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冉有為何要退學(xué)

非常師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作者:石毓智 著


冉有為何要退學(xué)

孔子學(xué)院的危機已經(jīng)現(xiàn)出端倪。樊遲要轉(zhuǎn)專業(yè),不跟老師學(xué)政治了,要改學(xué)農(nóng)業(yè)。更嚴(yán)重的是,冉有干脆打退堂鼓,想退學(xué)了。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

我們的夫子是位偉人,但是在自我反省上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遇到學(xué)生要退學(xué),應(yīng)該認真想一下,是不是教學(xué)內(nèi)容需要改善,是不是辦學(xué)方針需要調(diào)整?不是說因材施教嗎?每一個學(xué)生都應(yīng)該培養(yǎng)成政治家嗎?每個人都是這個材料嗎?

孔子在外受各諸侯國的冷遇,現(xiàn)又后院失火。他心情能好嗎?他能不急嗎?國君咱還得客氣點兒,對學(xué)生,我們的夫子就是急了就罵,罵樊遲是“小人”,對冉有的處理就更加嚴(yán)厲了,干脆開除他的學(xué)籍,還讓弟子們敲鑼打鼓地“歡送冉有”: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

讀者會說,且慢,這明明是冉有為季氏搜刮民財,孔子憎惡收斂不義之財?shù)娜?。問題并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讀《論語》一定要有一個系統(tǒng)觀,把有關(guān)的事情放在一起來看,方能弄清問題的真相。

首先,季氏的大管家這個工作崗位,在冉有之前,子路和冉雍都干過。子路最早找到這個工作,他跟老師周游列國時,就引薦自己的師弟冉雍來接替。要開除學(xué)籍,首先是子路,殺一儆百,看以后誰還敢去做富人的管家。然而,孔子去哪里都把子路帶在身邊。對冉雍更是褒獎有加,“孔子以為有德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并宣稱“雍也可使南面(《論語·雍也》),就是說,冉雍是塊做大官的料。冉雍做季氏宰的時候,向孔子請教如何干好工作,孔子還耐心地告訴他:“做事先給有關(guān)官員帶個頭,寬赦他們的小錯誤,推舉賢良的人才(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論語·子路》)?!?/p>

顯然,是否應(yīng)該做季氏大管家這件事上,孔子用了雙重標(biāo)準(zhǔn):子路仍是自己的愛徒,認為冉雍有德行,然而,冉有則被開除學(xué)籍。

對冉有的處分,不僅是不公平的,罵都不應(yīng)該罵。為什么呢?夫子你開的不就是一個政法大學(xué)嗎?樊遲要學(xué)農(nóng)業(yè),你不是罵他沒有出息,應(yīng)該有更大的理想,將來從政,做官拿俸祿。要從政,誰能一步到位,一夜之間成為國君?還不都得從基層做起。季氏是魯國權(quán)傾一時的大臣,做他家的管家,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中央直屬部委的秘書長,不僅是再好不過的鍛煉機會,而且前途無量??鬃訉W(xué)院實際上是為當(dāng)時政界培養(yǎng)人才的機構(gòu),還有很多孔子的弟子都去做了各地大臣的管家。

冉有得到最嚴(yán)厲的處分,我認為,他要打退堂鼓,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而且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孔子看來,冉有還有更嚴(yán)重的歷史問題。

第一,冉有私自挪用公款,而且數(shù)額巨大。

《論語·雍也》記述,公西華出使齊國,冉有請求老師給公西華的母親一些小米??鬃哟饝?yīng)給六斗四升,冉有覺得少,請求再加一點兒??鬃佑肿芳恿硕匪纳?。咱們的夫子確實可敬,好說話,也不小氣。然而,冉有自作主張,竟給了八百斗,是老師許可的一百倍!不知道是記錄有誤,以訛傳訛,還是另有特殊的原因,冉有怎么會給公西華的母親這么多小米呢?但是,冉有給的確是比孔子答應(yīng)的多出許多,這一筆援助,巨大地改變了公西華家的經(jīng)濟狀況,使他家一躍成為富人階層。這從孔子的抱怨中可以看得出來:“我聽說過,君子周濟急需的人,而不是使人變富(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墩撜Z·雍也》)?!?/p>

幸好,冉有不是給自己的母親,否則性質(zhì)就變了。擱現(xiàn)在,夠得上“雙規(guī)”了。

第二,冉有風(fēng)頭太健,占了老師的工作崗位。

前面我們講過,根據(jù)《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治理魯國初見成效之時,齊國使用美人計,季桓子三日不朝,氣走了孔子??鬃娱_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如喪家狗的生活。孔子困窘之時,也許會對這次憤然辭職感到有些后悔,他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大概也是自己的一種反省吧??鬃又苡沃T侯國時,對現(xiàn)任的魯國國君從不公開批評,還往往袒護他們??峙逻@也是孔子想給自己留一條后路,期待有朝一日,重新被召回魯國從政。

這個機會終于來了。根據(jù)《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列國十年左右,季桓子病重,臨死之前,駕車巡視魯國國都,幡然悔悟,感嘆道:“如果不是我氣走了孔子,魯國就富強起來了。”季桓子還告誡他的兒子季康子,“你做了宰相,一定要把孔子召回來?!焙髞砑究底哟_實打算再讓孔子重返魯國政壇,然而公之魚勸阻道:“我們的先君用孔子沒有用到頭,最后被各諸侯國恥笑;現(xiàn)在再用孔子,如果再不能共事到頭的話,那就又會被各諸侯國恥笑?!惫~話中有話,你老爸就是喜歡美色,氣走了孔子;有其父必有其子,你小子跟老爸愛好相同。孔子是個只講原則、不講靈活性的人,那一定還是同樣的結(jié)局。本來喜歡女色這點兒小愛好,哪個國君、大臣沒有,但是孔子是個名人,他的反應(yīng)可能引起轟動效應(yīng)。季康子一聽,此話有理,跟公之魚一合計,召冉有回來。從冉有私自決定給公西華母親那么多小米來看,他是一個很有靈活性的人。季康子的這種安排,對父親臨終囑托也有一個交代,也留給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間。

孔子對女性的態(tài)度,也讓他失去了被聘任的機會,而且是最后、最好的機會。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冉有占了本來屬于老師的機會,也讓孔子失去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做官的機會。此時的孔子已經(jīng)65歲左右了??鬃有那槟芷届o嗎?

