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人生常懷千歲憂——漢樂府和漢末文學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漢《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今天我們從漢代樂府詩開始講。從漢武帝開始,大約在公元前100年左右。西漢最繁盛的有五個王朝:文、景、武、昭、宣,即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其中最鼎盛的是漢武帝。所以毛主席寫《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他提到五個人,五個歷史人物,他們是最典型的。漢武時期,非常鼎盛,在朝廷里面設(shè)立了一個機構(gòu),這個機構(gòu)叫樂府。它本來的意思,“樂”就是音樂,“府”就是官府,就是管理音樂的機構(gòu)。為什么要設(shè)立這樣的機構(gòu)呢?當時,統(tǒng)治階級為了了解下邊老百姓的心聲,派人到全國各地去采詩,采集老百姓的民歌,可以“觀風俗,知厚薄”,看底下的風俗是不是淳樸,由此知道下面的民風是淳厚,還是淺薄。今天也一樣,老百姓的民歌、民謠也是反映老百姓的心聲。老百姓諷刺一些官僚“上午圍著輪子轉(zhuǎn),中午圍著盤子轉(zhuǎn),晚上圍著裙子轉(zhuǎn)”,這是老百姓對一些官僚的抨擊。任何時代都有民歌,任何時代都有老百姓發(fā)泄內(nèi)心情感的詩歌,中國人的聰明智慧那是無窮無盡的。老百姓用漢字創(chuàng)造了非常豐富燦爛的民間文化,一直到今天,還依然有很多很多的民歌。在漢武帝時期,這個管理音樂的機構(gòu)把采集的詩歌匯集到一起。當時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保存這些東西,而是想從中看出民俗風情,但客觀上就把這些東西保存下來了。后來“樂府”便從一個機構(gòu)的名稱變成了詩歌體制的名稱,也就是詩體的名稱,這樣的詩歌就稱為樂府詩。
兩漢的樂府詩保留下來的一共120多首。我上面講過,《詩經(jīng)》的《風》《雅》《頌》,共305篇,其中《風》160篇,是最主要的?!讹L》是什么?《風》是民歌。任何時代的民歌,無非是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個是反映人外在的客觀世界,自然啊,山川啊,壓迫啊,兵役啊,干活怎么苦啊等等。一個是反映人內(nèi)在的情感世界,主要是男女愛情的歌唱。剛才有位先生和我說起《詩經(jīng)》,說《詩經(jīng)》是男歡女愛。那可不是嘛!愛情的內(nèi)容在《詩經(jīng)》中占絕大多數(shù)。在160篇《國風》當中,最精彩的就是男女愛情的歌唱。漢代的樂府詩歌也是民歌,其內(nèi)容也是兩個方面。從反映現(xiàn)實說來,有很多詩歌,譬如說,反映戰(zhàn)爭的,反映壓迫的。反映壓迫的有一篇叫《東門行》,它寫一個男的,窮得無法活下去了,于是拔劍而起,鋌而走險,要起來造反。詩歌說:“出東門,不顧歸。”出東門以后就不想著要回來了。然而又“來入門,悵欲悲”,走了以后又回來,說明是猶豫的,矛盾的,因為妻子和孩子都在家里,可是回來以后又感到非常悲傷。悲傷在哪里呢?“盎中無斗米儲”,裝米的瓦缸里一斗米都沒有?!斑€視架上無懸衣?!痹趻煲律训募茏由弦患路紱]有。沒的吃,沒的穿,于是又“拔劍東門去”,思想反復(fù),說明造反不是一下子就造起來的。這時候“舍中兒母牽衣啼”,他的妻子拉著他,哭著說:“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糜。”人家富貴歸人家富貴,我愿意跟你同甘共苦?!吧嫌脺胬颂旃剩庐斢么它S口兒?!鄙弦丛诶咸斓拿嫔希咸焓遣辉S造反的,下要看孩子們,你要是造反有問題,這孩子們靠誰呢?“今非”,你現(xiàn)在的行為是不對的。然后這個男的一下子把妻子推到一邊去,“咄,行!吾去為遲,白發(fā)時下難久居?!本褪钦f,我已經(jīng)貧困這么多年了,再也忍受不下去了。這首詩寫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典型的為生活所迫,鋌而走險的事情。而且還寫出了與妻子的對話,這位妻子非常善良,非常柔弱,不愿意造反,愿意默默地忍受壓迫,但是男的不愿意這樣子下去,要去造反。像這樣的詩歌,充滿了反抗的激情。像這樣的詩歌,朝廷看了以后就知道下面是怎樣一種民情。這個詩歌寫的是要造反,因此情緒非常激動。這表現(xiàn)在詩歌的形式上,有一個字一句的,有兩個字一句的,三個字一句的,四個字一句的,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一句,它們長短不齊。大家記住,詩歌的形式與抒發(fā)的感情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要是感情非常激動,句子就長短不齊,它是內(nèi)心激情的噴瀉。如果感情非常輕柔,非常舒緩,句子往往非常整齊,四言,或者五言,或者七言。整齊的句式適合于抒發(fā)比較舒緩的情感;而長短不齊的句法適合于抒發(fā)激動的昂揚的情感。譬如李白寫《蜀道難》,為什么是“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他用的是長短不齊的句子,而杜甫的詩都是五言、七言,比較平緩。
