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注]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注釋】
[注]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風(fēng)格質(zhì)樸自然,開創(chuàng)田園詩的新境界。
【賞析】
此詩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作。前四聯(lián)緊扣“歸”字。詩人自述自小不適應(yīng)俗世,天性喜愛丘山。對于有機心的、逢迎鉆營的生活,詩人生性抗拒。因而此番退隱不僅是逃離“塵網(wǎng)”“俗韻”“樊籠”,更是回歸初心,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喜愛使用飛鳥和魚的意象,魚的靈動、鳥的健舉都象征他對自由精神的追求。
“方宅十余畝”到“虛室有余閑”描寫了詩人自足的田園生活。簡樸的房屋、掩映的樹木、遠(yuǎn)處隱約的村莊,最后回歸潔凈空闊的房屋。這段描寫音平字順、文疏氣朗,可見心情恬淡愉悅,志滿意得。文字簡素而深永,表現(xiàn)了田園的淳樸可愛、散緩悠閑?!蹲x山海經(jīng)》也描繪了田園耕讀之樂,正可與之對讀:“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
最后一聯(lián)“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收攏全詩,“樊籠”扣合“塵網(wǎng)”,“自然”回點“(天)性”,首尾圓合,自然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