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那一刻,天地間只有兩個人

閑品《斷腸集》:朱淑真詩詞傳 作者:孟斜陽 著


六、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那一刻,天地間只有兩個人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

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清平樂》

煙輕露重,黃梅雨細。這個夏天,西湖的荷花開得極盛。盡管梅雨綿綿,我們攜手湖畔,一起到西湖邊賞荷。雨滴落到荷葉上,纖弱的花兒搖搖曳曳。一襲青衫的你,牽著我的手穿越紅塵俗世的迷茫。這一路無語,卻聽得見怦怦的心跳。緊緊跟隨著你分花拂柳,走遍那湖岸柳林,這是我今生孤獨等待中所夢想的最美情節(jié)。

呵,這綿綿黃梅雨,牽動我多少甜蜜心緒。慶幸有你,一路握住我今生今世的美麗與哀愁。湖光山色間,我們沖破世俗的各色目光,即使傷得支離破碎,我也要奔向你的方向。在這浮世紅塵里,和衣臥倒在你的懷里,用一生的癡情守望。時光的腳步,請你走得慢些,再慢些。這絕美銷魂的一刻啊,長一些,再長一些,好讓我清清楚楚地記住你的容顏和氣息,生生世世都不要淡忘。

請讓我微微地閉上眼睛,靜靜地貪戀這一瞬間的溫暖。抱緊我,用你獨有的美妙氣息把我包圍,將我融化。在你的懷抱里,我感覺自己是那樣嬌弱無力,那樣地需要一個寬容而溫暖的懷抱。別在意那些花兒的悄語、鳥兒的輕笑。讓我們投入地醉一次吧,塵世間這絕美的一瞬,這難忘的一瞬。它在我的心中將化為永恒。

這一刻,天地間,只剩下我們兩個人。誰會為誰停留,誰會為誰等待,誰會為誰憔悴?山長水闊,云淡風輕,珍重這一場別離吧,珍重一生。記住我此時此刻為你綻放的最美的容顏吧,讓我們約定,今生今世、夢里魂里永遠相守。

握別你的手時,我心慘然,臉上卻微笑如這西湖里的白荷。還是從容地放開手吧,讓我優(yōu)雅地在你的凝視下漸漸走遠。是的,那個夏天,荷花都開好了。無數(shù)個魂牽夢繞的等待過后,終于和你完成了此生這場絕美的邂逅,這一刻的甘美足以抵消此前所有歲月的相思之苦。而今后所有的荒蕪、痛苦與孤獨都從此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我擁有了這個黃梅雨季里的嬌癡與溫存,擁有你那溫柔繾綣的眼神,擁有你的憐惜與呵護。

從此后,我的夢境永遠閃爍著你俊朗的面容、溫存的目光、儒雅的笑容。那是我一生的珍藏。

此時,我回到了家里,閑倚妝臺,茫然若失。菱花銅鏡里,滿是我的慵困與傷感。

朱淑真,一個絕妙的宋朝女子,寫出一首絕妙好詞。在這首《清平樂》詞里,她以少女的激情與純愛,宣告了她心中愛情的降臨。

藕花初開,黃梅雨細,可見正是六七月天?!皭罒熈寐丁保憩F(xiàn)的是一種黃梅雨時節(jié)的陰霾天氣。一對相戀的年輕男女相約攜手游湖,眼見得那滿湖的蓮葉荷花,清香陣陣。心情是歡悅的?!皭馈焙汀傲谩弊钟玫镁?,表達出似嗔實喜的微妙心緒。

“留我須臾住”,少女心想這樣可以多留一會兒,正好與他單獨相處。這句承接上面的“惱煙撩露”,表達出熱戀中少女的微妙心思?!皵y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這對情侶攜手漫步蓮花湖畔,不料遇上了一陣“黃梅細雨”。正是這場雨及惱人的煙、霧,使他們不得不停步避雨。

“黃梅細雨”是江南特有的景象。賀鑄有句云:“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語道盡黃梅雨最是撩人思腸。但在此時,黃梅雨卻恰好無意中成全了一種心愿:游湖賞花而遇雨,給戀人們制造了一個幽僻的環(huán)境和難得親近獨處的機會。詞人抱怨“惱煙撩露”,嘴里說著遺憾,心里卻感到喜悅?!耙祸S梅細雨”,雨中的游人紛紛散去。天地間似乎只有這兩人在亭子里默默相視。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此時的少女滿懷嬌柔蜜意。她再也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情熱,大膽地、輕輕地把頭靠在了戀人的肩上,羞怯地倒入戀人的懷抱,默默不語,如癡似醉,感受著人間最美好的歡樂。嬌癡之狀正是女兒家心愿已償?shù)臓顟B(tài)。詞人小兒女般的嬌態(tài)和情不自禁的癡迷,真實生動得仿佛從字里行間走了出來。

