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遠瞻
——八十自述
陳顧遠
陳顧遠(1896—1981),字晴皋,陜西三原人。中小學時即受于右任影響,與同學組織“警鐘學社”,宣傳新知和革命。1911年加入同盟會。1915年參加西安反袁驅(qū)陸運動。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升入本科,攻讀政治學,親歷五四運動。1920年,與北大同學郭夢良、朱謙之等編輯出版《奮斗》《評論之評論》等刊物。李大釗1920年在北大創(chuàng)辦北大社會主義研究會時,陳顧遠等以“奮斗社”成員列為發(fā)起人。1922年加入國民黨。1923年陳顧遠自北大畢業(yè),留校于政治系任教,其時曾與鄧鴻業(yè)等組織“北大政治考察團”,赴廣州晉見孫中山。任教同時,陳顧遠還兼任《民國日報》、《東三省民報》等地下記者。1926年張作霖入京,陳顧遠受通緝,潛逃上海,任教于上海法科大學。1928年到南京,任于右任機要秘書。1930年安徽大學成立,陳顧遠被聘為法律系主任。1932年改任國民黨中央黨部民眾運動指導委員會主任。1935年開始擔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37年隨國民政府遷重慶,在復旦、朝陽等校兼職。1946年以國民黨身份出席南京制憲大會,1947年回陜西競選立法院立法委員并成功,此后專任立法委員并在中央大學等地兼課。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灣,繼續(xù)擔任立法委員和中央評議委員,在臺灣大學,政治大學等地兼課。1963年在立法委員胡秋原訴李敖案中擔任胡秋原的代理人。1981年病逝于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