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我愛六匡河

烈火金剛 作者:高保國


3 我愛六匡河

夜已漸漸深了,可楊國興一點睡意都沒有,家鄉(xiāng)海門的一幕幕場景閃現(xiàn)在他的眼前……

人或許就是這樣,當一件東西屬于你時,你常常覺得無所謂,并不覺得有多么珍貴;而一旦失去時,才覺得這件東西是如此地不可缺。楊國興也不能免俗。來了新疆有一年多了,對家的思念和莫名的惆悵涌在心頭。

他憶起小時候自家的一間草屋里,放著三張鋪,一副灶,再撂著一張方條桌,幾乎轉(zhuǎn)不過身來。起初是蘆葦編的,沒有窗戶,門一關(guān)里邊黑洞洞的,好在屋頂上有一塊明瓦,也就是一塊三十來厘米見方的玻璃。那時,家里沒有時鐘,黎明時分瓦里透光進來,就知道天亮了,該起床了。草屋雖小,卻給他的童年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因為雙親去世得早,大哥帶著他與另外兩個弟弟在屋里捉迷藏、玩紙牌,享受著那個年代兒童特有的歡樂。每到節(jié)日,左右鄰居大伯大嫂有的端來了紅燒肉,有的送來了紅燒魚……哥哥就帶著小弟弟生火上灶,吃這些平時吃不到的好菜。魚肉還沒有上桌,誘人的香味充滿在空氣中,讓楊國興和弟弟們饞得直流口水。

平心而論,住在六匡的日子里,他的家庭生活確實很清苦。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還要靠政府救濟糧過日子。吃飽飯是他那時最大的奢望。不過說到吃,最讓他難忘的是大哥燒的青菜芋頭粥。切成薄片的芋頭和幾片菜葉和著不多的米粒熬得爛爛的,滴幾點豬油再撒點鹽巴,一攬呼,那是他永遠忘不掉的美味。時下,許多高檔賓館的早餐都有名目繁多的海鮮粥、雞絲粥、皮蛋粥,應(yīng)有盡有,但他覺得沒有一款味道能勝過小時候吃到的青菜芋頭粥。

在那間昏暗但充滿了歡樂的草屋里,楊國興度過了童年時代。在政府的照顧下,讀完初中后,因家庭的特殊情況,只好放棄上學的機會,回家務(wù)農(nóng)。

草屋是楊國興成長的見證,幾多歡笑,幾多淚水,只有草屋知道。草屋是楊國興心中永遠的掛念。

楊國興還記得,老村莊有一條環(huán)繞村四周的河——六匡河。

那條河是村里幾十戶人家的生命之源,飲用水、淘米洗菜乃至澆田灌溉都仰仗六匡河,這條河源自何年何月,她又哺育了村里多少代人,已是無從考證了。

河的水面十幾米寬,五六十米長,東西兩側(cè)的水面就窄了許多,大約有三四米寬。每到枯水季節(jié),最窄的地方一跺腳就可以跳過去。河溝的水清澈見底,呷一口有甜絲絲的味道。水好則魚豐,鄰居聯(lián)手買了草魚、鰱魚魚苗放養(yǎng),從此寧靜的河面充滿了生機。

清晨,水面上彌漫著一層薄薄的霧。剛剛長成斤把重的鰱子魚一群群浮在水面,嘴巴在水面上一張一合,動作整齊劃一,猶如正在出操的士兵。一些調(diào)皮的草魚,一邊啄著兩岸溝沿邊的青蘆葦,一邊還戲鬧著跳出水面,激起層層歡樂的浪花。除了放養(yǎng)的魚,河里還有許多野生的魚,楊國興記憶最深的要數(shù)一種扁條小魚,它細長細長,也不易長大,最多也就四五寸長。它們喜歡成群聚集在大家淘米的地方,淘米洗菜時,免不了不小心散落的米粒和菜葉,那正好成了它們的美味佳肴。每逢有人淘米時,小魚兒總是在渾濁的米泔水中穿行追逐。這時,既是它們覓食的好時機,也是它們最放松警惕的時候,因為平時水很清,人一靠近水面,它們都躲得遠遠的。也只有淘米洗菜時,它們才會不顧一切圍上來。而此時,水渾了,它們看不清了。混亂之際,你用淘米的淘箕,奮力往水中一撈,準能撈上三五條小扁條,稍加清洗,大哥就把它們放在油鍋里炸一下,也是難得的一次開葷。

河里除了養(yǎng)魚,還長了許多水生植物,靠岸邊的內(nèi)側(cè)種了許多茭白,一叢一叢的。夏天旺季到了,鄰家大伯還能拿到六匡鎮(zhèn)上換點醬油、鹽巴之類的生活用品。河面上還有許多野生菱,茂密的樹蔭下,茭白、老菱相映成趣。每到夏夜,河溝里蛙鳴陣陣,水鳥撲騰,著實有一番時下難以見到的鄉(xiāng)野風光。

“你想什么,睜著眼睛,你知道幾點鐘了?還不睡?!逼拮釉O闼蚜?,連忙問楊國興。“睡!睡!我沒有想什么,都是小時候的往事呀!”楊國興吞吞吐吐答復自己的妻子。

楊國興望著窗外那滿天星斗的夜空,他的思緒又回到了家鄉(xiāng)海門生活的場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