在她和衣依人的嬌癡中,又分明有一絲羞怯,有一份芳心暗許。

由于女子難得與情郎單獨親近,一旦相會于幽靜場所,遂難自持,有了親昵甜蜜的身體接觸。大膽親昵的行為,表達了自己對男孩深深的愛慕之情,其結(jié)果就是“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碧玉歌》)。“睡倒人懷”即擁抱伏枕于戀人肩上,正是南唐李后主詞中所謂:“一向偎人顫”、“教君恣意憐”。這樣的熱情,這樣的主動,大概已讓人感到她似乎有些失態(tài),不像是平時那個落落大方、知書達禮的朱淑真了。但沉浸在愛情中的少女已不顧那許多,“不怕人猜”,在特殊的雨后時分有了少女甜蜜的初戀體驗。

或許這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司空見慣,但是在“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這可算是驚世駭俗了!有學者評價說:“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一個女子敢于如此淋漓盡致、毫不掩飾地寫出這樣的詞句,無疑是內(nèi)在情感世界中的愛的倔強外化,是生命內(nèi)驅(qū)力的呈現(xiàn)。這種向外噴射的激情,成了曠日持久的內(nèi)心壓抑的補償、一種掙脫內(nèi)心束縛的強烈的沖動。”(王乙《試論朱淑真的孤獨意識》)

因為第一次,感覺也就特別強烈而持久。兩情相悅,沒有什么比這樣濃烈的愛更醉人更令人迷戀?!白钍欠謹y時候”,天已不早,最后不得不分手了。分手時兩情依依,難舍難分。“歸來懶傍妝臺”,回到家中,對鏡自視,又何等魂蕩神迷!她懶傍妝臺,檢視自己的儀容,久久回味著兩人獨處時的心跳,卻為相聚時間短暫、不知未來如何而惆悵。一個“懶”字,寫活了少女心蕩神迷、無限眷戀的回憶。

“妝臺”,在這里已不僅是女子深閨中的日常擺設,更是展露女性心態(tài)的一個窗口。少女對鏡梳妝,也常常是在自我審視、自我觀照。歡會歸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妝臺,審視著鏡中的自己,看自己是否失態(tài)或是否還完美,或為剛才的迷亂而羞澀,或回憶剛才的幸福,或試圖鎮(zhèn)定一下迷亂的心態(tài)。何其真實生動入微!

所以,這首詞的可貴之處在于寫出了少女真實的愛情體驗和心理歷程。

詞中,一位初墜愛河的少女,與意中人湖邊幽會,從湖上攜手漫游寫到旖旎繾綣的情熱心動;從甜蜜的歡情再寫到痛苦的分別,歸來后的落寞心情,將戀人間的心態(tài)很有層次地展現(xiàn)出來。兩個人陶醉在愛情的陽光雨露中,雨中相依相偎,僻靜處講著綿綿情話,頗有現(xiàn)代的浪漫情調(diào)??梢哉f把一個夏日湖畔的戀情幽會寫得有聲有色。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也善寫閨情,在一首《浣溪沙》中這樣描寫了少女初戀的情懷:

繡面芙蓉一笑開,

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

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李清照筆下的女子純情嫵媚,笑顏如花。這其中的“眼波才動被人猜”之句,把少女的多情敏感、矜持嫵媚刻畫得惟妙惟肖。而“寄幽懷”和“約重來”則將期待與回味巧妙地融為一體,含蓄中透著內(nèi)心濃郁的深情。而朱淑真愛的理想是浪漫的、完美的。愛的行為同樣是充滿溫馨甜蜜的。她不顧“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與自己的情人幽會,愛的大膽癡迷。道學家們雖不免詆之為“淫娃佚女”、“有失婦德”,然而詞論家仍不吝予以高度的贊揚:“易安‘眼波才動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嬌癡不怕人猜’,放誕得妙。均善于言情?!保ā渡徸泳釉~話》卷二)現(xiàn)代香港女學者黃嫣梨論析道:“淑真生于禮教森嚴的南宋時期,竟能在文字上作如此大膽的描述,可想見她的“行誼”,應該是敢作敢為的。所以,朱淑真婚外戀情的說法,我認為是可以解釋的……”

