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陽修

宋詞三百首(升級(jí)版) 作者:呂明濤,谷學(xué)彝 譯注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hào)醉翁,晚號(hào)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天圣八年(1030)進(jìn)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參與修撰《新唐書》《新五代史》。他是北宋詩文革新運(yùn)動(dòng)的領(lǐng)袖,屬于“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獎(jiǎng)掖后進(jìn),王安石、曾鞏及蘇洵、蘇軾、蘇轍等都得其舉薦與指導(dǎo)。擅長寫詞:或?qū)憫偾樽砀?,纏綿婉曲;或繪自然美景,富于情韻。風(fēng)格深婉而清麗。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編》等。

采桑子(1)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2)。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3)

笙歌散盡游人去(4),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xì)雨中。

【注釋】

(1)采桑子:據(jù)《詞譜》,唐教坊曲有《楊下采?!?,《采桑子》調(diào)名本此?!恫缮W印返牧砻缦拢耗咸评铎显~名《丑奴兒令》,馮延巳詞名《羅敷媚歌》,賀鑄詞名《丑奴兒》,陳師道詞名《羅敷媚》。這首詞是歐陽修組詞《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描寫的是潁州西湖的暮春景象。上片以“殘紅”“飛絮”“垂柳”點(diǎn)出時(shí)令,末句著一“風(fēng)”字,始將這些片段景物連成一片。下片寫人去春空,著一“空”字,便覺真味雋永,西湖之好,正在于此。西湖之美并不僅止于此,末句“雙燕歸來”,使西湖之美于空幽之外,平添幾分靈動(dòng)。

(2)狼藉:縱橫散亂的樣子。

(3)闌干:縱橫散亂的樣子,交錯(cuò)雜亂的樣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4)笙(shēng)歌:奏樂唱歌。

訴衷情(1) 眉意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2)。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yuǎn)山長(3)

思往事,惜流芳(4)。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5),最斷人腸。

【注釋】

(1)訴衷情:唐教坊曲名。《全唐詩》收毛文錫《訴衷情》,上下兩片的末句各為“何時(shí)攜手洞邊迎,訴衷情”、“何時(shí)解佩掩云屏,訴衷情”,《訴衷情》調(diào)名由此而來。又因毛文錫這首詞首句為“桃花流水漾縱橫”,《訴衷情》又名《桃花水》。這首詞抒寫了一位歌女的離愁別恨。上片勾勒出一嬌怯歌女臨鏡梳妝的景象,從其梳妝的式樣可以看出其內(nèi)心的愁苦。下片經(jīng)一番追憶,中心成傷,萬千隱情,顯于眉端。詞中一“斂”、一“顰”,都是寫眉,強(qiáng)顏歡笑,最斷人腸。

(2)梅妝: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無意中額上作梅花妝,宮女爭相仿效。

(3)遠(yuǎn)山:指眉?!段骶╇s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yuǎn)山?!?/p>

(4)流芳:流光,好時(shí)光。

(5)顰(pín):皺眉。

踏莎行(1)

候館梅殘(2),溪橋柳細(xì)。草薰風(fēng)暖搖征轡(3)。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4),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

(1)踏莎行:這首詞寫游子思婦天各一方,兩處相思的情懷。上片寫游子征途所見所感,由春景及離愁,其中以春水喻離愁,可謂上承李后主,下啟秦少游。下片推己及人,遙想家中思婦憑高望遠(yuǎn)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整首詞由陌上游子而及樓頭思婦,由實(shí)景而及想象,層層遞進(jìn),而又運(yùn)思婉轉(zhuǎn)。

(2)候館:原指可以登高觀望的樓。此指旅舍。

(3)草薰:青草發(fā)出香氣。江淹《別賦》:“閨中風(fēng)暖,陌上草熏。”李善注:“熏,香氣也。”征轡(pèi):遠(yuǎn)行之馬的韁繩。此處代馬。柳永《滿江紅》:“匹馬驅(qū)驅(qū),搖征轡,溪邊谷旁。”

(4)平蕪(wú):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江淹《去故鄉(xiāng)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

蝶戀花(1)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cái)?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tái)路(2)。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3)。門掩黃昏,無計(jì)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4)。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釋】

(1)蝶戀花:這是一首閨怨詞,描寫了一位獨(dú)守深閨的少婦極其苦悶的心情。上片寫女子生活的處境,整日禁錮于深宅大院之中,而負(fù)心的夫君,卻終日游蕩于歌樓妓館,這是一樁不幸的婚姻。下片抒寫少婦的心情,風(fēng)雨無情,留春不住,使少婦想到自己易逝的芳年,情思綿邈,意境深遠(yuǎn)。

(2)章臺(tái)路:漢朝長安有章臺(tái)街,歌妓居之。唐朝許堯佐有《章臺(tái)柳傳》,后人因以章臺(tái)為歌妓聚居之地。

(3)雨橫(hèng):雨下得猛。

(4)淚眼問花花不語:唐嚴(yán)惲《惜花》詩:“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p>

蝶戀花(1)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2)。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3)。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dú)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注釋】

(1)蝶戀花:這首詞借言春愁抒寫自己難以排解的孤寂與惆悵。上片以反問起句,極言自己為愁所困。下片復(fù)對愁發(fā)問,為何年年生愁,且揮之不去。結(jié)句看似寫景,卻寓情于景,使無邊的孤寂籠罩全篇。

(2)病酒:醉酒?!妒勒f新語·任誕》:“劉伶病酒,渴甚,從婦求酒?!?/p>

(3)青蕪(wú):茂盛的草地。杜甫《徐步》詩:“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p>

蝶戀花(1)

