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采蓮曲

初唐四杰詩選 作者:倪木興 著


采蓮曲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fēng)起浪鳧雁飛。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今已暮,采蓮花,渠今那必盡娼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蓮花復(fù)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采蓮歌有節(jié),采蓮夜未歇,正逢浩蕩江上風(fēng),又值裴回江上月。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guān)山路幾重?

  1. 此詩被編入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中,題為《采蓮歸》。詩中抒寫了江南水鄉(xiāng)采蓮女思念征夫的離愁別恨,并由此推及一般勞動婦女的不幸,反映了唐初拓邊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使思婦征夫的主題更具社會意義。寓情于景,以物擬人,用典貼切,頂真自然,情思凄婉而深沉。采蓮曲:梁武帝蕭衍改《西曲》為《江南弄》七曲,此其一。
  2. 芙蓉衣:曹丕《游宴詩》:“蘭芷生兮芙蓉披?!避饺?,即荷花。衣,意同“披”,指伏蓋于水上。
  3. 鳧(fú俘):野鴨。
  4. 桂棹(zhào照)蘭橈(ráo饒):此處指船。桂、蘭,都是香木;棹、橈,都是船槳。浦:水邊。
  5. “葉嶼”句:意謂極目望去,岸邊與小島之間是一片荷花。潭(xún旬),水邊。
  6. 江謳越吹(chuì垂四聲):指江南一帶的民間歌曲。謳,徒歌。吹,管樂之聲。
  7. 佳期:指離別前相聚的歡樂日子。駐:留。
  8. “渠今”句:意謂女子并沒有都淪落為娼女。渠今,一作今渠。渠,伊,她。
  9. 官道:大道。城南把桑葉:漢樂府《陌上?!罚骸傲_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卑?,采。
  10. 稠疊:言花與葉茂密相覆蓋。
  11. “葉翠”句:意謂采蓮女蛾眉凝翠,讓翠綠的荷葉也自愧不如。
  12. “花紅”句:意謂采蓮女的紅潤容顏,連紅艷的荷花也比不上。
  13. 佳人:指遠戍邊地的征夫。
  14. “牽花”句:意謂牽引荷花,愛慕它們并蒂開放。憐,愛。
  15. “折藕”句:意謂折斷蓮藕,喜愛它們絲絲相連。絲,思,諧音雙關(guān)。
  16. 新物:指眼前的花藕。因是別離后才長出的,故稱。華滋:長得茂盛。
  17. 西津:西邊的渡口。佩解:解下佩帶的飾物。漢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江妃二女出游江漢之濱,遇鄭交甫,見而悅之,遂手解佩以贈。解佩相贈,是愛情的表示。
  18. 北海雁書:漢班固《漢書·蘇武傳》:漢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囚禁于北海牧羊,音訊斷絕。后漢朝派使者往匈奴,要求放回蘇武,匈奴詭稱武已死,使者因言皇帝射獵得雁,雁足系有書信,知道蘇武的下落。北海,原指貝加爾湖,此處指塞外。雁書,即雁足書,系于雁足的書信。此處指征夫寄來的書信。
  19. 裴回:連綿詞,此處形容月影移動的樣子。
  20. 吳姬越女:指江南水鄉(xiāng)的采蓮女。豐茸:妝飾標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