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一軒瀟灑正東偏—一場風(fēng)花雪月的朦朧往事

閑品《斷腸集》:朱淑真詩詞傳 作者:孟斜陽 著


五、一軒瀟灑正東偏—一場風(fēng)花雪月的朦朧往事

一軒瀟灑正東偏,屏棄囂塵聚簡編。

美璞莫辭雕作器,涓流終見積成淵。

謝班難繼予慚甚,顏孟堪晞子勉旃。

鴻鵠羽儀當(dāng)養(yǎng)就,飛騰早晚看沖天。

——《賀人移學(xué)東軒》

這首詩是朱淑真寫給一位求學(xué)書生的詩。

中國香港學(xué)者黃嫣梨在她的《朱淑真研究》一書中認(rèn)為:朱淑真在少女時代,在娘家認(rèn)識了一位才華出眾的年輕書生,并且相互愛慕,暗生情篤。其根據(jù)之一,就是這首《賀人移學(xué)東軒》詩。

在這首詩里,朱淑真寫了這座叫做“東軒”的學(xué)舍:“一軒瀟灑正東偏,屏棄囂塵聚簡編?!薄皷|軒”坐落在朱宅東邊,很是空敞灑脫,不拘一格。這里遠(yuǎn)離世俗塵囂,遠(yuǎn)離人間浮華,顯得清靜自在。屋子里只有書籍典冊為伴,翰墨書香,清幽絕塵,可見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美璞莫辭雕作器,涓流終見積成淵。”“美璞”是指具有良好質(zhì)地、但未經(jīng)雕琢的玉石。美好的璞玉就不要放過被雕琢成精致玉器的機(jī)會,涓涓細(xì)流積少成多終會形成淵深的大川。這兩句詩說得十分懇切,正透出朱淑真熱情、善良的性情,其中也不免有幾絲對這位書生的欽羨與愛慕。

“謝班難繼予慚甚,顏孟堪晞子勉旃?!边@兩句詩連用了四個典故。“謝班”中的“謝”指東晉時以詠雪著稱的才女謝道韞。她的叔父謝安雪天合家聚談,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勃地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敝x安聽后大加贊賞,夸獎侄女才思不凡?!鞍唷睉?yīng)是指班昭。東漢史學(xué)家班彪之女、班固與班超之妹,博學(xué)高才。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遺稿散亂,未竟而卒,班昭繼承遺志,完成了《漢書》。善賦頌,作《東征賦》、《女誡》,是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xué)家。

這里,朱淑真是說謝、班兩位才女之后無人能繼,我已經(jīng)非常慚愧。“顏孟”分別指孔子的弟子顏回和亞圣孟子。這一句意思是你要多加努力,成為顏回、孟軻那樣的人物還是有希望的。“鴻鵠羽儀當(dāng)養(yǎng)就,飛騰早晚看沖天?!闭f是那鴻鵠的翅膀一旦生成,你沖天飛騰之日遲早會到來。這最后一句就是很熱切地鼓勵和期勉了。

朱淑真的這首詩顯然是寫給一位欲赴京應(yīng)試科舉的書生。從全詩的口吻來看,“東軒”是那位書生剛搬進(jìn)的一間靠東邊的書屋。朱淑真寫了這首詩相賀,行文典雅,中規(guī)中矩,語句中有些客氣。只是“謝班難繼予慚甚,顏孟堪晞子勉旃”一句,倒有些“卿卿我我”的意味了:我這女兒身恐怕是趕不上謝、班那樣的才女了,但你還是有希望成為顏、孟那樣的人物??蜌獾募卧S之中,難免有一番暗暗的情愫,有一種不分彼此的親切與友善。

從詩里透出的幾分客氣,又有幾分誠摯和熱情。我傾向于認(rèn)為,朱淑真這首詩是寫給一位因家貧借住在朱家的書生。那位在東軒讀書的男子可能是一位遠(yuǎn)親或是朱淑真父親的故交之后,因家境貧寒,不得不借住在朱淑真家刻苦攻讀,以求仕進(jìn)。從此,朱淑真因家中住進(jìn)一位通曉詩書的異性朋友,進(jìn)而能夠經(jīng)常相互接觸和了解。

