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晏殊 三首

唐宋詞選讀百首 作者:楊敏如 著


晏殊 三首

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七歲能屬文。真宗景德二年(1005),殊年14,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受知賞于真宗、仁宗兩朝,寵用不衰。官至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宰相)。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皆出其門下。晚年罷相,貶降出京,卒謚元獻,世稱晏元獻。有《珠玉詞》一百三十余首,風流蘊藉,溫潤和婉。劉攽《貢父詩話》云:“晏元獻尤喜江南馮延巳歌詞,其所自作,亦不減延巳?!彼脑~繼承了馮延巳的深婉含蓄的風格,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但因時代變遷,才學豐富,于詞的題材上有所開拓,有時把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和哲理性意象融于詞中,引起讀者較深遠的感悟。晏殊為詞,不喜堆砌金、玉、錦、繡字樣,不蹈襲他人語,自能表現(xiàn)富貴氣派、雅人風調(diào)。尤工于造語,苦心刻畫,了無斧鑿痕。前人對他評價很高:“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而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王灼《碧雞漫志》)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①,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②,小園香徑獨徘徊③。

【注釋】

①“去年”句:唐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标叹浯蟾疟敬?。

②“無可”二句:據(jù)清張宗《詞林紀事》卷三引《復(fù)齋漫錄》所述:晏殊與江都尉王琪春晚閑步池上。晏謂王琪,曾得好句“無可奈何花落去”,經(jīng)年未曾屬對。王琪乃應(yīng)聲而對:“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大喜,便將此聯(lián)先用于詩、后用于詞中。王琪亦由此得到升遷。

⑧香徑:落花飄香的小路。徘徊:流連往返。下闋三句并見晏殊《示張寺丞、王??薄菲呗桑骸霸惹迕骷傥撮_,小園幽徑獨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滟滟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逼渲懈孤?lián)與《浣溪沙》一聯(lián)相同;第二句與《浣溪沙》末句差一字,“幽”改為“香”。

宋仁宗趙禎喜為歌詞,在位43年,常率領(lǐng)群臣,沿襲五代綺靡詞風,陶醉于承平的假象中。他的宰相晏殊,是北宋初期著名詞人,作詞寄托傳統(tǒng)的閨情綺語,抒發(fā)士大夫的閑情雅致。這首《浣溪沙》是他的名篇。和張先的《天仙子》相似,表面寫傷春,不限于懷人,主要是對人事遷移、光陰流逝的悵惘。一切情意都不曾說破,只在景物描繪中含蓄、和婉地表露出來。

上闋三句,一氣渾成。開頭二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北M管此刻賓主喝著新釀的酒,唱著新制的詞,風景不殊,亭臺依舊,但是年華畢竟在閑豫的詩酒生活中悄悄地溜走了。這兩句要比張先《天仙子》的起二句“水調(diào)數(shù)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高明些。因為這里首句一個“新”字,次句一個“舊”字,表現(xiàn)了詞人安閑、瀟灑的表面生活和感觸懷舊的內(nèi)在情懷兩個方面,只14個字便概括了詞的本意。按照《浣溪沙》的詞牌需要,下面一句緊隨:“夕陽西下幾時回?”這一喟嘆,正好點明詞人閑豫生活是賓,悵惘情懷是主;它流露出詞人對良辰美景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惋恨,是士大夫惜時傷逝的永古悲哀。

下闋依律,先有一聯(lián)對?!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則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聯(lián)。它究竟好在哪里?為什么詞人對此那么經(jīng)心刻意地愛賞?以至于像傳說的那樣,自己制就上聯(lián),還靠王琪為它對出下聯(lián);為什么不但把此聯(lián)用于律詩內(nèi),而且直接搬進這首小詞中?作詩填詞,實處易工,虛處難工。拈出春殘的實物“花”、“燕”,和實景“花落”、“燕歸”都不難;難在以四個不能拆開的字組成兩個虛詞“無可奈何”、“似曾相識”,概括作者對“花落”與“燕歸”的感想?!盎洹币鹚麑ι硎赖膼澓?,“燕歸”牽動他在孤獨中的柔情。此聯(lián)寄閑情于景物描繪,寓工巧于自然渾成,情致纏綿,音調(diào)諧婉,怪不得劉熙載在《藝概》中稱贊這二句是極煉如不煉的“觸著”之句,楊慎在《詞品》里夸二句是“兩語工麗,天然奇偶”。行家多以為這一聯(lián)對是“天生一段詞,著詩不得”(沈際飛語);“一定是詞,而決非香奩詩”(王士禎語)。末句以開端出現(xiàn)的人物活動作結(jié):“小園香徑獨徘徊。”律詩次句的“幽”字,在這里改為“香”字,自然更切。落花飄香,與前聯(lián)之景呼應(yīng)。細繹詞意,花、鳥無以慰情,徒增惆悵。傷離感舊,惟有徘徊香徑,獨立夕陽。這主人公想些什么呢?如此結(jié)語,真是雋永含蘊,余意無窮。

這首詞自然和婉,情致動人,從中我們可以體味到古人制作小詞所下的心力和工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