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面大王

菊圃掇英錄 作者:翁偶虹 著,張景山 編


二面大王

20世紀(jì)40年代的紹劇,稱為紹興大班,班而曰大,可能是示別于女子越劇的“的篤班”。當(dāng)時的女子越劇,只突出旦與小生,非如紹興大班之五行俱重,文武帶打。然越劇橫向借鑒,既豐且精,后來居上。大班來滬,只能僻演于外灘之老閘戲院,為碼頭工人及勞動大眾所喜。我于各劇種,從不偏嗜,每次旅滬,不憚路遠(yuǎn),必往觀之。我曾看過老生陸長勝、陳鶴皋、筱芳錦的《后朱砂》《后宰門》《玉麒麟》《龍虎斗》《夔龍鐲》《出慶陽》《漁樵會》《陽和摘印》,旦角筱玲瓏的《倭袍記》(即《刁劉氏》)、《花鼓算賬》,大面筱楊松的《劉裕篡位》《霸王別姬》,丑角金小齊的《吊酒樓》《祭樁收尸》。尤使我印象最深者,是“二面”挑班,海報上冠以“二面大王”以廣招徠。膺此銜者,一為筱恒珊,一為汪小奎。

“二面”是戲曲行當(dāng)中“大面”“二面”“三面”之一。隨著各個劇種的發(fā)展,名稱轉(zhuǎn)變而不同。昆曲以“大面”為凈,“二面”為副,“三面”(亦稱“小面”)為丑,界限雖嚴(yán),而副、丑可兼演之。京劇之“大面”,限于唱工花臉,“二面”即架子花臉,“三面”即丑(所以丑角又叫“三花臉”)。紹興大班之“大面”“三面”與京劇同。唯“二面”既擅架子花,又擅副、丑,塑造的人物極多,表演藝術(shù)亦須文武兼能,演出劇目,豐富多彩?!岸妗敝阅芊Q“大王”而自將一軍,可能包含著這些因素。

二面大王最講勾臉、扎扮,我曾見筱恒珊演《五龍會》之郭彥威,勾金臉,戴帥盔,掛黑滿,扎紅色硬靠,與老生扮演的高行周(勾粉臉,戴臺頂,掛白滿,扎白色硬靠)對唱對打,聲容并茂,輝映成美,煞是好看。他還演過全部《姆閣》的張琪,也單演過其中的一折《打半山》,勾黑臉,戴青羅帽,掛黑一字,拳衣趵褲,足蹬草鞋?!疤缴絺伤隆币粓?,唱、做、舞、武,酣暢淋漓。論風(fēng)格則前者長靠,后者短打,筱恒珊集于一身,出色當(dāng)行。

另一位二面大王汪小奎,扎靠戲不多,短打花臉及副、丑諸劇則兼收并蓄。他演《打太廟》的薛剛,勾藍(lán)臉,掛黑一字,扎紫箭衣。醉步上場,終場模肖狂醉,形神逼真。后隨一老院公,肩薛剛之棍,也是蹣跚地走著醉步。薛剛打落太子金冠,院公以棍挑起,醉炫于眾。太廟一場,汪小奎以大段唱工,表現(xiàn)薛剛仰瞻先帝御容及功臣造像,評其賢愚,論其功過,唱至張士貴處,憶及士貴曾隱沒其先祖薛仁貴之功怒而搗毀太廟。張?zhí)_上,反唇相詬,剛又怒打張?zhí)?,捋髯一縷。此動作捷而且巧,蓋張?zhí)╊A(yù)藏縷髯于袖,薛剛一掌打來,往里一蓋,即暗遞剛手,薛剛轉(zhuǎn)身一亮,縷髯已高擎在握,觀眾無不喝彩。

汪小奎還演過《新釣金龜》飾張義,即以張義為主?!搬烗敗薄暗脤殹薄皩ば帧薄坝龊Α钡扰c京劇同。唯“行路顯魂”時,洗去“豆腐塊”,重勾黑白鬼臉,穿老斗褶子。吊場先上,有唱有白,在驚怕神色中,高唱一聲“我的娘?。 壁呄蚺_角一撲,凌厲哀絕,驚心動魄,左右兩番,能使觀眾驚駭者再。吊場后始見康氏,對唱對舞,亮高矮相,較京劇之“行路”身段,繁難多矣。此角屬副,故勾大臉。其演丑戲,以《土地堂》《打城隍》膾炙人口,能在諧趣中表現(xiàn)古代民生之苦,似亦優(yōu)于京劇者。

翁偶虹飾演《回荊州》的張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