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綦毋潛

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作者:李靜 等 著


綦毋潛

綦毋潛(約692~749),字季通,江西南康人。十五歲時游學(xué)長安,與當(dāng)時詩壇名家多有交往,漸負(fù)盛名。歷任宜壽縣尉和右拾遺,入集賢院待制,為校書郎。開元二十一年(733)辭官返鄉(xiāng)。后又官復(fù)著作郎,安史之亂后再度歸隱,但未返鄉(xiāng),仍游于江淮附近,后不知所終。其詩語言質(zhì)樸平實,多為尋幽訪隱情趣之作。

春泛若耶溪

【原文】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1]。晚風(fēng)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際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注釋】

[1]偶:通“遇”。

【譯文】

尋幽的興致始終不止,此去讓小船任意飄游。晚風(fēng)吹著輕快的行船,一路鮮花直進入溪口。到夜晚轉(zhuǎn)過西山山谷。

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潭水上飛起濃煙密霧,林中的月亮向后飄浮。人生的道路渺茫不定,愿做溪邊垂釣一老叟。

【鑒賞】

該詩大約是詩人歸隱前后的作品。浙江紹興市東南的若耶溪如畫般秀美,據(jù)傳是當(dāng)年西施臨溪浣紗之處。靜夜下趁著月色臨溪而上,別有一番幽雅情致。

文首的“幽意”二字揭示了全詩主旨。隱居不問世事,悠然自得之情趣不會“斷絕”。因而此次出行也只是隨性隨情,并無刻意,也由此流露出安之若素的情緒。

接著的六句詩交代了泛舟的過程,著力刻畫了景物。晚風(fēng)徐徐吹拂著小舟,緩慢地駛進遍布春花的溪口,多么清幽閑致。一個“晚”字道出泛舟的時間,而“花”則切中標(biāo)題的“春”,似是信手拈來,實則用心良苦?!半H夜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道出了時間地點的推移變換?!半H夜”表明游船時間之長?!拔髹帧笔切兄鬯降牧硪粋€地點,置身其中,忘卻身外之物時,舉目遠眺天上星宿,才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已然“隔山”了?!疤稛燂w溶溶,林月低向后”是對景物的描寫刻畫。水色之耀眼、霧氣之迷茫、月色之傾瀉都盡由一個“飛”字展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泛舟緩慢前行,身后退去的是岸邊樹木夾雜的月色,景是美的,也是靜的,令人心曠神怡。

詩的最后兩句是全詩的主旨句之所在,表明了詩人的心境。感慨抒發(fā)得極為自然,由迷茫的夜景想到人生之虛無縹緲,更進而追慕“幽意”的人生,寧可如溪邊垂釣的隱者般永享自由自在的閑逸生活,不問世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