朱淑真首先是一個女人,一個敢恨敢愛的女人,然后,才是一個詞人。朱淑真的大量詩詞,寫的就是她的愛情歷程。這些詩詞,對于愛情生活的描寫,非常坦率、大膽,旁若無人。那么,這些愛情詩詞的男主角又是誰呢?是那位共游西湖的逸似仙的詩人?還是那位在“東軒”讀書求學的書生?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淑真開始了她生平的第一次戀情。從此,她的內(nèi)心再也不會平靜。

默默深閨掩晝關(guān),

簡編盈案小窗寒。

卻嗟流水琴中意,

難向人前取次彈。

——《春晝偶成》

這個深閨女子閉門無言,看著堆積于案的書籍,春寒料峭的小窗,默默地彈琴傷懷。俞伯牙在深山彈一曲《高山流水》能遇到鐘子期這個知音,她嘆息自己彈奏的曲子深意卻無人會得。心中這一番脈脈清韻卻向誰人彈呢?

事實上,自從朱淑真有了這一次和情人的約會,她的芳心早已暗許。接下來,她憂慮的是這樣的兒女私情最后將是怎樣的結(jié)果。她和那個湖畔攜手而游的“他”接下來會終成眷屬嗎?

深閨寂寞帶斜暉,

又是黃昏半掩扉。

燕子不知人意思,

檐前故作一雙飛。

——《觀燕》

黃昏時分,她半掩門扉,往外看去,只見斜陽依依,檐前燕子雙雙飛過,更觸動了她的心緒。暗嘆這燕子不通人意,明知自己現(xiàn)在和“他”無法再通音信,孤獨落寞,偏還在眼前成雙成對地飛來飛去。有時,她看見它們在空中毫無顧忌地追逐嬉戲,濃情蜜意令她也感到羞怯。不過它們的真愛卻讓她羨慕。在愛巢還沒壘好,乍暖還寒的春夜里,她看見兩只可愛的鳥兒停在屋檐下,緊緊地挨著,互相溫暖著過夜。新的燕巢是它們的婚房,在暖暖的春日里,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燕子幸福的生活里,它們溫馨地下卵孵化。

停針無語淚盈眸,

不但傷春夏亦愁。

花外飛來雙燕子,

一番飛過一番羞。

——《羞燕》

已是夏天,正在刺繡的朱淑真聽到了外面燕子啁啾的叫聲,不覺停下了手里的針線。等燕子飛遠了,她才漸漸平復了自己的心情。不料,沒過多久,那對燕子又飛回來了,在屋檐下親親密密,擠擠挨挨,互相啄著修理羽毛。

這情形讓她心中禁不住又感到一陣酸澀,想起了雨中游湖時的甜蜜。“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一絲羞澀又讓她臉生紅暈。

平波浮動洛妃鈿,

翠色嬌圓小更鮮。

蕩漾湖光三十頃,

未知葉底是誰蓮。

——《新荷》

她又來到了西湖之畔。無邊的煙雨中,她獨自撐著一把素潔的傘,在湖畔款款而行。

湖面上浮動著翠綠色的點點新荷,嬌小嫩圓,玲瓏可愛,仿佛是洛妃的頭飾碧玉鈿。那波光蕩漾的寬闊湖面上,不知在荷葉底下是誰家的蓮?

讀了朱淑真的這首《新荷》,讓人想起晚唐五代的詞人皇甫松寫的《采蓮子》:

船動湖光滟滟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湖光滟滟,兩只船兒信水而流。如果就那么靜靜地隨著流水,兩船輕輕擦過,她和他會輕輕擦身而過,在彼此的世界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就像不曾有這場相遇。是否就這么靜靜擦身而過?她在心里躊躇著。就在兩船接近的時刻,她終于情不自禁地隔著湖水,隨手拋給他一顆蓮子,希望引起他的注意,哪怕只是那注目的一眼。當蓮子拋出后,卻遠遠被人看見,好像隱隱有笑聲傳來。少女這才發(fā)覺自己剛才的舉動是多么莽撞,多么不像平時的自己,要是被其他人看見了方才那一幕,定會取笑自己,而她會半日羞紅臉。

這首詞中洋溢著情竇初開的采蓮女大膽和野性的浪漫。她癡癡暗瞅著那英俊少年,突然間隔著水向少年扔去一顆蓮子。這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擲出的是一個曖昧而火辣的情感信號?!吧徸印奔词恰皯z子”的意思,在江南有特殊的寓意,曲折表達男女間的愛慕之意。不知那一拋,他可曾注意到她,發(fā)現(xiàn)她的美麗與真情?下次再相逢的時候,他還會記得隔水拋蓮子的她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