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人才
宋軍攻打西夏,童貫是監(jiān)軍。當戰(zhàn)事進行到最給勁的時候,徽宗給童貫來了一封手詔,童貫看了看,然后把詔書塞進了自己的靴子里。旁邊將領問何事,童貫說:“沒事,繼續(xù)?!焙髞硭诬娮鄤P,慶功宴上童貫把那封詔書拿出來給將領們看,將領們大吃一驚,原來皇上當時要撤軍。童貫說道:“當時我軍士氣正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好學太監(jiān)
童貫剛入宮時,有位(后來有位太監(jiān)行中的)前輩教給童貫,說你應該多讀點書,肚里有東西才能有機會在皇上面前表現(xiàn)。于是童貫主動申請調到御書房。經(jīng)常趁皇帝不在的時候翻看各種書籍。一天天的堅持,終于換來了回報。有一次皇帝看書時給身邊的太監(jiān)們提了一個問題,誰都答不上來,只有童貫引經(jīng)據(jù)典答得十分貼切。從此童貫得到了皇帝的賞識。
善于幫閑的高俅
幫忙分為兩種,幫助和幫閑。幫助人憑的是真才實學,幫閑是哄著讓對方如何開心。高俅就精于幫閑。他曾在街上遇見一個公子,于是帶著公子進賭場、逛窯子,把這小爺伺候得舒舒服服。后來人家大人知道了,把高俅告到了官府,官府把他轟出京城。不過當他遇見趙佶這位全國最有錢的人后,他幫閑的本領就完全發(fā)揮出來了。
高俅的離鄉(xiāng)之路
由于得罪了東京的富戶,高俅被官府杖責四十板子,還被判罰流放外境。高俅手里提著自己的行李恍惚地走出了東京城門,他驀然回首,燈火闌珊,東京大街被擋在了這厚厚的城墻一頭。一個人孤零零地踏上了離鄉(xiāng)之路,也沒有一個親朋好友前來送行,他這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皇上大赦天下,高俅這才又能回歸故里。
高俅的賭徒生涯
高俅投靠開賭場的柳老大。柳老大對于高俅的到來,不冷不熱,只是淡淡地說了句:“來了就是咱們有緣,你就留下吧。”在賭場里,高俅學會了擲骰子、出老千。但更重要的是,來賭城的人里,上到達官貴人,下到市井流民,給了高俅了解不同身份人的機會,這對高俅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高俅感慨地說:“我感謝生活!”
斷子絕孫
歷史上的高俅雖然算不上什么好官,但是在宋人所著的《奸臣錄》里并沒有高俅的名字,可見高俅之惡還達不到蔡京、童貫那個級別。在《水滸傳》里,高俅的“俅”被寫成了君子好逑的“逑”。單立人換成了走字邊,意思是說高俅斷子絕孫。
太容易成功最容易受妒忌
高俅之所以會被寫成第一奸臣,主要是因為他的成功過于輕松,在普通老百姓中產(chǎn)生了一種共鳴性的不平衡。蔡京雖奸,但好歹人家也是十年寒窗一步步努力來的,高俅呢?耗子鉆對了洞,掉進了糖蜜罐了,從一個平凡子弟無才無識一下子就火了,還那么缺德,怎能不讓人恨呢?
