工受人白眼,心里很不是滋味。收到河床隊的邀請之后,他便有心讓馬拉多納離開“小洋蔥”隊,跳槽到河床隊去。
對于馬拉多納父母親的這種想法,科內(nèi)霍和俱樂部的上層人物也心中有數(shù)。該俱樂部領(lǐng)導層通過磋商后作出了決定,一是堅決要把極有潛在價值的馬拉多納留住,不能讓他跳槽;二是根據(jù)俱樂部目前的財力,盡可能地滿足馬拉多納和家人一些經(jīng)濟上的要求,并委派科內(nèi)霍教練為全權(quán)代表,同馬拉多納的父母進行商談。商談的結(jié)果是:馬拉多納暫時繼續(xù)留在“小洋蔥”隊,但俱樂部應付給他一定數(shù)量的月薪,以保證他生活上的起碼開支,不再出去打工,更不要去做清潔工掙錢。另外,在其父母的要求下,俱樂部除了繼續(xù)對馬拉多納進行健康護理之外,還要送他上學讀書,讓他除了訓練和比賽之外,其余的時間都在正規(guī)的學校接受文化教育,不能讓他成為一個目不識丁的足球運動員。
俱樂部當時盡管財力不足,但還是滿足了馬拉多納的父母和本人的要求。從此,馬拉多納的生活出現(xiàn)了新的轉(zhuǎn)機,他在俱樂部獲得特殊的地位和待遇,并且開始接受學校教育。這一切除了要感謝那封邀請信之外,還得益于科內(nèi)霍教練和俱樂部上層人物那種愛惜人才的開明意識。當然更主要的是,到了70年代,足球運動已經(jīng)成了一種純粹的商業(yè)炒作,俱樂部已經(jīng)把馬拉多納看成是一棵具有商業(yè)價值的搖錢樹了。其俱樂部主席阿勞基奧直言不諱地對他的同事說:“我們管理層確實認為惟有馬拉多納才值得我們?nèi)σ愿?,并決定將俱樂部未來的命運全部寄托在他身上。只要馬拉多納能像我們熱望的那樣在比賽中成長起來,即使其他的選手落下一大截,我們也在所不惜?!?/p>
從此,馬拉多納正式結(jié)束了那種一邊踢球一邊打工的生活,開始像一位真正的球星那樣過著一種衣食住行有保障的生活,并且能進學校讀書。這種生活的到來,為馬拉多納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73年對馬拉多納來說,無疑是一個福星高照的年頭。這一年,阿根廷足協(xié)在北部舉行了一次少年足球賽,馬拉多納也隨“小洋蔥”隊披掛前往。在24場比賽當中,馬拉多納給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在全國足壇露臉。賽后,許多俱樂部又紛紛來電來函邀請馬拉多納加盟,并許以豐厚的待遇。這種現(xiàn)象,對“小洋蔥”隊和其所屬的青年人俱樂部無疑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和沖擊。因為馬拉多納到目前為止,還是一位沒有正式歸屬的少年球員,在法律上他還是一位真正的自由人,他完全可以選擇任何一家俱樂部而遠走高飛。面對這種沖擊,科內(nèi)霍教練和青年人俱樂部最后達成一項協(xié)議,提前將馬拉多納拉人阿根廷青年隊,免得夜長夢多。
于是,馬拉多納在這一年便正式加盟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并同俱樂部簽訂一份合同。這是馬拉多納生平簽署的第一份合同,從此他的身份徹底改變了,成為青年隊的一名正式球員。盡管這一年他才13歲,但是他已憑借自己的一技之長,獲得了許多成年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資格。
加盟青年人俱樂部后,馬拉多納當年又隨隊出訪智利,進行同智利的友誼賽。馬拉多納的這次出訪,同上次參加國際大賽的境況大不一樣了。他不僅有體面的出國禮服,而且還享受著國家級運動員的待遇。當他隨隊來到智利的首都圣地亞哥后,受到了智利當局的隆重接待。當時智利新軍人政府的領(lǐng)導人皮諾切特將軍,還專門派員迎接他們,這位政府要員并特地同這位最小的隊員進行擁抱。歡迎儀式之后,馬拉多納還同球隊一道住進了圣地亞哥最豪華的卡雷卡五星級飯店,這跟上次住在那家連下水道都沒有的小客棧里有著天壤之別。
這位來自阿根廷社會底層的孩子,盡管只有13歲,他就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始擠進社會的上層。在他這樣的年紀能獲得這樣的成功,這在當時的阿根廷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通過一系列的比賽,馬拉多納的實力已充分顯示出來了。俱樂部為了進一步穩(wěn)住他和他的家人,在馬拉多納15歲生日的那一天,他們將一幢漂亮的房子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這位未來的球星。當馬拉多納拿到這一枚金光閃閃的鑰匙之后,全家人真是歡喜若狂。
從此,馬拉多納的父母及家人永遠地離開那破爛的貧民窟,住進了體面的房子。在搬家的那一天,原先那條街上的鄰居和所有的居民都像過節(jié)一樣,對他們又是祝賀又是忌妒,而這一切卻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馬拉多納憑借自己的實力,開始在一步一步地獲得他需要的一切,但是,他也在一點一滴地失去某些東西,其中損失最大的就是學業(yè)。
由于他不停地訓練、比賽和出訪,還要應酬一些必要的社會交際,因此,他在學校讀書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他經(jīng)常請假和缺課的現(xiàn)象最終引起了校方的注意。校方從學校的聲譽出發(fā),準備勸馬拉多納退學。這時,他的叔父西埃羅找到學校的校長說:“迭戈經(jīng)常缺課是不對的,但是,先生,只要您去看一看他的比賽您就知道,他這個書最終是念不成的。您能去看看迭戈踢球嗎?”
