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積累
我寫微博好幾年了。在這幾年之中,我雖零碎地寫了一些東西,但主要打了“三大戰(zhàn)役”。第一個戰(zhàn)役,我集中地寫了幾十個觀點,如我的愛情觀,我的育兒觀,我的教育觀等,并以《鄭老爺子大觀園與鄭淵潔家書》為題出版了一本書。第二個戰(zhàn)役,我把全世界范圍內(nèi)幾十位已故名人的相關(guān)作品,從我的書架子里搬下來與其“聊天”,最后以《聊天》為題,又出版了一本書。此書正式出版之后,我又進入第三個戰(zhàn)役,即每天以隨筆的形式,寫個短篇。這不,日積月累,今天達到400篇了。前200篇以《父親的含義是榜樣》為題,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正式出版,后200篇亦會陸續(xù)出版。
作為一個八旬的老人,還能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打這樣三大戰(zhàn)役,靠的是什么?這里邊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積累。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歌兒要一句一句地唱,戲要一個角色一個角色地演,書要一本一本地看,活兒要一件一件地干,文章也要一篇一篇地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水長流,則能穿石。千里之差,興自毫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
微博,微就是小和少,博就是大和多,每天寫幾百字,看著不起眼,但積少可以成多。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zhì)的變化。
我勸年輕朋友們,任何時候,也不要拒絕小事情,因為所有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構(gòu)成的。一定要一點一滴地完成自己的知識積累。積少必然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