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臨高臺

初唐四杰詩選 作者:倪木興 著


臨高臺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庈幘_構(gòu)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高臺四望同,帝鄉(xiāng)佳氣郁蔥蔥。紫閣丹樓紛照耀,璧房錦殿相玲瓏。東彌長樂觀,西指未央宮。赤城映朝日,綠樹搖春風(fēng)。旗亭百隧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輪翠蓋不勝春,疊榭層楹相對起。復(fù)有青樓大道中,繡戶文窗雕綺櫳。錦衾夜不襞,羅帷晝未空。歌屏朝掩翠,妝鏡晚窺紅。為君安寶髻,蛾眉罷花叢。塵間狹路黯將暮,云間月色明如素。鴛鴦池上兩兩飛,鳳凰樓下雙雙度。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顧?銀鞍繡轂盛繁華,可憐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婦不須顰,東園桃李片時春。君看舊日高臺處,柏梁銅雀生黃塵

  1. 此詩寫長安富麗繁華景象和貴族外戚的奢淫生活,以漢喻唐,抒興衰之嘆。作者著墨于繁華淫靡,落筆于建筑物與娼家女。先寫一片佳氣:青草綠樹、觀宮樓臺、旗亭市道、香車寶馬;后寫片時春情:青樓歌妓,梳妝打扮,公子哥兒,尋歡作樂。以“絕浮埃”開篇,以“生黃塵”作結(jié),構(gòu)思極妙。詩華麗而精巧,峻拔而纖細。臨高臺:樂府鼓吹鐃歌舊題。
  2. 迢遞:高峻貌。浮埃:附著在物體表面上的塵土。
  3. 瑤軒:飾玉的欄桿。綺構(gòu):華美的建筑物。崔嵬:高峻貌。
  4. 鸞歌:鸞鳥鳴唱,喻美妙的歌樂。鳳吹(chuì垂四聲):對笙簫等細樂的美稱。哀:凄清。
  5. 長安:漢唐帝都,故址在今陜西西安。
  6. 萋萋:草木茂盛貌。御溝:流經(jīng)宮苑的河道。
  7. 甘泉:宮名,故址在今陜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宮,漢武帝增筑擴建,在此朝諸侯王,饗外國客,夏日亦作避暑之處?!度o黃圖·甘泉宮》:“一曰云陽宮……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宮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陽屬之。漢武帝建元中增廣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望見長安城?!?/li>
  8. 茂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在今陜西興平東北?!稘h書·武帝紀》:“(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宮,入殯于未央宮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9. 四望:眺望四方。
  10. 帝鄉(xiāng):京城。一本無此二字。佳氣郁蔥蔥:《后漢書·光武帝紀》載,望氣者曰:“佳氣哉,郁郁蔥蔥然?!奔褮?,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征。郁蔥蔥,氣旺盛貌。
  11. 紫閣:金碧輝煌的殿閣。丹樓:紅樓,指宮、觀。
  12. 璧房:以璧玉裝飾的房屋。錦殿:飾有彩雕的殿閣。玲瓏:精巧貌。
  13. 彌:終極。長樂觀:即長樂宮。西漢高帝時,就秦興樂宮改建而成。為西漢主要宮殿之一。漢初皇帝在此省朝?;莸酆螅瑸樘缶拥?。故址在今陜西西安西北郊長安故城東南隅。
  14. 未央宮:故址在今陜西西安西北長安故城內(nèi)西南隅。漢高帝七年建,常為朝見之處。新莽末年毀。東漢末董卓復(fù)葺未央殿?!度o黃圖·漢宮》:“未央宮,周回二十八里,前殿東西五十丈,深五十丈,高三十五丈?!?/li>
  15. 赤城:指帝王宮城,因城墻紅色,故稱。
  16. 旗亭:市樓。古代觀察、指揮集市的處所,上立有旗,故稱。百隧:縱橫交錯的市道。
  17. 甲第:舊時豪門貴族的宅第。千甍(ménɡ蒙):千屋。甍,屋脊。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18. 朱輪翠蓋:古代王侯顯貴所乘的車子。朱輪,用朱紅漆輪。翠蓋,飾以翠羽的車蓋。
  19. 疊榭:重疊的臺榭。層楹:指高樓大廈。楹,柱子,借指樓房。
  20. 青樓大道中:陳朝江總《閨怨篇》:“寂寂青樓大道邊?!鼻鄻?,指妓院。
  21. 繡戶:雕繪華美的門戶。文窗:刻鏤文彩的窗。綺櫳:雕繪美麗的窗戶。
  22. 錦衾:錦緞的被子。夜:一作“晝”。襞(bì辟):折疊衣物。
  23. 羅?。航z制帷幔。晝:一作“夕”。
  24. 歌屏:歌館的屏風(fēng)。翠:借指歌女。
  25. 窺:看,指照鏡。紅:借指歌女。
  26. 君:一作“吾”。安:梳結(jié)妝飾。寶髻:古代婦女發(fā)髻的一種。
  27. 蛾眉:蠶蛾觸須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
  28. 塵間狹路:一作“狹路塵間”。間,一作“開”。黯:昏暗。
  29. 素:白色生絹。
  30. 鴛鴦池:鴛鴦棲息的水池。
  31. 鳳凰樓:帝王宮中的樓閣。
  32. 物色:物華景色。
  33. 佳期:指男女約會的日期。
  34. “銀鞍”二句:意本梁簡文帝《鳥棲曲》:“青牛丹轂七香車,可憐今夜宿倡家。”銀鞍,銀飾的馬鞍,代指駿馬。繡轂(ɡǔ谷),即繡輪,雕飾花紋的車子。轂,車輪的中心部位。
  35. 顰(pín貧):憂愁。
  36. “東園”句:陳朝江總《閨怨篇》:“念妾桃李片時妍?!?/li>
  37. 柏梁:指柏梁臺,漢代臺名。故址在今陜西長安西北長安故城內(nèi)?!度o黃圖·臺榭》:“柏梁臺,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臺,在長安城中北門內(nèi)?!度o舊事》云:以香柏為梁也,帝嘗置酒其上,詔群臣和詩,能七言者乃得上。太初中,臺災(zāi)。”銅雀:銅雀臺。漢末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高十丈,周圍殿屋一百二十間。樓頂置大銅雀,故名。故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生:一作“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