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萊諾鑄排機與莫諾鑄排機 Linotype and Monotype

改變平面設計的平面設計師(改變系列) 作者:[英] 安娜·格伯 著;王之光,潘敏燕 譯


萊諾鑄排機與莫諾鑄排機 Linotype and Monotype

19世紀80年代,美國實現(xiàn)了印刷的機械化,這對于平面設計和設計師們來說都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轉折。該項技術的發(fā)明意味著手工排印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印刷品的生產(chǎn)效率和細部質量也將大幅提高。

1886年,第一臺排字機器誕生。這臺由奧特瑪·邁根泰勒(Ottmar Mergenthaler)發(fā)明的熱金屬整行排字機也被人們戲稱為“風箱”。不久之后,為了更直觀地表明它的整行鑄排功能,它又被恰如其分地稱為“萊諾整行鑄排機”。之后,邁根泰勒在布魯克林開辦了邁根泰勒萊諾整行鑄排機公司,開始生產(chǎn)萊諾鑄排機。

菲爾·貝恩斯(Phil Baines)和安德魯·哈斯拉姆(Andrew Haslam)在他們合著的《字體與排印》(Type & Typography)一書中寫道:“萊諾鑄排機集鍵盤組件、字模庫、鑄字機于一體。首先通過鍵盤操作將字模排列成行,然后鑄字機將其鑄造成一個金屬塊(通稱為‘嵌條’)?!?/p>

在《平面設計新史》(Graphic Design: A New History)一書中,作者斯蒂文·埃斯基爾松(Stephen J. Eskilson)以更通俗的語言指出了萊諾鑄排機的創(chuàng)新之處:排字工人可用沖模鍵盤操作,實現(xiàn)了對于熱金屬活字鑄造的直接控制。

“無數(shù)次的失敗最終成就了活字排版的機械化……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存在于字體鑄字和排字的機器之中?!?/p>

  喬納森·羅斯

不久之后,托爾伯特·蘭斯頓(Tolbert Lanston)發(fā)明了更具競爭力的莫諾鑄排機,并于1887年成功申請專利。同年,他在華盛頓成立了蘭斯頓莫諾鑄排機公司,開始批量生產(chǎn)莫諾鑄排機。這種鑄排機為排字工人提供的是一個能夠逐字母編輯文字的字模系統(tǒng),因此也被稱為單字鑄排機。它便于人們校正錯誤和調整字距,即調整單個字母之間的空間距離,而這是萊諾鑄排機所不能做到的。

在《字體與排印》中,作者這樣形容莫諾鑄排機的工作流程:“鍵盤操作在紙帶上沖出兩個孔,這兩個孔實際上是字模庫中等待澆鑄的字母的坐標。當鍵盤完成排字工作之后,孔帶被送入鑄字機,鑄字機會自動索取正確的銅模,并分別鑄成鉛字?!?/p>

為了打敗對手,搶占市場,萊諾鑄排公司與莫諾鑄排公司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zhàn)和策略戰(zhàn)。萊諾鑄排機公司在曼徹斯特開辦了邁根泰勒萊諾鑄排機械有限公司,開始進軍英國市場。同時,莫諾鑄排機公司也將他們的系統(tǒng)推銷給了英國主要的幾家印刷商,比如說薩默塞特郡弗羅姆市的巴特勒和唐納有限公司。

兩家公司一直紅火到50年代,直至平板膠印和照相排版系統(tǒng)問世才消退。而金屬排字和凸版印刷技術也漸漸消失了。1970年,萊諾整行鑄排機停產(chǎn);1987年,莫諾鑄排機也最終停產(chǎ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