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駐扎克拉瑪依
公共汽車把楊國興和同伴們拉到一個叫作獨山子的地方,獨山子是克拉瑪依市的一個區(qū)。下車一打聽,這里離邊境還有老鼻子遠,眾人稍稍放下了一顆心。在家的時候,楊國興也聽人說這里不太安全心里有點擔心。
克拉瑪依位于新疆的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端,靠近現(xiàn)在的哈薩克斯坦??死斠辣旧硎且桓F二白荒蕪之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通過勘察在克拉瑪依的黑油山和魔鬼城發(fā)現(xiàn)了貯藏十分豐富的石油層。第一個油田也在這里誕生,進而城市發(fā)展程度迅速。近期有報道,全國地級市按人口數(shù)統(tǒng)計富裕程度,新疆克拉瑪依高居第二位,竟然排在了江蘇的蘇州、無錫之前。
但是克拉瑪依的地緣不是太好,屬于沙漠帶。一年四季干旱少雨,冬季干冷,夏季炎熱,春秋風多沙多,幾乎天天有風沙。小風五六級,大風七八級,強風十級以上。到過克拉瑪依的人都知道,這里“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
克拉瑪依有著獨特的地貌,每當風沙襲來,閉光遮日,白天變成夜晚;特別是夜間風沙四起,凄厲的呼嘯,瞬間到處鬼哭狼嚎,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第二天旭日當空時,天空烏云散去逐漸變得湛藍,那灼熱的太陽,仍然掛在天空上如花燦爛。風沙過后,一片萬象更新,那種夜間恐怖的氣氛,在陽光照耀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克拉瑪依又回到往日的平靜和曠日的美麗。
楊國興來到了“中國一塊寶地”。
楊國興到了克拉瑪依工地以后,情緒好幾天都不能平靜下來,一切都好像是做夢一樣,他興奮得如癡如醉,但又有點惴惴不安。他第一次來到西部這塊“寶地”,在“寶地”面前膽怯而惶恐。多少年的江海平原生活習慣,哪能一下子適應(yīng)呢?他暫時漸漸放棄了思鄉(xiāng)之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習慣與這塊“寶地”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很快把自己從里到外都變成了一個“西部的人”。時間的推移,江海平原似乎對他來說變得有些模糊。
楊國興初來乍到,當然在這里也吃了不少苦頭。都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到了克拉瑪依哪里是“一時難”,竟是時時難,處處難。本來楊國興過來是與建筑工人一起做建筑活計,可是楊國興對建筑行當一片空白,建筑業(yè)的業(yè)務(wù)一樣都不熟悉,他體力又不如人,做小工扛的、挑的……都無法適應(yīng)。
轉(zhuǎn)眼間,楊國興借住在建筑隊的簡易工棚里半年了,他不得不想辦法營生。他聽說賣豆芽本錢小、容易操作,就先干起了賣豆芽的買賣。他天不亮就到批發(fā)市場拿豆芽,再到集市去賣。時間不長,小本經(jīng)營的生意,還是蠻紅火的。
楊國興寫信告訴在海門的妻子周裕香,說明了在新疆克拉瑪依的打工情況。妻子周裕香聽說丈夫楊國興在克拉瑪依做買賣的消息,心里感到納悶。她安排好家中的事務(wù),第二天便帶著女兒周楊乘上上海到烏魯木齊的列車……
七月的暑天,就像孩子臉,剛剛天上還是晴朗的。中午時分,天空烏云密布,霎時間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一陣狂風過后,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來,驚天炸雷和瓢潑大雨就仿佛要摧毀楊國興居住的建筑工棚似的。突然,工棚里那扇只釘了一層薄膜的窗戶被風掀開了一角,雨水直往里灌,直接濺到床上和簡陋木板的行李箱上,雨水也濺到了楊國興的臉上。上午從市場賣豆芽剛回來的他,躺下還沒有半個小時,就遇到突如其來的雷陣雨,一下子把他驚醒了。
楊國興索性從床上起了身,撐著一把雨傘,冒著風雨來到建筑工棚的外面,再仔細查看其他地方有沒有漏雨跡象。他返回到屋里,把剛剛被風雨掀下的塑料布,用小錘子釘上了釘子,這時候雨漸漸停了。
一陣風雨把楊國興疲勞的睡意全趕跑了。這時,遠處通往建筑工棚崎嶇的小路上,一位婦女背著包袱,手里牽著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看起來非常疲勞。那位中年婦女走路沒精打采的,行動遲緩,小女孩偶爾快步地跟著那位婦女,但也顯得有氣無力。
楊國興覺得好奇,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哪有人到建筑工棚來呢?楊國興來不及細想,就沿著門口的小路迎了上去,當對方大約有五米的距離,大家四目直瞪著對方,停止了腳步,站在路中央一動不動。
“裕香!”“國興!”
