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說創(chuàng)作技能拓展 作者:陳鳴 著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的高校紛紛開設創(chuàng)意寫作的課程,確定其為專業(yè)和學位培養(yǎng)方向。在大約十年之前,筆者也有幸能參與上海大學文學與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中心的創(chuàng)意寫作學科建設,專職從事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創(chuàng)意寫作教研工作,并在小說寫作技能訓練方面積累了一些創(chuàng)意寫作的教學經驗和學理感悟。因此,筆者將這部《小說創(chuàng)作技能拓展》奉獻給讀者,想跟有志于從事小說寫作和創(chuàng)意寫作教育的同人一起分享這些年來自己在創(chuàng)意寫作教研工作中的收獲和思考。

經常有人問起筆者:創(chuàng)意寫作與傳統(tǒng)寫作究竟有什么區(qū)別?筆者想就小說寫作技能訓練方面談四點看法。第一,小說作者應該確立“為他者寫作”的態(tài)度,正如薩特所言,作者的寫作是向讀者發(fā)出閱讀其作品的召喚。所以,小說作者必須意識到,自己寫作的小說作品是面向讀者的,需要吸引、感動和啟發(fā)廣大讀者,而不只是表達自我。第二,小說作品的核心是書面故事。所以,作者在遣詞造句、情意抒懷、思想感悟等方面的獨創(chuàng)性表達都應該服務于小說故事的敘述,并透過書面故事來傳遞故事背后的敘述話語。第三,小說寫作的技能是可以訓練并拓展的,正如克羅齊所言,每個人都是一個潛在的藝術家。小說寫作雖然需要一定的寫作才能和寫作熱情,但是,每個人都有成為小說作者的潛能,所以,小說寫作的技能訓練旨在激活作者的寫作潛能,培育和提升其敘述故事的沖動、感覺和能力。第四,小說寫作及其技能訓練活動是一個預先設計并可控運作的敘事創(chuàng)意流程。正如麥基所言,寫電影劇本時先要有一個“步驟大綱”。雖然小說與劇本是兩種文體類型,但從虛構敘事的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來說,小說寫作與劇本寫作都需要有一些敘事創(chuàng)意的設計步驟。也就是說,小說寫作活動需要從敘事創(chuàng)意的策劃設計開始,并形成一種敘事設計創(chuàng)意與敘事即興創(chuàng)意相結合的運作機制。而小說寫作技能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而又可控運作的操作流程,涉及策劃故事大綱、設計小說情節(jié)、配置人物結構、撰寫小說文稿等運作環(huán)節(jié),筆者便是從這一整套操作流程的實訓中學會各種專業(yè)化的小說寫作技巧,進而運用小說寫作的敘事創(chuàng)意原理完成一部完整的小說作品的。

與繪畫、歌唱、雕塑等藝術技能訓練相比,小說寫作的技能訓練活動具有更為突出的個性化特征,需要盡可能地結合作者在虛構敘事方面的喜好和特點。但是,創(chuàng)意寫作學旨在從敘事創(chuàng)意設計的意義上探尋各種可操作的、可模仿的小說寫作技巧,解決小說寫作及其技能訓練活動中具有普遍示范意義的實踐和理論問題,進而構建小說寫作技能訓練的專業(yè)化教學的方法和流程,以及具有普適價值的小說寫作的理念、規(guī)則和模式。因此,筆者試圖從創(chuàng)意寫作的意義上探索小說創(chuàng)作技能拓展的基礎原理及其有效的操作方法。本書共分為六章,依次為小說的敘述方式、從故事大綱到情節(jié)清單、小說人物的結構關系、在書面故事中構造場景、小說中的“看”與“被看”、敘述聲音的修辭策略。

本書的特點在于:第一,筆者引入了美國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界的相關成果,并力圖從創(chuàng)意寫作學的意義上探究小說寫作的教學原理和方法。第二,筆者從自己的小說寫作工坊課中提煉出一些教學經驗和研習方法,并從小說寫作技能訓練的可操作和可控制的意義上提出了從編寫故事大綱、設計情節(jié)清單到配置人物結構關系等的運作流程。第三,筆者力圖為小說寫作教學構建一個理論框架,從適用于小說寫作技能訓練的角度提出一些理論命題,并對學界的既有概念和范疇做出新的界定和闡釋,諸如:感官敘事與觀念敘事、綱領性敘事母題、故事大綱、情節(jié)單位、懸念與伏筆、敘事意識流與敘事穿越、敘事序列的敘事語義結構模式和敘事句法結構模式、人物行動結構的三要素(目標、動機和路徑)、人物行動的簡單模式與復雜模式、人物弧線及其類別、聚焦層次的結構形態(tài)(一度聚焦、二度聚焦和復疊聚焦)、可靠與不可靠的敘述聲音、假可靠與真可靠的敘述聲音,以及敘述聲音修辭上的擬仿與戲仿、失言與輟言等。第四,筆者試圖致力于小說寫作及其技能訓練在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方面的本土化,從中國現(xiàn)當代小說文本中選取分析案例,尤其是從小說《紅樓夢》等中國古典小說的分析案例中探尋華文創(chuàng)意寫作的運作技巧和理論資源。

本書引用的案例,有些選自筆者在創(chuàng)意寫作研討課上的教案,有些出自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研究生的課堂習題。筆者指導的創(chuàng)意寫作碩士研究生鄭安格和王銘分別參與了本書第三、四章和第一、二章的討論和撰寫,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上海大學文學與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中心

陳鳴

2015年12月5日

  1. 參見沈志明等主編:《薩特文集》,第7卷,126~127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2. [意]克羅齊:《美學原理》,18頁,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3。
  3. [美]羅伯特·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483頁,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