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戲答元珍(1)

歐陽修詩詞 作者:劉揚忠 注


戲答元珍(1)

春風疑不到天涯(2),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3)。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4)。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5)。

【注釋】

(1)元珍:丁寶臣,字元珍,仁宗景祐元年(1034)進士,時任峽州(今湖北宜昌)判官?!?2)天涯:與下句“山城”均指夷陵(今湖北宜昌)?!?3)凍雷:春日之雷。因其時尚未解凍,故稱凍雷?!?4)物華:美好的景物?!?5)“曾是”二句:意謂我曾在洛陽觀賞過牡丹花,夷陵的野花雖然不如洛陽牡丹,而且開放較晚,但我也不必嗟嘆了,因為畢竟有花可賞。

【評析】

本篇為仁宗景祐四年(1037)春二月在夷陵作,它抒寫了作者謫居偏僻山城的寂寞抑郁以及自我排遣的情懷。其中雖然也有思鄉(xiāng)之苦和病入新年的感傷,但總的看來并不過于愁苦和感傷,而善于自我開解,特別是詩的尾聯(lián),能以清通曠達的心態(tài)對待不如意的人生處境。誠如陳衍《宋詩精華錄》所評:“結韻用高一層意自慰?!边@是歐陽修自以為得意的一首詩,可稱為他的七律的代表作。特別是其首聯(lián)二句,上句先寫對山城春晚的感受和猜想,下句再補充說明引起這種感受和猜想的原因,兩句相合,既敘寫出作詩的時間、地點和山城早春的特殊氣象,又點出了感傷的主題,并為下文的寫景預作鋪墊,意思曲折而連貫,故而作者自己也很欣賞,他解釋道:“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保ā豆P說·峽州詩》)元人方回評論說:“以后句句有味?!保ā跺伤鑵R評》)試看接下來第二聯(lián)寫夷陵早春二月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描繪出一般人尚未察覺到的春之苗頭;第三聯(lián)寫鄉(xiāng)思兼寫對于時光流逝景物變換的感受;尾聯(lián)則憶往事,看眼前,作出自我寬解……好句聯(lián)翩而出,詩情、畫意與理趣兼具,體現(xiàn)了歐陽修詩歌流利暢達、清新自然的風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