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
宋玉(約前290—約前222),戰(zhàn)國后期楚國人。辭賦家。生平事跡不詳。
風賦
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1)。
有風颯然而至(2),王乃披襟而當之(3),曰:“快哉此風(4)!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5)?”
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6),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7)。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
宋玉對曰:“臣聞于師,枳句來巢(8),空穴來風(9)。其所托者然(10),則風氣殊焉(11)?!?/p>
王曰:“夫風,始安生哉(12)?”
宋玉對曰:“夫風,生于地,起于青之末(13),侵淫溪谷(14),盛怒于土囊之口(15),緣泰山之阿(16)。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滂(17),激揚熛怒(18),耾耾雷聲(19),回穴錯迕(20),蹶石伐木(21),梢殺林莽(22)。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23),沖孔動楗(24)。眴渙粲爛(25),離散轉移。
“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26),入于深宮。邸華葉而振氣(27),徘徊于桂椒之間,翱翔于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28),獵蕙草(29),離秦蘅(30),概新夷(31),被荑楊(32),回穴沖陵(33),蕭條眾芳(34)。然后徜徉中庭(35),北上玉堂(36),躋于羅帷(37),經(jīng)于洞房(38),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人(39),狀直憯凄惏慄(40),清涼增欷(41),清清泠泠,愈病析酲(42),發(fā)明耳目(43),寧體便人(44)。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p>
王曰:“善哉論事(45)!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
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于窮巷之間(46),堀堁揚塵(47),勃郁煩冤(48),沖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49),揚腐余(50),邪薄入甕牖(51),至于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憞溷郁邑(52),驅溫致濕(53),中心慘怛(54),生病造熱,中唇為胗(55),得目為(56),啗
嗽獲(57),死生不卒(58)。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p>
【簡釋】
(1) 景差:楚大夫,楚辭作家之一。
(2) 颯然:形容風聲。
(3) 披:敞開。當:迎受。
(4) 快:痛快,暢快。
(5) 庶人:平民百姓。
(6) 溥:普遍。暢:暢通無阻。
(7) 加:指風吹到人身上。
(8) 枳(zhǐ)句來巢:枳樹枝梢彎曲,引來飛鳥筑巢。句:彎曲。
(9) 空穴來風:有空隙處就會有風吹來。
(10) 托:依托,憑借。
(11) 風氣:風的氣勢。
(12) 安生:何處產(chǎn)生。
(13) 青:一種水草。末:端梢。
(14) 侵淫:逐漸進入。溪谷:溪流和山谷。
(15) 盛怒:形容風勢兇猛。土囊之口:大山洞口。
(16) 緣:沿著。
(17) 淜滂(píng pāng):風吹物聲。
(18) 激揚熛(biāo)怒:形容風勢激蕩猛烈。
(19) 耾耾(hóng):形容風聲極大。雷聲:喻風聲如雷。
(20) 回穴錯迕:回旋錯雜。
(21) 蹶:搖動。伐:折斷。
(22) 梢殺:沖擊。
(23) 被麗披離:紛紛離散狀。
(24) 沖孔:沖擊小孔。動楗(jiàn):搖動門栓。楗:同“鍵”,門栓。
(25) 眴渙粲爛:形容風勢衰弱后四周景物顯得鮮明美好的情狀。
(26) 乘凌:上升。
(27) ?。和暗帧?,吹動。華:同“花”。振氣:發(fā)散香氣。
(28) 擊:沖擊。芙蓉之精:指荷花。
(29) 獵:掠過。
(30) 離:分開。秦蘅:香草名。
(31) 概:吹平。新夷:即辛夷。
(32) 被:同“披”,披開。荑楊:初生的楊樹。
(33) 陵:山巖。
(34) 蕭條:使凋零。
(35) 中庭:院子。
(36) 玉堂:指宮殿。
(37) 躋:上升。羅帷:絲織的帷帳。
(38) 洞房:幽深寬大的房屋。
(39) 中人:吹到人身上。
(40) 直:特別。憯凄惏慄:寒冷的樣子。
(41) 清涼增欷:猶言清涼的風使人舒暢地呼吸。
(42) 愈:治愈。析酲:解酒。
(43) 發(fā):指使耳朵張開。明:指使眼睛明亮。
(44) 寧體便人:指使人身體安寧舒適。
(45) 論事:分析事物。
(46) 塕(wěng)然:風刮起的樣子。
(47) 堀堁(jué kè):吹動塵土。堁:塵土。
(48) 勃郁煩冤:風起時憤憤不平的樣子。此以擬人手法寫風勢。
(49) 駭:驚動。溷濁:污穢之氣。
(50) 腐余:垃圾的氣味。
(51) 邪:偏邪。薄:迫近。甕牖:甕口似的窗戶。
(52) 憞(duì)溷:煩怨。郁邑:抑郁。
(53) 致:招致。
(54) 慘怛(dá):憂苦。
(55) 中唇為胗:碰到嘴唇而形成唇瘡。
(56) 得目:碰到眼睛。:眼病。
(57) 啗:吃。(zé):嚼。嗽:吮咂。獲:同“嚄”,大叫。這是形容人受風以后的情況。
(58) 死生不卒:不死不活。
《風賦》是戰(zhàn)國末期宋玉的作品。相傳宋玉為屈原的弟子?!妒酚洝分姓f他“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讹L賦》便顯出了作者借物喻事諷諫的特點。
詩人把自然界的風分為雌雄,屬君王的為雄風,屬百姓的為雌風,十分巧妙地借題發(fā)揮,向楚襄王微言進諫。王者與庶人之別的辨說,于先秦文獻中屢見不鮮,可視為先秦常談,然而,這種因階級地位的不同而對同一事物以不同感受的心理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很是新穎而耐人咀嚼,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的情狀。
此篇觀察細致入微,狀寫生動傳神,讓無形的風而有形有色有聲有勢起來,以鋪陳對比的手法、清艷綺麗的詞采、奇特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了兩種風的發(fā)生、形成、流動、變幻、停息的全過程?!捌鹩谇嘀保瑢戯L之微而不覺,悄然孕生;“蹶石伐木”,寫風之猛悍兇勁,暴虐肆淫。寫雄風,用美花香草伴行;寫雌風,則以死灰腐余襯托。這種托物興寄的寫法,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和聯(lián)想,具有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