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騷人”一詞有什么來歷?
“騷人”一詞,拜屈原《離騷》所賜。因為《離騷》在楚辭中的龍頭地位,并在中國詩歌史上樹立了顯赫的坐標(biāo),以至于后世將詩人也稱為“騷人”。梁代蕭統(tǒng)《文選·序》曰:“騷人之文,自茲而作。”宋代文豪范仲淹在其著名的《岳陽樓記》一文中也說道:“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薄膀}人”一詞作為詩人的代稱,在文獻資料中層出不窮。
“離騷”之意,司馬遷認(rèn)為是遭受憂患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離騷經(jīng)序》曰:“離,別也;騷,愁也?!贬尅半x騷”為離別憂愁。二說實則大同小異。當(dāng)代學(xué)者游國恩等則提出“離騷”可能是楚歌名稱,其主旨在于抒發(fā)牢騷。根據(jù)司馬遷《史記·報任安書》所說:“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又根據(jù)《離騷》文中反映出來的具體信息,可知本詩當(dāng)作于屈原第一次被放逐于漢北之時?!峨x騷》是屈原的抒憤釋懷之作,在“愛國”和“忠君”的主旨之下,傾灑了詩人內(nèi)心無盡的苦痛和哀怨。全詩首先自敘自己的身世、才性品德以及與奸邪小人、楚王等人的矛盾沖突,并抒發(fā)了他對楚國政治的無限憂慮;接著便是詩人駕乘想象的翅膀在天界旅行,當(dāng)他的種種追求與幻想在天庭也找不到合理答案時,留給他的只有更大的失落和絕望;心中的一切幻想徹底破滅了,想到千瘡百孔的國家和水深火熱中的人民,高潔的詩人終于決定以悲壯的死來殉情于自己的祖國。
因屈原有過被貶黜流放的經(jīng)歷,故“騷人”亦特指那些憂愁失意的文人。“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縱觀歷代諸多文人士大夫的遭遇,當(dāng)他們在政治上有志難伸或生逢亂世時,更容易在文學(xué)的花園中摘取絢麗的花朵。曹植、鮑照、陶淵明、杜甫、蘇軾、陸游等莫不如是。在憂愁失意面前,詩人更容易撥響心中那根屬于詩歌的琴弦,難怪李白在《古風(fēng)》中嘆曰:“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