幾日行云何處去(2)。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3)。香車系在誰家樹。淚眼倚樓頻獨(dú)語。雙燕來時(shí),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4)。依依夢里無尋處。

【注釋】

(1)蝶戀花:這首詞從思婦角度懸想游子行蹤,并抒寫自己繾綣而煩亂的思緒。上片寫游子忘歸,音訊全無,有怨情,亦有牽掛。下片寫自己的情思,淚眼望遠(yuǎn),癡問歸來雙燕,或見芳蹤?結(jié)句言愁緒滿懷,亂如飛絮,依稀夢里,無從尋覓。

(2)行云:用巫山神女之典,比喻人行蹤不定。唐戎昱《送零陵妓》詩:“寶鈿香蛾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云?!?/p>

(3)寒食:節(jié)日名,農(nóng)歷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4)撩亂:紛亂。

木蘭花(1)

別后不知君遠(yuǎn)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yuǎn)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2)。

夜深風(fēng)竹敲秋韻(3)。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敧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4)。

【注釋】

(1)木蘭花:這首詞描寫了閨中思婦深沉凄婉的離愁別恨。上片寫別后音訊漸無,心中頓生牽念,因而觸目生愁。下片寫夜不成寐,夢難成,而燈已燼,凄苦至極。

(2)魚沉:意謂沒有信使來。

(3)秋韻:即秋聲。庾信《詠畫屏風(fēng)詩》之十一:“急節(jié)迎秋韻,新聲入手調(diào)?!?/p>

(4)燼(jìn):化成灰燼。

臨江仙(1)

柳外輕雷池上雨(2),雨聲滴碎荷聲(3)。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4)。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5)。涼波不動(dòng)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6)

【注釋】

(1)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原本用來歌詠水仙,故名“臨江仙”。又名《庭院深深》《采蓮回》《花屏春》等。這首詞寫夏日黃昏,陣雨過后,至月亮升起時(shí)分的景象。上片寫樓外雨后初晴的景致。下片由燕子窺畫棟,將人的視線引入室內(nèi),描寫室內(nèi)奢華的陳設(shè)及女主人的睡姿。整首詞句句景語,而情蘊(yùn)其中。

(2)輕雷:隱隱的雷聲。唐高適《陪竇侍御靈云南亭宴詩得雷字》:“新秋歸遠(yuǎn)樹,殘雨擁輕雷?!?/p>

(3)荷聲:雨打荷葉的聲響。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秋陰不散霜飛晩,留得枯荷聽雨聲。”

(4)月華:月光。

(5)簾旌(jīng):簾幕。

(6)“涼波”三句:化用李商隱《偶題》詩“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句意。?。╠iàn)紋,席紋。

浪淘沙(1)

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2)。垂楊紫陌洛城東(3)??偸钱?dāng)時(shí)攜手處,游遍芳叢(4)。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上髂昊ǜ?,知與誰同。

【注釋】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原與七言絕句形式相似,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收有《浪淘沙》詞六首,其中第六首有“卻到帝都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句。劉禹錫也寫過此體。雙調(diào)小令《浪淘沙》為南唐后主李煜創(chuàng)制,《詞譜》即以李詞為正體。這是一首傷時(shí)惜別之作。明道元年(1032)春,歐陽修與友人梅堯臣洛陽城東舊地重游,有感而作,感嘆人生聚散無常。上片追憶昔時(shí)與友人歡聚的良辰美景,把酒賞花,意氣軒昂。下片寫與朋友別后的無限的離恨。其中末句“知與誰同”,以詰問作結(jié),濃重的孤寂之感,使人不忍卒讀。

(2)“把酒”二句:唐司空圖《酒泉子》詞有“黃昏把酒祝東風(fēng),且從容”。此化用其句。從容,流連盤桓。

(3)紫陌:指京城郊外的道路。劉禹錫《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zèng)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p>

(4)芳叢:花叢。晏殊《鳳銜杯》詞:“憑朱檻,把金卮。對芳叢、惆悵多時(shí)?!?/p>

浣溪沙(1)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2)。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3)。人生何處似尊前(4)。

【注釋】

(1)浣溪沙:黃氏《蓼園詞評(píng)》:“第一闋寫世上兒女多少得意歡娛,第二闋寫老成意趣自在眾人喧囂之外,末句寫無限凄愴沉郁,妙在含蓄不盡?!?/p>

(2)綠楊樓外出秋千: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記載“王摩詰《寒食城東即事》詩云:‘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瘹W公用‘出’字蓋本此”。

(3)六幺:曲調(diào)名,即“綠腰”,節(jié)奏急促。

(4)尊:同“樽(zūn)”,酒杯。

青玉案(1)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嫣渾可事(2)。綠楊庭院,暖風(fēng)簾幕,有個(gè)人憔悴。

買花載酒長安市。又爭似、家山見桃李(3)。不枉東風(fēng)吹客淚。相思難表,夢魂無據(jù),惟有歸來是。

【注釋】

(1)青玉案:調(diào)名出自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zèng)我錦繡段,何以報(bào)之青玉案?!薄对~譜》以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為正體,故又名《橫塘路》等。這首詞表現(xiàn)了暮春思?xì)w的滿懷愁緒。上片寫面對大好春光,卻斯人獨(dú)憔悴。下片繼而解釋憔悴的原因:春已盡而家難回,托夢還鄉(xiāng),不如遽然歸去。下片立意頗似韋莊《菩薩蠻》:“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p>

(2)渾可事:宋人方言,意謂算不了啥事。

(3)爭似:怎能比得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