“楊楊快叫爸爸呀!”
一家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轉(zhuǎn)眼間周裕香和女兒來到克拉瑪依也有三個月了。
周裕香就朝丈夫說:“國興呀,我和小丫頭也來這么長的時間了,你也不定神,就賣賣豆芽,怕不是什么生意經(jīng)。一家三口嘴怕要掛到帶鉤上,到什么時候才有好日子過呀!你要想辦法呀!”
“裕香呀,你也不用愁,我正要與你商議。我想,你來了三個月,這里的環(huán)境和情況也摸熟了,你專門賣豆芽,我呢再去搞其他小商品賣賣。多賺點錢,準備做更大的生意。裕香你想開點,船到彎子自來直,總有我發(fā)達的機會。慢慢來,一口吞不成胖子,賺錢是從小生意開始起家的。我一定讓你和楊楊娘兒倆過上舒心的日子!”
年底,楊國興告訴妻子:“我賺了點錢,手頭開始松了,我想這些小生意,一樣做一天,耗時間。這里發(fā)展很快,又是個邊貿(mào)前沿陣地,蒙古人、巴基斯坦人隨處可見,我想多賺點錢。我來了這里兩年,你看我做小生意,實際上我天天在觀察計劃做什么生意最好,想來想去,拉個建筑工程隊,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你呀,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得倒美,你在這里,本身人生地疏,你想搞工程隊,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呀?!敝茉O愕脑捯膊皇菦]有道理。
楊國興也知道自己是建筑業(yè)的外行,但是他是初中生,一起從六匡過來的幾個人都是死做活的泥瓦匠,斗大一字不認識。楊國興心想,“計大養(yǎng)千口,力大養(yǎng)一人”,不會錯的。
他找到六匡建筑隊的好友包建忠、陳玉彬,對籌建工程隊作了一次可行性分析,并起草了書面材料。從資金、設(shè)備、人員等問題,作了非常詳細的分析。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楊國興大膽的設(shè)想得到建筑內(nèi)行人包建忠和陳玉彬的贊同。
“在資金、設(shè)備缺少的情況下,我們要從二包工程做起?!卑ㄖ遗牧伺臈顕d的肩膀。
“工人從老家找,建筑工程我和老包幫你找,你做領(lǐng)頭雁。我們來的幾個人都是粗人,就你頭腦活絡(luò),都是穿開襠褲在一起的,我們心中有算,你當頭不會錯?!标愑癖蚬膭钪鴹顕d。
時間是衡量歷史的坐標,也是事業(yè)發(fā)展的標尺。如果將楊國興近年來傾心于建筑事業(yè),置于我國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中,置于無情的市場經(jīng)濟優(yōu)勝劣汰中,我們就更加理解到這位普通人的不平凡。
楊國興初創(chuàng)工程隊的時候,除了“三個臭皮匠”,其他什么都沒有,楊國興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通過包建忠在工地上的周旋,楊國興領(lǐng)隊的頭一個工程是從初冬開始承建的。從家鄉(xiāng)過來的瓦工隊伍全是“土包子”,沒有見過大世面,只有家鄉(xiāng)蓋兩三層小樓的施工經(jīng)驗?,F(xiàn)在承建的是十層以上的大建筑物,樓層高,跨度大,更要命的是吊裝設(shè)備一概沒有,甚至連工程必不可少的腳手架和模板都沒有,這該如何是好?
