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留學法國

我的人生路:張月姣大法官自傳 作者:張月姣 著


第二部分 留學法國

我很榮幸有四次留學的經歷:第一次是高中畢業(yè)由中國高教部選拔到法國留學;第二次是在1980年赴美國參加世界銀行“國民經濟高級研修班”;第三次是1982—1984年到美國喬治敦大學讀法律研究生,獲得法學碩士學位;第四次是在1996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完成JSD學業(yè),研究GATT和WTO的規(guī)則與案例。四次留學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留學法國,對我的影響最為深遠。

首批公派小留學生

1964年中國與法國剛剛建交,高教部就在全國高中畢業(yè)生中,挑選了首批留學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往西歐大規(guī)模地派遣留學生。我和同班同學尹卓、常磊、戈也夫入選了首批公派小留學生。當我得知將被選派到法國留學,非常高興。巴黎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中學到的著名作家雨果的故鄉(xiāng),也是著名的小說《紅與黑》的故事發(fā)生地。我從書中知道,巴黎有美麗的塞納河和高聳的埃菲爾鐵塔,是有悠久歷史的世界名城。法國是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李富春、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勤工儉學的地方。我們能踏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去學習、鍛煉,真是機會難得。我回到家立刻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父親母親。他們激動地流下眼淚說:我們家不僅出了第一個大學生,還是留法的大學生。你可一定要為祖國爭氣,不辜負國家的培養(yǎng)和信任!

出國前,高教部組織我們出國的預備生參觀上海第一造船廠、鞍山煉鋼廠和北京的八大宏偉建筑。第一次看到這么高大的建筑和先進的設備,我為祖國的發(fā)展感到自豪。

在我們啟程赴巴黎的兩周之前,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全國人民都在歡呼。我們出國預備班的同學聚會慶賀國家有了原子彈,大長國威!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還接見我們并講話。國家領導人的諄諄教導,讓我終生難忘。周總理“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的名言,一直是我在國外和國際組織學習和工作的信條。

1964年,北師大附中選出的七名留學生在校操場上合影(后排左起尹卓、周晉夫、戈也夫、常磊,女生左起張翠微、栗建華、張月姣)。

我們四個北師大附中首批留法的同學都學有所成,并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報效祖國,為世界和平發(fā)展做貢獻。

尹卓成了將軍,常磊在跨國公司做經理,戈也夫(后改名為劉祝)成為中國外運公司的副總裁。我成功當選為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法官,并且擔任了主席。

1964年10月25日,我們離開了北京。經過五天五夜的火車旅途,由北京穿過蒙古的荒漠,又經過西伯利亞的森林和冰川,我們終于抵達了莫斯科,住在中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大使館的教育處官員帶領我們參觀莫斯科大學的教學樓和大禮堂。他們指著禮堂主席臺上的講演臺對我們說,1957年,毛主席就在這個講臺上向全體留蘇的中國同學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泵飨闹v話,代表了祖國對我們留學生的無限期望和囑托。我記在本子上更是刻在心里:我絕不辜負祖國的期望!

在莫斯科停留與休整兩天后,我們乘飛機由莫斯科飛往巴黎。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飛機,感到什么東西都很新鮮。但也有困惑,廣播中的語言是俄語和法語,我一點也聽不懂。當時我就下了決心,一定要攻破語言關。

初學法語

我們這批小留學生一到巴黎就要求立刻去學校,對于巴黎的風景文物都不著急看。使館教育處負責人與法國教育部門聯(lián)系,先讓我們突擊學習法語,過了語言關,才能進法國的大學學習。我們在巴黎市中心雨果廣場邊上的現(xiàn)代化法語視聽中心學習法語,在語言實驗室用耳機聽講,一邊看圖,一邊跟著語音老師學講話。開始時,我們發(fā)不出法語中用小舌發(fā)出的“R”音,就含一小口水,用喉嚨將水頂出來。經過反復練習,每一個同學都可以發(fā)出標準的法國音了。學習法語的語法要動腦筋,分析規(guī)律和熟背人稱動詞的變換。學習語言就是要勤學苦練,堅持邊學邊實踐。我們三個月就可以上街買東西,還能參加活動與法國人交流。當他們聽到我們都能講地道的巴黎話,都不相信我們僅僅學習了三個多月的法語。由于是直接用視聽教學,學習掌握標準的法語比在國內自學發(fā)音不標準再到法國糾正要快,并且發(fā)音準確。

我們離開祖國赴法國學習時,國內剛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短缺。當我在外國吃到面包和香腸時,想到在國內的弟弟們饑餓難忍,為多吃一口豆面而挨了打,心里不免酸楚。一想到我們每一天在法國學習的開支,等于國內農民一人一年的工分,便下定決心刻苦學習,早日學成,報效國家。

