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蝶戀花

唐宋詞選讀百首 作者:楊敏如 著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①,羅幕輕寒②,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③,斜光到曉穿朱戶④。昨夜西風凋碧樹⑤,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⑥,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①“檻(jiàn)菊”句:漢武帝《秋風辭》:“蘭有秀兮菊有芳。”此處亦蘭菊并提,惟表示花草凋零。檻,花池的圍欄。蘭泣露,江淹《別賦》:“見紅蘭之受露。”劉禹錫《憶江南》:“叢蘭露似沾巾?!卑拙右住稐盍Α罚骸叭~含濃露如啼眼?!?/p>

②羅幕:絲綢的簾幕。

③諳(ān):了解,熟悉。

④朱戶:朱紅色門戶。指富貴人家。

⑤凋碧樹:使樹木綠葉脫落。

⑥彩箋、尺素:一解,都同樣是信息、書簡。另解,彩箋是古人用來題詩的一種精美的紙。這里代指題詠。尺素是古人書寫所用的尺許長白色生絹,后來作為書信的代稱。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睙o,又作“兼”或“憑”,均通。

這首詞的題材并不新鮮,不過是一般的傷離懷遠。然而它不僅寫得情致深婉,而且寥廓至于高深,悲壯而有氣象,表現(xiàn)了宋初的時代折光和詞人的胸襟氣度。

上闋寫居人的相思之苦:從白日到黑夜,由室外到室內(nèi),作者用以情注物、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段,層層深入。起句“檻菊愁煙蘭泣露”是第一層。作者借庭院里早晨的秋天景物暗示心情。以檻內(nèi)蒙著朝霧的菊,沾上清晨露水的蘭,襯托女主人公幽雅高潔的品格;同時把菊和蘭兩種花草人格化,一個含愁,一個帶淚,籠煙浥露,不勝秋意,比附女主人公的離情別意。晏殊另有一首《踏莎行》,寫的卻是“細草愁煙,幽花怯露”的春景,但都是采取將物擬人、人物一境的同等手法?!傲_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是第二層。作者借室內(nèi)女主人公的主觀感觸,以物的無情,反襯人的多情,女主人公深居無伴,耐守秋寒;忽一雙燕子,可能是不耐秋寒吧,離她飛去。一如范仲淹在《漁家傲》中嘆的是“衡陽雁去無留意”,未必真實如此,不過是孤獨的人自己多心和猜疑罷了。這里以物襯人,物雙人單,也是詩詞中慣用的藝術(shù)手段?!懊髟虏恢O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是第三層,也是上闋的最后一層。燕子無情,明月更甚,從夜到曉,以它的光輝灼傷她痛苦的靈魂。至此,女主人公的形象全部顯現(xiàn)出來:“朱戶”顯示她的身份、地位;“菊、蘭”顯示她的高潔品格。她的口氣也由婉轉(zhuǎn)含蓄轉(zhuǎn)為直率埋怨。她索性明白點出自己正為“離恨”所苦。室內(nèi)室外、清晨、黑夜、花草、燕子、明月,全都正面、反面地刺痛她那顆懷人的心。

下闋進一步寫居人心境:瞻望弗及和寄托無媒的兩層悲哀。詞的情調(diào)也由情致深婉進入寥廓高遠。

第一層,瞻望弗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連接上闋的時間,居人在為月光所纏、秋風所擾,徹夜無眠之后,已到了第二日的清晨。她登樓騁望,不見所思。這時她的心態(tài),由刻骨相思所引起的憂郁哀怨轉(zhuǎn)向新的追求與期待。作者改用白描與直訴的藝術(shù)手段,高亢與悲涼的詠嘆音調(diào),寫出寥廓深遠的詩境。作者借居人望眼欲穿的神態(tài)反映自己經(jīng)歷過的渴望與遐想,升華了男女相思,擴大了詞的主題和題材,抬高了詞這種抒情詩體的地位。王國維曾把這首詞和《詩經(jīng)》中的《蒹葭》相比,認為它們“最得風人深致”(《人間詞話》)。也就是說,詩味最濃?!八蒌闹?,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一灑落,一悲壯”(《人間詞話》),都表現(xiàn)出詩人的“憂生”,一種人生可貴的奮發(fā)與追索的精神境界。

第二層,寄托無媒:“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還是直抒悲哀心境,調(diào)子由高亢轉(zhuǎn)向低回?!盁o”字一作“兼”字,俱可。倘是“無”字,則彩箋和尺素都是信息的代稱,只不過為避免重復,用了兩個不同的詞,聯(lián)系下句,現(xiàn)出音信溝通的強烈愿望與無處可寄的可悲現(xiàn)實的矛盾。倘是“兼”字,則加強了暌隔的困阻,詩也罷,信也罷,感情與消息,都無法聯(lián)系,更不必說人的相會了,詞就在無可奈何的悵惘中結(jié)束。

我們讀好詞,心靈上會有感受,讀到過片后二句,想起它是王國維說的“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所必經(jīng)的第一境,即渴望與追求之境,我們對詞的感受就引起升華作用,涉及人生觀的聯(lián)想。于是,這首詞的價值就格外提高了,我們的精神享受就格外豐滿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