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都廳題壁

蘇軾詩文選譯(修訂版) 作者:曾棗莊 等譯注


都廳題壁

都廳指杭州府廳。題壁,在墻壁上題詩。熙寧五年(1072)除夕,蘇軾任杭州通判時作。旨在緩和階級矛盾的王安石變法,由于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敗,在實際推行過程中,某些措施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加劇了階級矛盾,因違反新法而入獄的人很多。杭州僅因違反鹽法而獲罪的,一年就達一萬七千人。蘇軾一到杭州就忙于處理囚犯,甚至在除夕之夜也不能早點回家。這首詩的前四句即寫除夜審訊囚犯;中間六句,他認為自己同囚犯差不多,都因謀食而不能與家人團聚;最后兩句對自己不能放囚犯歸家而深感慚愧。全詩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摯,表現(xiàn)了蘇軾對無辜囚犯的深切同情。

除日當早歸[1],官事乃見留。

執(zhí)筆對之泣,哀此系中囚[2]。

小人營糇糧[3],墮網(wǎng)不知羞[4]。

我亦戀薄祿[5],因循失歸休[6]

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

誰能暫縱遣,閔默愧前修[7]。

【翻譯】

今天過年,本應當早些回家,

公事未完,不得不留下辦案。

手執(zhí)朱筆,對著他們流淚,

哀憐這些在押的囚犯。

他們?yōu)榱酥\食,墮入了法網(wǎng),

精神麻木,并不感到羞慚。

我也因為貪戀微薄的俸祿,

不能回家休息,延誤了時間。

何必分別什么賢明和愚昧,

都是為了謀食,不能與家人團圓。

誰能暫時放還這些囚犯?

我默默傷念,深感有愧前賢!


注釋

[1] 除日:一年的最后一天。

[2] 系:捆綁,拘囚。系中囚即在押囚犯。

[3] 營:經(jīng)營,謀取。糇:干糧。糇糧即食物,營糇糧即謀食。

[4] 網(wǎng):法網(wǎng)。

[5] 祿:俸祿。

[6] 因循:拖延。這句是說延誤了時間,未能回家休息。

[7] 閔默:默默傷念。愧前修:比起前代賢人,深感慚愧。據(jù)《后漢書·虞延傳》載,每到過年,虞延都暫時釋放囚犯,讓他們回家團聚。囚犯感謝虞延恩德,到期都自動回來。前修即指這類前代賢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