1964年11月,張月姣在巴黎玫瑰園留學生宿舍前。

白天學習時間不夠,就在晚上學。宿舍關燈了,我用手電在被窩里念單詞、看書。我還在床頭貼上“臥薪嘗膽”“學海無涯苦作舟”等話語激勵自己努力學習。這種刻苦學習的習慣,我一直堅持至今。工作后我克服重重困難,自學英語。當時兒子才兩歲,我把兒子拴在床邊,專心學習。我在美國通過英文入學的托??荚?,還用英文完成法律碩士學位。當我在西非開發(fā)銀行作董事時,用流利的英文、法文發(fā)言,各國董事都感到驚奇。他們不僅取消了原來為我安排的同聲傳譯,后來每一次開會,西非開發(fā)銀行行長亞伊(YAYI)都讓我作主要發(fā)言。在WTO上訴機構辦案時,我用英文主持會議,寫報告,偶爾用法語作大會發(fā)言,兩種語言運用自如。法國在WTO任職的官員對我說:不知道你的法語也這么好,比我講的法語還好。這些都歸功于留學法國時的刻苦學習。我在工作中還抽空學了些日語和德語。

法蘭西歲月

剛到法國時覺得法國很大,其實法國只有六千多萬人口。法國歷史文物多,風景優(yōu)美,氣候宜人,農業(yè)發(fā)達,飛機、核電、高鐵等技術都處在世界領先水平。法國為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福利較高的國家之一。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法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殖民地面積相當于本土面積的20倍。2005年至2007年我擔任中國在西非開發(fā)銀行的董事,有機會訪問了西非多哥、馬里、貝寧、塞內加爾、幾內亞以及阿爾及利亞、加蓬、摩洛哥、毛里塔尼亞等。這些法語國家都曾是法國的殖民地。在漫長的歷史中,該國培養(yǎng)了不少對人類發(fā)展影響深遠的著名文學家和思想家,誕生了巴爾扎克、莫里哀、大仲馬、維克多·雨果、小仲馬、左拉等文學巨匠。他們的許多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巴黎圣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等已被翻譯成中文。我也常讀盧梭的哲學書籍。

在法律方面,我欣賞拿破侖民法典。1804年,拿破侖稱帝,改共和國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民法典》,從法律上維護和鞏固了資本主義所有制和資產階級的社會經濟秩序,對推動法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拿破侖曾說:滑鐵盧戰(zhàn)役失敗了,可是我的民法典是永存的。

1965年暑假,張月姣在巴黎中國大使官邸。

法國的政治人物里,我很佩服戴高樂將軍。我讀過他的傳記,也聆聽過他的總統(tǒng)競選演講。1958—1969年戴高樂執(zhí)政期間執(zhí)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1964年,法國與中國恢復外交關系。戴高樂總統(tǒng)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作為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受到中法各界的贊譽。

圣女貞德是法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我讀的很多文學作品里都歌頌貞德是了不起的女性。

1966年暑假,留法學生參觀巴黎博物館。

我喜歡唱法國國歌,也稱自由的贊歌——《馬賽曲》。中國老一輩女革命家蔡暢是留法回國參加長征的。在長征的艱苦征途中,蔡大姐還唱著馬賽曲,鼓舞戰(zhàn)士士氣。

我們在法國緊張的學習之余,也參觀展覽,觀看文藝演出,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使館的資深外交官給我們講外交知識和國別經濟調研。我們也從外交官身上學習外交禮儀,為民間和學生外交主動做友好工作。一次黃鎮(zhèn)大使帶我們參觀巴黎博物館,當講解員介紹一只精美的中國古董瓷瓶時,黃大使立刻嚴肅地指出:那些都是八國聯(lián)軍從中國搶來的。老一輩資深外交家的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外交風度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成為我終生的楷模。

我們在法國學習時,學校放暑假,為節(jié)省經費,我們都選擇不回國,繼續(xù)在法國學習。宋之光參贊擔心我們想家,就帶我們去游泳。學生們組織起來去郊游。留學生課外也會進行打羽毛球、游泳等運動。我從那時起開始學游泳,至今,我出差時也帶著游泳衣,到了有游泳池的賓館,會議結束后就游泳,對健身很有益處。

1965年巴黎展覽會期間,中央歌舞團帶來新編的秧歌舞和豐收舞。我參加了豐收舞的學習和表演,后來還與袁東晉等同學化妝后,穿上中國歌舞團留下的漂亮的舞蹈服裝和道具,在舞臺上為漢納的法國觀眾演出,受到好評。

1965年國慶節(jié),部分64級留法學生在巴黎展覽會中國展廳前合影。

春節(jié)時,我們做中國菜,招待法國老師和同學,還送他們中國的吉祥物等一些小禮品,增進了中法同學和師生的友誼。

這種能歌善舞、以中國廚藝熱情待客的習慣使我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和WTO的圣誕節(jié)聯(lián)歡會上都有不凡的表現(xiàn),拉近了與外國同事的距離。

1967年1月,留法部分學生合影(前排右二為張月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