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詩鏡總論 作者:(明) 陸時雍(撰) 著 李子廣(評注) 注


前言

在眾聲喧嘩的明代文壇上,陸時雍是生活在這個王朝末世的一位頗具特色的學者和詩論家。

陸時雍(1612—?),字仲昭,號澹我,后又自署字昭仲。桐鄉(xiāng)(今屬浙江)人。崇禎癸酉(1633)貢生。祖父陸明,一生無功名。父陸吉,萬歷壬午(1582)舉人。曾歷興化、高密知縣,昌平州太守等職。陸時雍少年聰穎好學,性情兀傲而與世寡合?!耙馄埾嘣S,風雨話言無倦意;所不可,終日接不交一言”(周拱辰《圣雨齋集·陸征君仲昭先生傳》)。嘗醉心科舉,卻每每失意。“每下第,輒噭然而哭曰:‘孺子雍,而忘而父之食無糜乎!’知己為之流涕?!保ㄍ希┢鋫粗睿梢韵胍?。其好友周拱辰《陸征君仲昭先生傳》記兩人交游讀書情形后說:“吾兩人窮愁著書,冀藏名山?!庇挚梢娖渲緲I(yè)所在。陸時雍生當末世,才情卓越卻淪落不偶,百感交集而歌哭無端,“常對影慟哭,望空漫罵,室人知友進軟語侑之不可得”。崇禎年間被薦舉入京,卻“意殊不屬,卒以淪落”。后因事牽連,死于獄中。其著作除所編《詩鏡》外,見于著錄的尚有《韓子注》、《揚子注》、《淮南子注》、《法言新注》、《楚辭新疏》(一名《楚辭疏》)、《陸昭仲詩集》等。

陸時雍《詩鏡》包括《古詩鏡》三十六卷,《唐詩鏡》五十四卷,凡九十卷。選錄漢魏以迄晚唐詩歌,略施評點。卷首列《詩鏡總論》一篇,共一百一十九則,闡明其總體詩學主張。近人丁福保繼清人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后,輯有《歷代詩話續(xù)編》一書,收錄《詩鏡總論》一卷,并言:“其論漢魏迄唐各家詩,確有見地,非拾人牙慧者所可比擬?!?/p>

《詩鏡》作為明代最后一個大型詩歌選本,“其采摭精審,評釋詳核,凡運會升降,一一皆考見其源流,在明末諸選之中,故不可不謂之善本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與其“大旨以神韻為宗,情境為主”(同上)的論詩主張或選詩標準關(guān)系密切。

陸氏《詩鏡總論》由于是其大型詩歌選本前的標明宗旨之作,故與一般傳統(tǒng)詩話大多內(nèi)容駁雜不同,而多議論感悟,孤發(fā)獨明之見?;蛟u騭詩人,或衡定作品、詩句,或作詩史把握;指點利病,賞心析疑。凡此都一以神韻為宗,情境為主。詩道一貫而具統(tǒng)系,斷語片言時見珍異。

第一,以神韻為核心,獨標天然真素,主情而斥意,主韻而不主法。

陸時雍明確提出:“絕去形容,獨標真素,此詩家最上一乘?!边€舉出杜甫“桃花一簇開無主,不愛深紅愛淺紅”的詩句,表明“余愛其深淺俱佳,惟是天然者可愛”。崇尚真誠無飾的天然之致,不假外在人力的刻意經(jīng)營,所謂“人力不與,天致自成”。素樸也好,艷麗也罷,只要“真”就好。因此他反對“過求”:“每事過求,則當前妙境,忽而不領(lǐng)?!薄霸娭圆≌撸谶^求之也,過求則真隱而偽行矣”。李白“不真”在于逞才,杜甫“不真”在于用意,高適、岑參、元稹、白居易等都有“過求”之弊,都未臻天然真素之境。

與獨標真素的主張一致,陸氏極力崇“情”而斥“意”。他說:“一往而至者,情也;苦摹而出者,意也。若有若無者,情也;必然必不然者,意也。意死而情活,意跡而情神,意偽而情真。情意之分,古今所由判也?!痹陉懯峡磥恚姼钁摫憩F(xiàn)創(chuàng)作主體的性情之真,是本之自然而生,而與刻意經(jīng)營或表現(xiàn)某種主觀意圖判然有別。因此他極力反對有意為詩,這在其具體評論中鮮明地體現(xiàn)出來。

陸氏強調(diào)情真的同時,又拈出了“韻”字。所謂“詩之可以興人者,以其情也,以其言之韻也”。認為“情欲其真,而韻欲其長”,二者是詩道的根本。而“韻”尤為重要:“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韻之特點在于其如絲竹鉦磬的悠然不盡的韻味。創(chuàng)造詩韻則“物色在于點染,意態(tài)在于轉(zhuǎn)折,情事在于猶夷,風致在于綽約,語氣在于吞吐,體勢在于游行,此則韻之所由生矣”。詩歌之佳,全在這種神韻流動。所謂“凡情無奇而自佳,景不麗而自妙者,韻使之也”?!霸娭眩鞣魅顼L,洋洋如水,一往神韻,行乎其間”。這隱約流動的神韻自然不是執(zhí)著于某種具體詩法可以獲致的,它貫注于作品之中,超然于詩法之外。陸氏不無辯證地說:“余謂萬法總歸一法,一法不如無法。水流自行,云生自起,更有何法可設?”