季康子召冉有時,正是孔子一行在陳、蔡之間最狼狽的時候??鬃拥牡谝粋€反應(yīng)是:“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史記·孔子世家》)?!笨鬃訛槭裁磿@樣肯定冉有一定會得到重用呢?因為他心里清楚,這個位置本來是給他的,本來他應(yīng)該官復(fù)原職。冉有回魯國的這一天,孔子說了下面一段話,這在《史記·孔子世家》和《論語·公冶長》中都有記載。

“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p>

“狂”,指心氣很高;“簡”,指行為粗率。孔子看到眼前這個學(xué)生,心里很復(fù)雜,也很無奈。在老師眼里,冉有你還沒有準(zhǔn)備好擔(dān)當(dāng)這一大任。冉有大概也沒有謙虛,更沒有謙讓,就躊躇滿志,躍躍欲試,自己就想干一番大事業(yè)??鬃邮呛懿幌矚g這種人的。孔子喜歡的是漆雕開這樣的學(xué)生,他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能不能做好官還沒有信心(吾斯之未能信《論語·公冶長》)”。于是乎,“子說(高興)”。孔子又很無奈,人家召的是冉有,總不能說“你別去,讓我去”。與此同時,孔子可能也有一種成就感,看,自己的弟子也出息了,可以獨當(dāng)一面了,也不用自己管了,自己也管不住了。

子貢明白老師的心理,送冉有走時,告誡他:“你上任以后,乘機把老師也弄回去?!比接胁回摫娡?,上任的第二年就帶兵與齊國打仗,結(jié)果大勝。季康子就問,“你的軍事才能是從哪里學(xué)來的?”冉有回答,“是從我老師那里學(xué)來的?!比接谐藱C向季康子大肆夸耀了一番孔子的能耐,季康子隆重把孔子從衛(wèi)國迎回,使他結(jié)束了十四年的流浪生活,晚年專心著述,給后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典籍。

冉有確實是個很有靈活性的人,為了讓老師回來,他可以說謊,可以夸大其詞??鬃幽睦锒娛卵?!一生中關(guān)于軍事沒有只言片語。衛(wèi)靈公向他請教領(lǐng)兵打仗的事,他也坦率地告訴人家,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現(xiàn)在清楚了,孔子要開除冉有,取消他的學(xué)籍,還讓其他弟子敲鑼打鼓來攻擊冉有,就是這次冉有被季康子召回一事。他是帶著強烈的個人情緒說這話的。我們后人應(yīng)該理解孔子說這話的心情??鬃幼约阂惨欢ǜ惺艿搅?,你看,弟子出息啦,我這當(dāng)老師的也面子有光,還被人尊崇。讓孔子結(jié)束十四年的流浪生涯,給他晚年一個安靜的工作環(huán)境,衣食無憂,專心從事文化建設(shè),冉有是第一功臣!

不要錯以為,冉有說自己沒有能力學(xué)孔子的理論,就覺得他是個缺乏悟性,不求上進的人。冉有的能耐很了不得,他做季氏宰,既可以管理,又可以領(lǐng)兵打仗。如果不是他工作出色,季康子怎么會善待他的老師呢?

冉有是一個很務(wù)實,技藝非凡的人。一次子路問孔子,怎么樣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鬃诱f:“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公綽那樣不貪,卞莊子那樣勇敢,冉有那樣多才多藝,就是一個完美的人啦(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墩撜Z·憲問》)。”可見,孔子是非常贊賞冉有的技能的。

冉有還有一個讓孔子不待見的特點,他跟宰予、子貢一樣,都是利口善辯,侃侃而談。前面我們講過,子路平常是孔子的監(jiān)督員,所以孔子對子路有點兒煩??鬃訉θ接幸灿悬c兒煩,只是煩的原因有所不同。一次季子然問:“仲有(子路)、冉求(冉有)可以叫做大臣嗎?”孔子則很不耐煩地回答:“我還以為你問別人呢,竟問這兩個人(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笨鬃訉@兩個人的不耐煩情緒躍然紙上,認為他們倆頂多是管理具體事務(wù)的官員。

值得思考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孔子弟子中這些能言善辯的學(xué)生,個個都很有出息。你做一個政治家,特別是外交家,要跟人打交道,要宣傳自己的理念,說服別人,不會說話能行嗎?看看美國的政治家,哪一個不是口才出眾,競選的時候,你要說服大家投你的票,選上以后,你還要說服國會議員執(zhí)行自己的政策。中國的文化缺點之一就是,對善于言辭的有一種偏見。在說話技巧上,我們的政治家與西方政治家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些與儒家文化影響不無關(guān)系。

樊遲和冉有,都是身懷技藝,講究務(wù)實。他們哥兒倆,一個要轉(zhuǎn)學(xué),一個要退學(xué)。這折射出孔子教育中的問題,大而無當(dāng),捉摸不定,不切實際。他們倆的人生道路也說明,具體技藝與從事政治不僅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冉有、子貢等都成為業(yè)績突出的一流政治家,就是一個明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