“沒有爬不過的雪山,沒有過不了的草地?!?/p>
再者新疆重工業(yè)落后,建筑工程機械設(shè)備全靠內(nèi)地提供。那時鐵路運輸力嚴重不足,等內(nèi)地提供,誰知道等到猴年馬月?有時候工期結(jié)束還沒有運到。
楊國興的手上就那么十幾萬塊“本錢”,能買什么設(shè)備,還有一部分錢還是求爹爹拜奶奶借來的。
楊國興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火速召開了各工程小組的組長會議,讓大家獻計獻策,如何渡過難關(guān),順利完成“第一次的工程任務(wù)”,在克拉瑪依建筑市場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站穩(wěn)腳跟。
碰頭會本該是個“諸葛亮會”,但轉(zhuǎn)化成了埋怨會,大家七嘴八舌:建筑物資不到位,建筑工程設(shè)備、瓦工不夠……魯迅先生有句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楊國興耐心細致地向大家表達:開頭難,開頭難,開頭過去了,面前困難就不算大事?,F(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要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再大的困難,一個大活人不能讓尿憋死。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我們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沒有材料我們?nèi)ハ虿牧系昵?;沒有工程設(shè)備我們可以租;人員不足我們可以加班加點……我們大家都有一雙手,我們這個工程隊蓋不出這幢大樓,不能如期完成任務(wù),海門人的臉丟大了……
碰頭會一散,各組長回到自己的小隊,一說情況,用不著做思想工作,甚至連鼓動都不需要,年輕人個個躍躍欲試。腳手架沒有到,也有辦法蓋樓房;砌墻沒有木模板,很多情況下可以用磚替代。
大樓一天一天往上長,每長一寸卻不容易,缺少施工必不可少的設(shè)備,工程進度難免受影響。大家不用愁,堤外損失堤內(nèi)補,工程設(shè)備造成的進度慢,用人來補!向自己要時間,要進度!
每天早上天麻麻亮,工人們已經(jīng)起了床,自己為自己挑磚頭,挑足自己一天用的磚頭。平地還行,上二樓上三樓,難。一擔紅磚四十塊,二百斤。肩上挑著二百斤重的擔子,你得跑多少趟,爬多少級臺階!更為玄乎的是上樓板,沒有任何起重設(shè)備。大跨度的樓板全靠眾人的“蠻子力”往上抬。單有“蠻子力”當然不行,還得有點技術(shù)性,講究協(xié)調(diào),要步調(diào)一致,否則是要出大事的。
“吃三睡五干十六”就這樣給“逼”出來了……
所謂“吃三”是一日三餐。那時候大家也比較窮,舍不得一日四餐,乃至于五餐(后來條件好有五餐)?!八濉保惶煳鍌€小時睡眠?!案墒?,一天要干十六小時的活計?!俺匀甯墒睂嵞朔浅r期的非常之舉,但大家一條心竟毫無怨言,以此為自豪。
但是領(lǐng)隊楊國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也沒有其他辦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
“吃三睡五干十六”是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的特殊產(chǎn)物,也是楊國興創(chuàng)業(yè)初期,工人們自愿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F(xiàn)在楊國興一想起那些往事,心里總是百感交集——我真是對不起那些跟我一起受苦的哥兒們。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百廢待興,百舸爭流,一切都還沒有步入正軌。中國幅員遼闊,新疆和北京相去甚遠,不在一個時區(qū),北京是東八區(qū),新疆是東六區(qū)。北京太陽升起老高老高,新疆還是蒙蒙亮;北京燈火通明,新疆的太陽還掛在天上。