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為尊
梁山好漢里,越是殺人如麻的人,其性格越是缺乏獨立性,代表人物就是李逵和王英。李逵殺人從來不問價,無論是大的小的,男的女的,見著就殺。但在宋江面前,李逵心甘情愿地將自己置于奴隸悲催的地位。王英,吃人專業(yè)戶,當初甚至還差點吃了老大宋江。但是在得知宋江的真實身份后,王英就成了宋江身邊忠實的“跟屁蟲”。所以在江湖世界里,老大就是主人,兄弟都是奴隸。
有仇不報非君子
一般文學作品中的俠客不會嗜殺,但在水滸中,到處充斥著殺人放火的元素。而且這些犯罪記錄通常都是為了報復曾經(jīng)害過自己的惡人。比如武松血洗鴛鴦樓、梁山血洗高廉家。最敏感的地方莫過于那個割黃文柄肉做烤肉吃的李逵。不過這并非就說作者是個“殘暴狂”,只要不深入描寫細節(jié),讀者也就不會有多大的抵觸。
“四拜”之禮的含義
宋代下級參見上級,所行的大禮就是“四拜禮”。在第一百二回中,東京開封府里的排軍王慶參見府尹,也是“磕了四個頭”。好漢間結義異姓兄弟,年齡小的向年齡大的磕四個頭,就等于承認了“兄長”的支配權。
以武會友
為了磨煉武藝,好漢們講究“以武會友,點到為止”,而宋時武器的代名詞是“家生”,意為家伙。而好友相見,也喜歡相互之間談一談習武的體會。魯智深與趙員外相識之后,也會時不時地較量一下槍法,這種較量倒不是拿起棍棒打打殺殺,而是拿自己的體會與別人的體會交流、溝通,彼此分享。
江湖人物的好勇習氣
好漢為了展示他們的過人之處,甚至不惜以刺青來顯示自己不怕痛苦,是真正的好漢,比如說“花和尚”“九紋龍”等。以勇立名,以名立威,江湖上人們的這種習氣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江湖好漢的標志是豪飲
好漢們好飲酒,其典型的代表就是魯智深。魯智深醉鬧山門,將伏魔金剛的塑像打壞,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正是表現(xiàn)出魯智深豪俠的氣概。中國文化對酒的推崇,很大程度上即是對這種豪俠氣概的推崇。喝酒能豪飲,在江湖上被視為了不起、爽快的象征,因此在梁山上如果誰說自己不能喝酒,就只能哪兒涼快兒哪待著去!
梁山上的喝酒規(guī)矩
梁山四周有酒店,上山之后要喝接風酒,下山之前要喝餞行酒。出征之前要喝壯行酒,得勝凱旋要喝慶功酒。平常的時候,每天吃飯好漢們還要輪流坐莊勸酒。酒是梁山人生命中最不能缺少的東西。正像李逵說的那樣,他可以不要命,但不能沒有酒。也許酒是這些江湖好漢麻痹神經(jīng)最有效的靈丹妙藥。
大塊吃肉
動物的內臟、雜碎(在宋時稱為“事件兒”)是比較便宜的,大塊吃肉更勝過于吃“事件兒”,顯得更加高級一些。好漢們將吃的理想概括為“大塊吃肉”,認為非大塊吃不足以吃痛快,不足以顯示豪氣。用李逵的話說,就是:“吃肉不強似吃魚?”而好漢們吃肉時的驚人食量,也反映著下層人物的生活理想。
最直接表現(xiàn)江湖義氣的東西——錢
舍得花錢是江湖義氣的基本內涵。因為絕大多數(shù)江湖人都是生活在主流社會貧困線以下的人士,沒有錢就想法花別人的錢,而那些出手大方的人就被稱為義氣大哥。除了金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是體現(xiàn)義氣的方法,比如說武松,他醉打蔣門神在他人看來就是一個黑吃黑的行為,但在施恩的眼里,武松這就叫打抱不平、義氣味十足的漢子。
是好漢亦是賭徒
在世人心中,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好漢與賭徒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梁山好漢一百零八條,其中有一些賭徒不足為奇,比如“船火兒”張橫、“金錢豹子”湯隆等,但是梁山好漢好賭者明顯高于整個社會的平均指數(shù),這就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了。
何為好漢
有人說武藝高強的人叫好漢,可時遷、白勝這些人并沒有什么高強的本事也能稱為好漢。還有的說殺富濟貧的就是好漢,張青、朱貴這些開黑店的也被稱為好漢。實際上在水滸里視法律如草芥的人才叫好漢。這些法外強人不論男女,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不把法律當回事。梁山上的好漢每個人都符合這一條,也只有這一條能把這群好漢規(guī)劃進一個團體。
落草也有大學問