這家學校的校長也是一個球迷,聽西埃羅這么一說馬上同意了。當天下午,這位校長就親自觀看了馬拉多納參加的一場比賽。馬拉多納所在的青年隊以4比0勝了這場比賽,他的學生馬拉多納一個人獨進3球。這種結(jié)果真讓這位校長大吃一驚。他不由得多次對他的同事和朋友說,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比賽,而他的學生,那位才15歲的孩子迭戈更是他看到的最好的球員,他的球技是阿根廷許多大名鼎鼎的球星無法達到的。于是,這位校長承認了馬拉多納的叔父西埃羅的話,知道馬拉多納不可能再在學校呆下去,他的前途在足球場上。從此,這位校長就允許馬拉多納可以隨時離開學校去踢球,而且允許他可以不參加任何考試。但是,出于對馬拉多納的愛護,這位校長又不希望他的學生將來是一個文盲球星,于是便送給馬拉多納3本書,希望他有時間就去讀一讀,如果什么時候想來學校,還可以隨時來學習。但是,馬拉多納對這3本書連翻都沒有翻過,后來再也沒有來過學校。幾乎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馬拉多納就結(jié)束了他的學校生涯。這種結(jié)果,對馬拉多納后來的人生道路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實在是不可估量的。盡管他后來憑借他的球技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并且成為世界級的名人和富豪,享受著上流社會的物質(zhì)生活,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卻永遠是一片荒漠。
離開學校以后,馬拉多納一心撲在足球場上,他的球技也大有長進。盡管他當時才15歲,但是他在1975年一年之內(nèi),卻從8級球員破格升至3級,并被吸收加入成年隊。
這時,手把手地將馬拉多納一步一步地送上足壇的科內(nèi)霍教練,面對俱樂部的這種做法表示強烈的不滿,他說:“我對這個孩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我有權(quán)說,我比誰都了解迭戈這個孩子,我們不應該太急功近利了,讓他繼續(xù)留在少年隊吧,應該等他的心理和體質(zhì)都成熟了之后再這么做?!?/p>
盡管科內(nèi)霍教練幾乎是滿臉淚花地苦苦哀求,但包括俱樂部主席科索利在內(nèi)的所有官員都認為,他們已經(jīng)為馬拉多納付出了許多,現(xiàn)在是收回成本的時候了。他們從俱樂部的利益出發(fā),根本不理睬科內(nèi)霍的這種科學的建議。于是年僅15歲的馬拉多納就這樣過早地被調(diào)人成年隊,代表俱樂部在足球場上馬不停蹄地參加阿根廷全國的甲級聯(lián)賽。俱樂部的這種做法,實在令科內(nèi)霍教練憂心忡忡。他擔心各方面都沒有成熟的馬拉多納,在這種激烈的比賽當中,會受不了這種壓力而過早地敗落。然而,這位15歲的大孩子,好像生來就是踢足球的,他在成年隊中幾乎是如魚得水,絲毫都沒有不適應的表現(xiàn),這才讓科內(nèi)霍稍稍放心。
到了1976年,加入成年隊還不到一年的馬拉多納,再次被阿根廷足協(xié)招人國家青年隊,并且當上主力隊員。是年,馬拉多納才16歲,但他在國家青年隊中與其他的隊員相比,并不見得遜色。從球技和體力方面來看,他都要略勝一籌。此時,在整個阿根廷,馬拉多納的形象才真正地樹立起來了,因為在青年隊中,他不僅是年紀最小的一個,而且是技術(shù)最全面,射門進球最多的球員之一。
1976年10月20日下午,阿根廷國家青年隊同科羅爾多瓦市的塔耶萊斯隊進行比賽。下半場時,馬拉多納被換上場。身穿16號球衣的馬拉多納,依然顯得身材那么瘦小,球衣也顯得特別肥大。但是,他卻在場上奔跑如飛,整個球場上似乎都是他一個人的身影。在現(xiàn)場觀眾的歡呼聲中,只見馬拉多納在中場跟著那只黑白相間的皮球飛奔追逐,最后終于被他果斷地從對方最優(yōu)秀的隊員瓦萊西亞腳下?lián)寯嗟搅诉@個球。瓦萊西亞丟球后,立即轉(zhuǎn)身猛追,但是,馬拉多納得到球后,就像一陣風似的向?qū)Ψ降慕麉^(qū)沖去,把瓦萊西亞遠遠地甩在后頭。來到對方禁區(qū)前,馬拉多納又受到塔耶萊斯隊的后衛(wèi)和守門員的阻截。馬拉多納靈活地一閃,一個假動作晃過了對方的后衛(wèi),與對方的守門員形成一對一的陣式。當對方守門員孤注一擲地撲上來準備搶斷時,馬拉多納還未等他來到面前,就果斷地用右腳將球挑起,隨后左腳一發(fā)力,挑射成功,將這只球送進了空門。馬拉多納這一系列的動作,幾乎是一氣呵成做得天衣無縫,精彩極了。當這只球鉆人塔耶萊斯隊的網(wǎng)窩時,現(xiàn)場觀眾幾乎全都站起來為他歡呼喝彩,有的人把手中的水果、易拉罐和頭上的帽子拋向空中,整個賽場成了一片狂歡的海洋。
阿根廷的球迷意識到,阿根廷足壇如今又闖進了一匹黑馬,阿根廷足球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
從這次比賽以后,馬拉多納就徹底放棄了其他的任何職業(yè),包括在圣馬丁學院的商業(yè)課程,從此全身心地投入足球運動。馬拉多納作出這樣的選擇,除了自己已經(jīng)具備這種素質(zhì)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到了70年代,阿根廷的足球運動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第11屆世界杯申辦成功,標志著阿根廷足球運動一個新的高潮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