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城子◎ 詠史

一生最愛納蘭詞 作者:納蘭性德,聶小晴


◎江城子◎ 詠史

濕云全壓數(shù)峰低①,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②。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

[箋注]

①濕云:濕度大的云,指云中滿含雨水。

②神女:謂巫山神女?!段倪x·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崩钌谱⒁断尻栮扰f傳》:“赤帝女曰姚姬(一作‘瑤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故曰巫山之女。楚懷王游于高唐,晝寢夢見與神遇,自稱是巫山之女?!庇帧渡衽x》序:“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p>

[典評]

巫山上雨霧繚繞,高高的山峰也似被沉沉的云壓低下來,山影凄迷,一眼望去,并不分明。并非霧氣,也非野煙,正是巫山神女快要騰云駕霧而來。

若覺得這生涯原是一場夢幻,人生美好只有在夢中,除此便沒有人能知曉。正如蘇東坡所說,“事如春夢了無痕”。

這詞有些版本有詞題《詠史》,說納蘭寫這首詞是發(fā)歷史的感慨。當(dāng)然,至于具體是否如此并非最重要的,姑且看看納蘭所要詠的這段歷史。納蘭是對楚王“巫山云雨”的事有感慨。宋玉的《高唐賦》中講了這個故事:

曾經(jīng),楚襄王曾帶著我(宋玉)在云夢臺一帶游玩,遙望三峽高唐上面的樓臺,看到高唐上面飄浮著一團非常獨特的云氣,形狀像山一樣突起,并一直往上升,突然又改變了形狀,轉(zhuǎn)眼之間,形狀變化無窮。楚襄王問我:這是什么氣???我告訴楚王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朝云”。楚襄又問道:什么是“朝云”呢?我告訴楚襄王說:過去,您的父親楚懷王曾經(jīng)游歷高唐,因為困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會,睡著后夢見一個少女,這個少女對楚懷王說:“我是住在巫山的女子,我是從別的地方來到這里的。聽說您到這里來游玩,所以我過來向您推薦我自己,愿意陪您同床?!背淹跤谑桥c之同床。少女離去時向楚懷王告別說:“我在巫山南面,最高最險的地方,早晨我是一團云,傍晚時我又變成飄忽不定的陣雨。每天早晨晚上,我都在巫山南面一個高臺靠下一點的地方?!钡诙煸绯?,楚懷王一看,果然看到一團云在那里飄動,于是在那個平臺上建了一座廟,取名為“朝云”。楚襄王說:朝云剛升起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告訴楚襄王說:她剛開始出現(xiàn)的時候,茂茂盛盛像松樹一樣筆直,一會兒后,她光彩照人又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她舉起袖子遮住太陽,像在張望她思念的人;突然她又改變面貌,急馳像四匹馬拉的戰(zhàn)車,車上還插著戰(zhàn)旗;你感到像風(fēng)吹一樣的涼,像冷雨一樣的凄清。等到風(fēng)止雨停,云也突然無影無蹤了。

這個故事在中國歷史上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在歷代的詩詞中這一典故可謂俯拾皆是。納蘭寫這件事也是有原因的,可以當(dāng)作詠史,更可以看作他自己在傾訴著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對昔日愛情的追憶。詞中的巫山神女如何不可以當(dāng)作納蘭的故妻、知己、戀人等呢?而他自己,好比楚懷王,而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無論多么值得自己懷念,值得后人追憶,但總是一番云雨罷了,煙消云散以后,一切也就幻為無物。結(jié)尾“若問生涯原是夢。除夢里,沒人知”是詞的結(jié)尾,更表露出納蘭對于人生的看法,很有悲觀主義的傾向,也應(yīng)該是對于人生愁苦的總結(jié)。

納蘭繼承了婉約派的傳統(tǒng),這種風(fēng)格有一個很重要的情感來源,也就是詞人自身的情感要細(xì)膩委婉,甚至他們個人的人生情感經(jīng)歷頗為坎坷心酸,如柳永、晏殊、李清照,等等。婉約詞在取材方面,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緒,在表現(xiàn)方法上多用含蓄蘊藉方法將情緒予以表達(dá),其風(fēng)格是綺麗的。大抵以為“詩言情”,不會把文章的社會責(zé)任放到詩詞上來。在納蘭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兩方面都有體現(xiàn),也能看到其中差異,便是婉約情感對他的巨大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