五代十國的時候,蜀人稱呼中原人叫草人。強盜就是墮落的草人,但是這種解釋并不準確。江湖人說的落草應該是強盜對于自身處境的一種委婉的說法。落草,就是逃入長林茂草中求生存。除了落草,還有像“入溪古”“入山林”都是指的當強盜。落草也罷,入山林也罷,都是反映出綠林中人活動在荒山僻野之中,長林茂草之間。
投名狀
但凡是加入江湖組織,必先取個投名狀,以表示對組織的忠誠和忠心。簡單來說投名狀就是進入綠林時必須簽訂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到死你都無法擺脫組織的領導。而當時唯一能擺脫投名狀的辦法,就是接受官府的招安,得到政府的保護;否則,不入朝廷,就是江湖,不管你逃到天涯海角,江湖都會懲罰這個逃離組織的叛變者。
打金印
紋身除了刺花鳥蟲魚外還可以刺字,岳飛的母親就將“精忠報國”四字刺在了岳飛的背上,這與宋朝刺字明志的風氣有關。然而,若是字被官家刺在臉上,則是一種刑罰,叫做“黥刑”,宋朝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打金印”,林沖和武松都受過這種刑罰。
金印和投名狀的關系
在犯人臉上刻上金印是當時政府對犯人的一種懲罰手段和區(qū)別記號。投名狀是江湖黑社會認可會員的考核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金印是朝廷將那些江湖人驅逐出主流社會的標記,投名狀是接納這些江湖人的一種儀式。兩者既相互區(qū)別,又互為補充。就像踢足球一樣,你把球踢給我,我把球接過來,這樣才有互動,游戲才能玩得下去。
江湖特權
林沖搖身一變成為了朝廷通緝的要犯,當時的朝廷居然肯出三千貫賞銀捉拿林沖,使林沖一時“聲名鵲起”。更何況林沖手里還握著王倫的大恩人柴進的親筆書信,安全保密本應位于江湖情義之上,本著這樣的原則就不應該再讓林沖交上“投名狀”。
梁山官話——聚義
林沖一行人將勸人入山做強盜稱為“聚義”,其實更為通俗的說法是落草在江湖中,將上山當強盜的人稱為落草,只是到了后來,宋江等主事,他們勸人落草的語言才改成“上山同聚大義”。由此可見,“落草”是一般的說法,而“聚義”是宋江一行人具有策略性的口號。
重新聚義
在當時,梁山泊也算得上是大山頭了,所以經(jīng)常有人慕名前來入伙。若有新成員加入,就要舉行盟誓,這樣的儀式稱為“重新聚義”。通常情況下,每一次聚義都和山寨里領導位置的調換聯(lián)系在一起,重新聚義則意味著重新排定座次。
世界足球先生
高俅本是一街頭混混兒,因為踢得一腳好球,深受趙佶喜愛,才做的太尉之職。但其實真論球技,趙佶當仁不讓地是當時的“世界足球先生”。趙佶也許是歷史開的一個玩笑,因為他除了皇帝,什么都會干,琴棋書畫、雪月風花、踢球玩鳥、工程水利,是樣樣精通,就是不會做皇帝。
歷史開的最大的一個玩笑
宋徽宗趙佶是位造詣頗高的藝術家,高俅是位技術超一流的球星,蔡京是位著名的書法家,看見了吧,宋徽宗趙佶和他身邊的這些大臣們通通都是些治理國家的外行人。這些人如果安心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潛心深造,那一定會是歷史上光輝璀璨的正面人物,但歷史偏偏把這些人推到了治理國家的前臺,社會怎么能不黑暗?
變法
徽宗繼位那會兒,沒有任何政治資本,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徽宗就想做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來給自己聚攏人氣。于是他將目標盯在了廢棄多年的王安石的變法上。王安石的變法發(fā)生在徽宗的父親神宗那個時期,最初還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的,但是由于變法內容與貴族利益沖突,因此被徽宗的祖母廢棄。
沒堅持理想
徽宗任命蔡京為百官之首,也并非只是蔡京會阿諛奉承,想當年蔡京是王安石變法的堅決擁護者,用蔡京,才能繼承王安石的變法精神。歷史上的那些昏君,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想當昏君,誰不想做一個被后世稱頌的好皇帝呢?只不過到最后,那些昏君沒能堅守自己的理想,而宋徽宗不幸就成了沒能堅持理想的人。
糊里糊涂當皇帝
徽宗之前的皇帝是他的哥哥哲宗,哲宗死后本來是該他的兒子繼位,但不幸的是哲宗還沒有來得及生個太子人就西去了。那些大臣商量來商量去,就決定將徽宗趙佶推上龍座。趙佶平常是只顧著吟詩作畫、蹴鞠斗雞的主兒,那些朝廷大員他連名字都叫不上幾個,真算得上是糊里糊涂就當上了皇帝。