第二,從其核心的論詩主張出發(fā),陸氏品評自漢魏迄晚唐的詩歌創(chuàng)作,構(gòu)建了一道靈光絡繹的詩學風景。

陸氏標舉神韻,并以此建立相關(guān)的審美標準來評判詩人詩作。大略而言,它主要包括了對詩人、詩派、詩史的批評和詩篇品評及摘句褒貶兩大方面。

陸氏說詩,能從大處把握詩人性情才力,進而論其詩情詩藝。柳宗元、韓愈詩歌創(chuàng)作不同,他卻由詩觀人:“讀柳子厚詩,知其人無與偶。讀韓昌黎詩,知其世莫能容?!笨兹谛郧榭怪?,以“魯國之男子”自詡,而其《臨終詩》卻無生氣。李白、杜甫性情才力不同,“放浪詩酒,乃太白本行。忠君憂國之心,子美乃感輒發(fā)”。對一人一派的詩藝概括,多能得其神髓而洞悉要害?!俺跆扑慕堋敝煌瑸椋骸巴醪呷A,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其同則在于“調(diào)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

陸氏對詩之作詩史性批評,主要表現(xiàn)在對一人或一派的縱向評論和對詩(體)之藝術(shù)風格的宏觀的階段性把握上。傅玄詩歌大多是擬漢魏樂府之作,而“傅玄得古之神。漢人樸而古。樸之至,妙若天成;精之至,粲若鬼畫”。這是就一人詩歌的擬古與變古的描述?!八慕堋痹姼柚械穆稍?,“多以古脈行之”,不如漢魏六朝的風華爛漫,則是就一派一體的評說。而對唐詩之初、盛、中之藝術(shù)嬗變,則有“初唐承隋之余”、“盛唐鋪張已極,無可復加,中唐一反而之斂也”的精要概括。在作詩史性評論時,陸氏或溯源或?qū)Ρ?,體現(xiàn)出無比精微而又宏闊的審美感受力。

對詩篇的品評或摘句褒貶,尤能見出陸氏的精鑒妙賞、審美趣味和批評眼光。如對《白頭吟》“寄興高奇,選言簡雋”的評價,對班固《明堂》諸篇“質(zhì)而鬼”的批評,對杜甫《飲中八仙歌》“格力超拔”的贊語,等等,不一而足,均大多切中要害而洞徹藝理。至于摘句褒貶,更是所在多有。如對“相去日以遠,衣帶日以緩”,評之曰“其韻古”;對“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評之曰“其韻悠”;對“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評之曰“其韻亮”;等等,可說一語破的而識見不凡。

總括言之,陸氏以“真”、“情”、“韻”的論詩觀構(gòu)筑其詩學統(tǒng)系,品評詩人、詩作或詩歌發(fā)展等諸多方面,縱橫交織為陸氏獨具個性的批評風景和美的網(wǎng)絡。

許多論者已經(jīng)指出,一方面,在明人詩歌批評好立門戶、喜歡標榜,擬古之風盛行的情形下,陸時雍生當此風猶烈的明末,而能不墜宗風,擺落講究詩法格套的窠臼,重在探究詩歌的審美特征和審美趣味,直指詩歌的藝術(shù)本質(zhì),確實是一位富有獨見和個性的詩論家;另一方面,明代后期由格調(diào)說向神韻說的轉(zhuǎn)化已是大勢所趨,陸氏遠承司空圖韻味說、嚴羽妙悟說,近取胡應麟、公安派、竟陵派一些觀點,折衷融會而建立其以神韻為宗的詩學觀,很好地完成了這一轉(zhuǎn)化,而與清人王士禛的“神韻說”接軌。

但盡管如此,我們也應看到,陸氏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著偏弊而未盡公允。四庫館臣曾對其評價《孔雀東南飛》一詩,“譏其情詞之紕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致以不滿。此外如對杜甫的多有貶斥、對唐詩的整體指摘等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詩鏡總論》原文以中華書局版丁福?!稓v代詩話續(xù)編》本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本對比參校,遇有異文,在相關(guān)注釋中予以說明。分段一仍其舊。為便于讀者檢索,取每一節(jié)開首幾字為題編成目錄。注釋部分包括字詞句的注解和古代文化常識的詮釋及詩人簡介。同時為便于讀者理解陸氏對一些詩篇的評點,對所涉詩篇或詩句進行全篇注錄,個別長篇或組詩作了簡化處理。具體而言,注釋力求準確、簡明,不作繁瑣引證。詩人簡介主要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曹道衡、沈玉成編撰)、《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周祖主編)二書。對所涉及的詩篇,以中華書局版《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和《全唐詩》為主要文本依據(jù),復參考相關(guān)的別集、名家選本,參訂字句,而大體以通行為原則。

陸氏行文,本自簡潔而又妙悟精微;加之以神韻說詩,益增幽眇。故對其意會差可,而言傳匪易。本書評析部分,就每一則的主旨先提其要,然后進行具體解析。在解析時,除就其文本內(nèi)涵逐層分解外,時作必要引證:或明其“來龍”,以溯其立說之源;或略補“去脈”,以證其立說之異代回應。對于所涉及的詩篇、詩句,略作賞析。再者,有時聯(lián)系《詩鏡》中的評語,力圖相互貫通。至于對陸氏立說的具體評判,盡量持“理解之同情”的態(tài)度,說明其所以如此立說之故,然后略作評價。總的原則是,陸氏立說之偏失固有其必然原因,而其獨至之處更足以使我們對詩歌之美有深切的解悟。

對于這樣一部詩學經(jīng)典,向無完整的注解和評析,研究論著也十分有限。筆者不揣谫陋,敢獻真愚,對之注釋評析,自覺以蚊力負山,聊黽勉為之。在寫作過程中,盡量吸納已有研究成果,融入相應的注解與評析當中。在此,一并對這些研究者致以誠摯的謝意。至于本書的錯謬之處一定不少,期盼方家與讀者批評指教,因為這是出于我們對這部經(jīng)典的共同敬畏。

李子廣

2013年8月于呼和浩特市竹園小區(q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