對于反映現(xiàn)實的,我就講這一首《東門行》。另一方面,對于男女愛情的歌唱,講一首古代民歌中最好的一首,就是《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首詩是一個少女抒發(fā)自己的愛情,山盟海誓,永不變心。這個“上”就是天,“邪”就是語尾音“啊”。因此,“上邪”就是“天啊”,“老天啊”,是一位少女對蒼天作出愛情的盟誓。她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天?。∥乙c他好,相知相愛?!伴L命無絕衰”,這個長命不是壽命很長,而是時間很長、永遠的意思,永遠不會衰敗,也不會斷絕。這詩歌把少女對愛情的激情表現(xiàn)得一瀉無遺,一開始就把這種感情全部傾吐出來。但是如果詩歌只寫到這里就不會是千古好詩。因為這只是感情直接的呼喊,像標語口號似的:“我愛你,我永遠愛你!”這沒有藝術(shù)的感染力。這首詩歌最精彩的地方在下邊,它一連舉了大自然中永遠不可能發(fā)生的五種事情,來說明我跟你的感情永遠永遠好下去,永遠不會完。她說“山無陵”,陵是山峰,除非山?jīng)]有山峰?!敖疄榻摺保几闪?;“冬雷震震”,冬季打雷一陣陣地響;“夏雨雪”,這個“雨”是名詞作動詞講,夏天下雪;“天地合”,天和地合到一起;“乃敢與君絕!”除了這五種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我才敢跟你斷絕關(guān)系。而這五種現(xiàn)象是絕對不可能發(fā)生的,所以我絕對不會與你斷絕關(guān)系。最后的“乃敢與君絕”與開始的“長命無絕衰”看似不同,實質(zhì)一樣,表達感情的強烈是完全一樣的。這首詩歌對后代很有影響,因此被譽為“短章中的神品”。古人評價書畫藝術(shù)有“三品”:一般還可以就是“能品”;比“能品”好一點的就是“妙品”;最高的是“神品”,遺其形而得其神?!渡闲啊愤@首詩就是“短章中的神品”。我在學校講課中講這首詩的時候,給同學們講了這樣一種體會,即任何詩歌都是社會的反映,都是社會情感的反映。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一種體會:越是想要得到的東西,就越是怕失去;而越是怕失去的,越是賭咒發(fā)誓要保住,這是一層意思?;剡^頭來想,越是賭咒發(fā)誓要保住的東西,就越是存在失去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這種可能性,也就不用賭咒發(fā)誓了。所以,我們從這首詩可以看到,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最存在失去愛情的可能性。在封建社會中男子無所謂失去愛情,我們打開中國古代詩歌,很少看到男子對愛情賭咒發(fā)誓,都是女子在賭咒發(fā)誓。在封建社會,女子存在失去愛情的土壤,男子不高興就可以“休”掉女子。這不是離婚。因為離婚是平等意義下的雙方分手,而“休掉”是不平等地將妻子去掉,那是很不一樣的。對于這樣的詩歌,一方面可以看到這位少女非??蓯郏涣硪环矫?,也感受到當時社會中的男女婚姻的不平等。這首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對后來有很大影響。譬如在唐代有一首詞,叫做《菩薩蠻》,開始這樣說“枕前發(fā)盡千般愿”,枕前發(fā)愿就不是少女,而是少婦了;“要休且待青山爛”,要想咱們的感情完了的話,這要等到青山都爛了;“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這還沒算完?!鞍兹諈⒊揭姟?,白天里天上出現(xiàn)星星;“北斗回南面”,北斗星回到南天上去了;“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扒嗌綘€”,“黃河枯”,“秤錘浮”,“日星見”,“北斗回南面”及“三更見日頭”這六種事情都發(fā)生以后,我才跟你完。這首詩明顯地受到漢樂府《上邪》的影響。后來明代有首民歌說,“要分離除非是天作了地,要分離除非是官作了吏”,也反映出這類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