高俅當親信
登基那天,坐在龍椅之上的趙佶看著下面一個個陌生的面孔,覺得十分的孤單,即便大臣有個建議,宋徽宗決定起來也沒有主心骨。于是他決定大力提拔像高俅這樣的親信,畢竟身邊有個自己人,才不會覺得孤獨。
國之良臣
蔡京把宋徽宗當小孩子一樣玩來玩去,宋徽宗全然不知,不但不知,還經(jīng)常表揚奸臣蔡京。有一次在大殿上,宋徽宗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將蔡京比作齊桓公的賢相管仲,并語重心長地說:“卿乃朕之賢相,國之良臣?!?/p>
萬歲英明
蔡京那也是假惺惺地表現(xiàn)得非常感動,當堂流淚不止,大呼萬歲英明。徽宗還親手寫下八字評語賜給蔡京:“朕之賢相,國之良臣?!边@八個字是字字千金啊,蔡京將這八個字拿回去裱好了,以此光宗耀祖。
宋欽宗投降
開封陷落之后,宋欽宗準備親自到金軍軍營里投降。當馬車行進到郊外的時候,身負重傷的張叔夜火速趕了過來,上前去給欽宗請安,手一直挽住欽宗御車的韁繩不愿松手。欽宗看出來張叔夜是不想讓他投降,于是說:“為免生靈涂炭,朕不得不這樣做啊?!睆埵逡谷滩蛔√栠罂蓿瑲J宗走遠之后,還頻頻地回頭對張叔夜喊:“嵇仲努力,嵇仲努力?。 ?/p>
奸佞團隊
倘若宋徽宗只是一個閑適自得的小王爺,他也許會得到一個藝術大家的千古美名,但是大宋江山交付給這樣一個擁有著無窮藝術夢幻的人手中,不得不說是國之不幸。在他的統(tǒng)治下,奸佞當?shù)溃V傾頹,雖然最終他也被金人掠去,受盡折磨,但是國家的沒落和他之間不得不說是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的。
一腳定乾坤
高俅來給趙佶送玉器,剛好趙佶的一個足球踢到了自己的面前。對于一個會踢球的人來說,將自己眼前的足球踢一腳是種本能反應;也加上高俅的球技高了點,一計彈射將球回給了趙佶。這一腳不得了,他踢來了自己一生的榮華富貴。足球場上有“金球制勝”,高俅這一球豈是金球所能比的,他一腳沖出了混混兒界,走向貴族生活。
熱鬧的軍隊
高俅能如此討趙佶的歡心,絕非只是因為能踢一腳好球。在玩弄權術和迎合帝王心思上那也是高手。趙佶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高俅在管理禁軍的時候,只要趙佶來視察軍隊訓練,高俅就讓士兵們展開各種競賽。這邊是旌旗表演,那邊是吹拉彈唱。臺上是雜劇欣賞,臺下是神鬼傳說,搞得熱鬧非凡,趙佶看見自己的禁軍如此有生氣,每次都滿意而歸。
蔡京忽悠宋徽宗
每次在徽宗身邊看他寫字畫畫的時候,蔡京都會一頓猛夸,說徽宗是什么藝術天才,古今無二,夸得徽宗是一愣一愣的。為了把持朝政,蔡京對徽宗說什么古代的君王都是只管修身養(yǎng)性,治理國家的苦活由臣子來辦就好了?;兆诼犃诉@話也非常樂意,反正他就喜歡逗個鳥、踢個球這些玩意兒。就這樣徽宗和蔡京是各玩各的,一個玩生活,一個玩天下。
西門慶的靠山
西門慶憑什么這么霸道?這要從大臣楊戩說起。楊戩是宋徽宗身邊的四大奸臣之一。最初楊戩只是一侍奉皇上的太監(jiān),但從宋徽宗即位開始,楊戩就將自己阿諛奉承的功夫用到了極致,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會來事兒,對徽宗投其所好,深得徽宗賞識。西門慶能在一方為虎作倀,魚肉百姓,背后的靠山正是此人。
大宋國家隊傳球大師
足球場上進球如麻的那叫殺手,優(yōu)雅助攻的才叫大師。雖說高俅會踢球,可如果只是在球場上肆意賣弄自己的球技,恐怕也不會得到那么高的賞識,所以他最經(jīng)典的是傳球。高俅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刻給趙佶送上一技最舒服的助攻。趙佶進球,當然會感謝為自己助攻的高俅。即使自己有射門的機會,他也會在人叢中尋找趙佶的身影。
東山再起
王安石變法之后,站錯隊的蔡京被貶回了杭州賦閑在家。每天表面上只是寫寫畫畫,陶冶情操,實際上腦子里一直在思考怎么能東山再起。后來童貫來杭州為新皇帝宋徽宗辦事。蔡京就找到了童貫,向童貫打聽宋徽宗的脾氣性格和生活愛好。掌握一切情報之后,蔡京在杭州各地收集那些奇珍異寶獻給徽宗,于是不但官復原職,還坐上了太師之職。
最像梁山人的官員
童貫雖是奸臣,但書上說他為人很有度量,經(jīng)常仗義疏財,出手相當大方。不過他仗義疏財是具有極強的選擇性的。像那些達官貴人、后宮嬪妃、能和皇上夠得上話的道士宮女,童貫從來都不吝嗇。通過這些人,童貫在趙佶那兒是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