高俅的發(fā)跡源自一泡尿
跟許多歷史都是偶然發(fā)生的一樣,高俅的發(fā)跡也是一次偶然。他在王都尉家供職的時候,有一天王都尉宴請趙佶。席間趙佶內(nèi)急,就抽空上了一趟廁所。等回來的時候一眼看見桌子上擺放著一對鎮(zhèn)紙獅子。趙佶拿在手里是越玩越喜歡,最后向王都尉討要這對鎮(zhèn)紙獅子,而高俅后來正是去給趙佶送這對獅子,才走上了飛黃騰達的光明大道。
高俅的發(fā)家之路
趙佶繼位后,十分想提拔高俅。但宋朝歷代的規(guī)矩非進士不準做文官。所以趙佶只能想辦法把高俅往武官里塞。他把高俅交給了在邊塞統(tǒng)軍的大將劉仲武,等于是給高俅一個“鍍金”的過程。這個劉仲武很聰明,他看出趙佶是有意想提拔高俅,于是每次戰(zhàn)斗取得勝利的時候,就把功勞往高俅身上貼,就這樣高俅慢慢升為了殿帥,直至太尉。
蔡京的家就是大宋的國
歷史上蔡京的勢力要比小說里的大得多。他曾經(jīng)四次為相,像李嚴、梁師成、朱緬等重臣都是他的同黨,連劉逵、薛昂等人也因為在蔡京這兒走后門進入宋朝朝廷的最高決策層。蔡京通過在朝廷大肆布置自己的黨羽,滿足自己無窮無盡的貪欲。趙氏大宋江山儼然就是他蔡家的斂財機器。
為了生計當太監(jiān)
宋朝那會兒,太監(jiān)是個收入很高的職業(yè),每當皇宮開門招收太監(jiān)的時候,報名的人是蜂擁而至。童貫家雖然也在東京,但是屬于貧民一級。家里的兄弟姐妹又多,生活實在是難以維持。所以童貫的父親鼓勵童貫去做太監(jiān),養(yǎng)活家人。但童貫嬌生慣養(yǎng),沒吃過什么苦,怕疼不敢去。
混整了幸福一輩子
童貫的父親于是教導孩子說:“你疼只是一時的,等在皇宮混整了,幸福一輩子!”童貫既出于無奈,也出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勇敢地接受了那刻骨銘心的一刀。從此,大宋多了一個足以改變歷史的太監(jiān)。
知恩圖報的高俅
高俅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知恩圖報,像幫過他的將軍劉仲武,高俅做了太尉之后也沒少幫他的忙。劉仲武病死之后,高俅還舉薦劉仲武的兒子做了大將軍。另外,著名詩人蘇軾早年間做官時,也曾經(jīng)關照過當時還是蘇軾下屬的高俅。后來高俅對蘇軾一家非常地照顧,即便在蘇軾去世以后,高俅也曾多次帶著禮物去看望蘇軾的家人。所以高俅在當時的名聲是非常之好的。
蔡京的奢侈生活
所謂人生苦短,得樂且樂。蔡京對這句至理名言理解得再透徹不過。他經(jīng)常在給宋徽宗運送的花石綱里挑選出一些精品,建造自己的花園,其規(guī)模雖不及徽宗的花園,可也是相當可觀的。蔡京在吃的方面要求很高,家里的廚師就有十幾個,炒菜的只管炒菜,拌蒜的只管拌蒜,殺雞的只管殺雞。蔡京愛吃黃雀鳥,每次他只吃一碗,卻要殺兩百多只黃雀。
長胡子的太監(jiān)
可能是因為趙佶本就是一個文學皇帝的原因吧,他所重用的大臣都是長相帥氣、文采斐然的一幫人。但童貫長得就不那么客氣。書上說他身材魁梧,皮骨硬得像鋼鐵,雙眼炯炯有神,最神奇的是身為宦官的他下頜竟長有一縷胡須。趙佶經(jīng)常對此稱奇。原來是童貫并非從小就是太監(jiān),二十歲時他才凈的身,所以一直保留了一些男性生理特征。
走后門
宋朝那會兒,逢年過節(jié)的,官員們都會互送禮物以表祝賀,他們互送的禮物都是品位相當高的一些物品,比如有好茶葉、好果品之類的東西,這在當時也算是種儒雅之風。但是蔡京要求別人給他送的只能是錢,什么茶葉果品的他一律不收,這在當時被許多官員嗤之以鼻。
有仇必報
蔡京一當了宰相,就開始大肆報復當年那些彈劾過他和王安石的官員。不久,他就鼓動徽宗發(fā)下一道禁止元祐法的詔書,開始了清除反對變法人士的序幕。而這些被清除的官員中就包括大文學家蘇軾蘇東坡、《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等人,規(guī)定這些人的著作不準出版,這些人的子孫不準為官,凡是在市面流通的這些人的作品,一律燒毀。
蔡京的為官之道
蔡京做宰相的時候,十分賞識蘇州太守吳伯舉。在蔡京的大力提拔下,吳伯舉很快來京任職。蔡京曾經(jīng)一連三次提拔他,最后讓吳伯舉進入朝廷的最高決策層。但是吳伯舉進入最高決策層后,經(jīng)常在一些事情上無法與蔡京的過激做法保持一致。不久即被蔡京貶回了揚州。有人為吳伯舉鳴不平,蔡京卻說:“既想當大官,又想當老好人,這兩件事能兼顧得來嘛!”
惡人沒惡報
金軍渡過黃河之后,徽宗在高俅、童貫等人的護送下逃往江南。逃到泗水的時候,童貫和高俅因為爭寵發(fā)生口角。童貫蠱惑徽宗讓高俅帶領三千人馬在泗水抵抗金軍,徽宗和童貫等人則繼續(xù)南逃。但是后來童貫和蔡京等人卷入了徽宗和欽宗集團斗爭被處死,相反為徽宗斷后的高俅則回到了開封最后病死。和童貫比起來,高俅至少還得了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