楊國興的工程隊早上跟著北京時間走,晚上跟著太陽走,工作時間仿佛猴兒筋能拉多長就多長了。再算上挑燈夜戰(zhàn),加班加點,一天十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一點不含水分。一日只有三餐,后來條件稍微改善了,下午有晚中飯,一個二兩的玉米面窩頭。建筑工地的職工都是些三四十歲年齡的人,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紀,風卷殘云一般,怎么可能細嚼慢咽?到了工棚里,疲憊得臉也不洗,腳也不燙,倒在床鋪上就呼呼地進入了“呼家莊”。都是年輕人,一個比一個睡得香,誰也不嫌誰汗臭腳臭。新疆氣候又特別地干燥,流再多汗一會兒就被空氣吸走了,身上不粘手,除了有“臭”,什么地方都是干干燥燥、清清爽爽。就是不洗腳不洗澡也不是什么丑事,衛(wèi)生不衛(wèi)生在工地上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有了年輕,有了朝氣,有了健康壯實的身體,才算厲害。
“我們新疆好地方,風吹草低見牛羊?!边@首有著邊疆特色的美麗歌詞讓人們對新疆有了向往。事實上楊國興來到克拉瑪依不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早年的克拉瑪依是一片戈壁荒灘。當?shù)赜幸皇酌裰{:地上不長草,空中無飛鳥,白天太陽烤,晚上蚊子咬。即使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到新疆旅游觀光,人們也是直奔吐魯番、天池、喀納斯湖,沒有聽說去克拉瑪依。
楊國興在克拉瑪依的幾年,他幾乎成了素食主義者。那時候,管理人員都是和普通工人一個鍋里吃飯,拿著搪瓷碗,一起排隊伍。食堂里為了改善伙食常熬羊雜碎。楊國興拿起兩個窩頭拔腿就跑,躲在工棚里頭啃蔬菜,直啃得胃里泛清水。作為頭頭,楊國興當然也有一點“特權(quán)”,他用不著打地鋪,他睡架子床。楊國興改善伙食的主要手段是吃西瓜,新疆的西瓜又大又甜又便宜,那個時候只有幾分錢一斤,還特能放,擱在床底下幾個月都不壞。
西瓜再便宜,舍得吃的人也不多。海門人節(jié)儉,很多人節(jié)儉到吝嗇。用在自己身上,一分錢也是錢,舍不得花,花一分錢都“肉疼”。走了幾千公里的路賺的錢不容易,年終帶回家,用在家庭中,用在兒女身上,是應(yīng)該的,也能大手大腳的,這就叫責任。
改革開放初期,海門的房子清一色五架頭的草屋和元寶屋,已延續(xù)幾代人了?!澳嗤呓?,住草屋”,算得上當時的真實寫照。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海門農(nóng)村的草房開始為平瓦房所代替。紅頂?shù)钠酵叻侩m比草房神氣得多,卻悶熱無比,夏天整個就是一個大蒸籠。農(nóng)民夢寐以求的是換了平瓦蓋小瓦,青磚小瓦白粉墻,再圍上一個四合院子,抵得上過去的大財主了。要是大家蓋上樓房,那真是睡著了笑醒了。
人窮志短,馬疲毛長。人窮志不窮,窮則思變。話都是人說的。問題是歸根結(jié)底要看你怎么做。離鄉(xiāng)背井到新疆,新疆的廣闊天地給了楊國興一個施展的舞臺,一個可以放飛希望的平臺,一個夢想成真的空間。
楊國興帶領(lǐng)工程隊的全體員工,展露出海門沙地人潛質(zhì)中血性和不服輸?shù)臍飧?,也給建筑工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鈔票。
八十年代初期,沒有百元大鈔,也不刷卡。到年終,十元面額的鈔票數(shù)得人十指發(fā)抖發(fā)麻,浮想聯(lián)翩??梢赃@樣說,被楊國興帶出來的工程隊員工們,他們今日擁有的別墅式民居,正是在當年奮斗的成果。
楊國興登上新竣工的樓房頂,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克拉瑪依城一眼覽望,那里風沙洗禮后的壯麗圖景,是楊國興放飛心情的好去處,是楊國興放飛夢想的歷史舞臺;舉目抬頭望高遠,更美更壯觀的景色還在面前。楊國興的秉性就是永不停息,永遠向前,前面才是他自己的舞臺,前面才是他自己的天空,前面才是他自己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