在少年時代,遇到像朱淑真這樣的事,多半是會有故事要發(fā)生的。

《紅樓夢》里,也正是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等姊妹們先后進(jìn)入榮國府,入住大觀園,和賈寶玉等朝夕相處,耳鬢廝磨,所以才發(fā)生了那么多悱惻動人的愛情故事。那么,朱淑真家住進(jìn)了這樣一位讀書應(yīng)試的書生少年,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這一點(diǎn),限于史料,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我們知道,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子如果在情感上發(fā)生劇烈變化,會對她的生活很多方面產(chǎn)生影響。當(dāng)然,更不用說直接反映心聲的詩詞創(chuàng)作了。

在朱淑真的詩詞里,婚前婚后的作品在風(fēng)格情調(diào)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有相當(dāng)一部分是寫春夏秋冬四時景物。據(jù)多數(shù)學(xué)者專家研判,這些描寫風(fēng)花雪月等季節(jié)景物的詩詞多半是朱淑真婚前所作,是深閨里表現(xiàn)清歡閑情之作。所以,這一類詩詞中,我們可以尋找到她此時的心境和情感脈絡(luò)。

我們來看看這首《春日即事》:

輕寒噤瘁花期晚,

皺綠差鱗接遠(yuǎn)波。

躍藻白魚翻玉尺,

穿林黃鳥度金梭。

閑將詩草臨軒讀,

靜聽漁船隔岸歌。

盡日倚窗情脈脈,

眼前無事奈春何。

從這首詩里,我們看到一位姿色秀麗的少女手拈一張詩箋,獨(dú)倚窗前,托腮凝眉,細(xì)細(xì)地吟詠著詩句。不時抬起頭靜靜去聽那江里漁船上遠(yuǎn)遠(yuǎn)傳來的歌聲,眼里掠過一絲憂郁。她感到眼前的春色又將逝去,不禁神傷。

我們不禁要問,朱淑真手里的詩稿(詩草)是誰寫的?她“臨軒”而讀,這個“軒”字一意為“窗”,一意為“軒閣”,所以可以解為“臨窗”而讀,也未嘗不能解為“臨東軒而讀”。同時,詩稿可能是她自己創(chuàng)作的,但也可能正是東軒里的那個書生所寫。她和他住得近,一開窗也許就能看見。所以“盡日倚窗情脈脈”一句頓時顯得并非虛托,而是實(shí)寫自己的情愫和心事。“眼前無事奈春何”,她對這段感情還是感到有些虛幻和渺茫。

春天過去,到了夏天。我們再讀一讀前面已經(jīng)提到過的《夏日游水閣》:

淡紅衫子透肌膚,

夏日初長水閣虛。

獨(dú)自憑欄無個事,

水風(fēng)涼處讀文書。

淡紅衫子透肌膚,如此輕薄飄逸的夏日紅衫,能看見雪白的肌膚,任誰見了也會動心。這讓我們想起了李清照《丑奴兒》里的那一句:“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毕娜绽铮⒆哟虬绯蛇@般漂亮,還獨(dú)自到水閣憑欄吹風(fēng),不時還在“水風(fēng)涼處讀文書”。這“文書”在古時一般作“書信”之意。那么,我們要問這是誰寫的“文書”,為什么不在閨房里讀,而是獨(dú)自一人跑到水邊的閣子邊來讀?

我們有理由問,憑什么說這“文書”就不是東軒那位書生所寫呢?或許這時,朱淑真剛接到了“他”的書信,所以一個人趁大家都在午睡躲到這僻靜的水閣邊,讀了一遍又一遍,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

再看一首《探梅》:

溫溫天氣似春和,

試探寒梅已滿坡。

笑折一枝插云鬢,

問人瀟灑似誰么?

正是冬去春來、乍暖還寒的天氣,天氣變得溫暖了許多。朱淑真興致勃勃地來到了郊外,只見那梅花已經(jīng)開遍了山坡。于是,她笑著折了一枝寒梅斜插云鬢,然后問同行的人:“看,我漂亮嗎?”詩中的語言歡快活潑,色彩亮麗,有種壓抑不住的興奮和快樂。這個折花插云鬢的動作,這笑問別人自己是否漂亮的語氣,都讓我們想起了李清照的那一首《減字木蘭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崩钋逭召I了一朵花插在云鬢上,首先想到的就是讓情郎欣賞一下,看是花美還是人美。這里朱淑真插花入鬢,顯然也是想讓人看到她的美麗嬌顏。

