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邁
洪邁(1123—1202),字景廬,號容齋,別號野處。鄱陽(今江西波陽)人。紹興十五年(1145)中博學(xué)鴻詞科,授兩浙轉(zhuǎn)運(yùn)司干辦公事,知泉州、吉州、贛州等,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等,累官至吏部、禮部員外郎,以端明殿學(xué)士致仕,卒謚文敏。與兄適、遵并稱“三洪”。選有《萬首唐人絕句》,著有《容齋五筆》、《夷堅(jiān)志》等。
踏莎行
院落深沉,池塘寂靜。簾鉤卷上梨花影。寶箏拈得雁難尋〔1〕,篆香消盡山空冷〔2〕?!♀O鳳斜欹〔3〕,鬢蟬不整〔4〕。殘紅立褪慵看鏡〔5〕。杜鵑啼月一聲聲〔6〕,等閑又是三春盡。
【注釋】
〔1〕 寶箏:對箏的美稱。 拈:通“捻”,彈奏的一種手法。 雁:一語雙關(guān)。一指雁柱,即箏上整齊排列的弦柱,宋張先《生查子·彈箏》:“雁柱十三弦,一一春鶯語?!币淮笗?,用《漢書·蘇武傳》中雁足傳書典。
〔2〕 篆香:即盤香?;蛑赶銡饪澙@如篆文。 山:屏山,畫有山峰的屏風(fēng)。
〔3〕 釵鳳:鳳形頭釵,相傳為晉石崇使人所鑄。見《拾遺記·晉時事》?!§ィ╭ī):傾斜。
〔4〕 鬢蟬:古時婦女的一種發(fā)式,輕薄如蟬翼。晉崔豹《古今注·雜注》載魏文帝宮女莫瓊樹曾創(chuàng)為此妝。
〔5〕 立:立刻。 慵:懶。
〔6〕 杜鵑:又稱杜宇,相傳古蜀帝杜宇失國,魂化為鳥,啼聲凄切。
【譯文】
庭院深沉沉,池塘水寂靜。卷上簾鉤,卷起簾上的梨花影。閑來手捻銀箏,雁書卻難尋。一縷篆香煙消盡,屏風(fēng)空又冷?!☆^上鳳釵斜,蟬鬢不齊整。臉上殘存的紅妝快褪盡,懶得再對鏡。月下杜鵑悲啼聲聲,三春輕易又過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