這一插花,一笑問,都是有所寓意。女為悅己者容,也為己悅者容。

可見,朱淑真的興奮和快樂既是對春天到來的欣喜,也肯定與同來的人有關(guān)。我們不妨大膽假設(shè),這同行探梅的人就是那位東軒的書生。只有他的存在,少女朱淑真才會感到“溫溫天氣似春和”,才會忍不住“笑折一枝插云鬢”,才會笑著“問人瀟灑似誰么?”就像有些性情溫和文靜的女孩子忽然話多起來,有些活潑開朗的女孩子忽然沉靜下來,不用說是因?yàn)橛辛诵氖?。朱淑真滿眼春意,折花插鬢,還笑問旁人,這樣一位性情灑脫開放的少女形象在詩詞中是少見的,正如她后來所寫的那一首首驚世駭俗的詩詞一樣。

朱淑真心境的明朗和亮麗,還可以從一首《下湖即事》中感受得到:

晴波碧漾浸春空,

邃館清寒柳曳風(fēng)。

隔岸誰家修竹外,

杏花斜裊一枝紅。

瀲滟水光,晴空萬里,在深閨里只覺春寒料峭,柳條在風(fēng)中搖曳。朱淑真隔江而望,只見那一片竹林深處,忽而斜斜地探出一枝紅杏來。讓人想起那句“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本G中點(diǎn)紅,色澤明艷,反映出朱淑真心頭的一絲欣喜,想來她遠(yuǎn)望風(fēng)景的眼中,滿是一派融融春意。

《禮記·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行于聲?!薄凹t杏”這個美麗意象,總會讓我們想起很多美好的情形。在晚唐五代的花間詞人韋莊那里,我們讀到過一首《思帝鄉(xiāng)》: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是的,杏花吹滿頭的春天就要到了,朱淑真也遇到了一位青春年少的書生。我們似乎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朱淑真心中正在潛滋暗長的那種脈脈情愫,心頭的那團(tuán)溫暖的火苗正在蓬勃地燃燒。

我們不禁要問:是這樣嗎?淑真姑娘,那位宋朝的純情少女,隔著八百多年的時空,我好像聽到了你的心聲:“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

山上的花兒到了春天就會開,姑娘長大了心里就有愛。

那么,她的那位心上人后來又如何呢?

春闈報罷已三年,又向西風(fēng)促去鞭。

屢鼓莫嫌非作氣,一飛當(dāng)自卜沖天。

賈生少達(dá)終何遇,馬援才高老更堅。

大抵功名無早晚,平津今見起菑川。

——《送人赴試禮部》

《送人赴試禮部》中的“人”,應(yīng)該就是朱淑真那位有些才氣、有些瀟灑、又有些貧困的意中人了。所以,這是朱淑真贈送給那位即將遠(yuǎn)行赴京應(yīng)試書生的第二首詩。

春闈,指唐宋禮部試士均在春季舉行,故稱“春闈”。在這首詩里,朱淑真鼓勵他屢次落第后不要灰心喪氣:“屢鼓莫嫌非作氣,一飛當(dāng)自卜沖天?!辈⑶乙晕鳚h賈誼、東漢馬援境況相勉勵。賈誼雖才華橫溢、少年得志,但自從被漢文帝貶往長沙后一生坎坷;馬援到老方才有施展才華的機(jī)會,卻功成名就,青史揚(yáng)名。她希望書生此去赴試,不計從前的挫折,定能金榜題名。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朱淑真不僅感情豐富細(xì)膩,對失意之人也善作安慰和鼓勵。這也說明,她是多么渴望這位書生能夠一展才華,金榜題名,使自己終身有托。

此外,她還寫有一首《春日亭上觀魚》:

春暖長江水正清,

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無欲透龍門志,

只待新雷震一聲。

魚兒漾上水面帶起水波,一點(diǎn)點(diǎn),一圈圈,蕩漾開去猶如江面水紋。它并非沒有一躍龍門化龍而去的志向,只是在等待那一聲新雷。

有個典故叫做“鯉魚跳龍門”。《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中說:“江本有水門,魚游其中,上行得過者便成龍,故曰龍門?!蔽腋杏X,朱淑真的這首詩也是鼓勵心上人的。她以魚化龍的非凡理想追求來激勵書生奮力一搏,贏取功名。“只待新雷震一聲?!毙吕灼鹛?,自是大地蘇醒、萬物爭春的一派新氣象。那時,也將是她和書生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時刻。朱淑真對他一再鼓勵,希望他能夠金榜題名,一飛沖天,然后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抬著花轎來迎娶自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