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彩美妙、引人入勝的莎翁故事(譯序)

仲夏夜之夢:莎士比亞經典故事集 作者:(英)莎士比亞著;(英)H.G.懷亞特編寫;劉榮躍譯


精彩美妙、引人入勝的莎翁故事(譯序)

劉榮躍

在人類歷史上,“莎士比亞”這個名字可謂家喻戶曉。這是因為他太偉大了,他的文學作品太了不起了!他的確不愧為世界級的一流作家。因此一代代的讀者都非常喜愛讀他的作品,并從中獲得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真是受益無窮!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和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亞馮河岸特臘福德,青年時期去到倫敦,先為演員,以后從事寫作,以創(chuàng)作戲劇為主。他共寫了37出戲,此外還寫了一些詩歌,其中最有名的是154首十四行詩。他的創(chuàng)作對以后英國文學和語言乃至對世界各國文學的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莎士比亞生活在一個大變動的時代,雖然當時封建制度仍占統(tǒng)治地位,但是英國已開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正處于新舊兩種制度交替的時期。他通過自己的戲劇,以非凡的藝術概括力極其深刻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一方面揭露和譴責了封建制度的殘暴和新興資產階級的罪惡,另一方面也表達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廣大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他的戲劇直到今天還有動人心魄的效果,為世界各種人民所喜愛。馬克思曾把他的創(chuàng)作譽為“世界藝術高峰之一”。讀莎翁的作品,我們不能不佩服他思想的“博大精深”,深刻的思想內涵不僅使他的作品“好看”,而且耐讀,因為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許許多多東西。

然而莎翁的優(yōu)秀戲劇作品,數量之多,文字之難——它們創(chuàng)作于400多年前,語言與現今的已有很大差異——即使專門翻譯、研究的人要讀通、讀透都不容易,更何況一般人。加之原著幾乎都是戲劇,而戲劇的讀者面必然比較狹窄,這種種原因給莎翁作品的普及帶來了困難,使不少人難以欣賞到他那些精彩美妙、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發(fā)人深省的故事。于是,就筆者所掌握的材料看,至少有3位作家相繼根據莎翁龐大的戲劇原著改寫成《莎士比亞故事集》,從而使更多讀者得以領略、欣賞到非?!昂每础钡纳坦适隆?/p>

筆者向出版社推薦并獲準翻譯此書,也正是為了能在普及莎翁作品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莎翁是一位偉大人物,他的不朽之作深深打動著我,令我久久難忘;通過此次翻譯他所講述的一個個故事,我又一次滿懷喜悅和激動地欣賞到它們美妙之處。《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李爾王》、《冬天的故事》、《麥克佩斯》、《錯誤的喜劇》等等故事真是回味無窮,令我久久難忘!

故事精彩美妙、引人入勝是莎翁作品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其深受人們喜愛的重要原因。我覺得就精彩而論,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

一是故事性強,能很快抓住讀者。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引著讀者一口氣讀下去。故事的主線是富商安東尼奧和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的對立。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友人巴薩諾成婚,代他向夏洛克借貸。夏洛克出于忌恨,假意不收利息,約定到期不還,可以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鎊肉。不料安東尼奧的貨船到期未歸,他無力還債,而夏洛克堅持要照借約條款辦。巴薩諾的未婚妻波蒂亞假扮律師出庭,也按條款不準夏洛克多割、少割、讓人流血或傷害安東尼奧的生命——這怎么可能呢!夏洛克因此敗訴。這樣的結果,是人們事先難以預料到的。我們讀后不能不為這個故事叫絕!又如《李爾王》這個故事,也像其它眾多故事一樣十分耐讀。不列顛國王李爾年邁體衰,決定把國土分給3個女兒。長女和次女花言巧語,博得李爾的歡心,分到土地。小女出言率直坦然,激怒了李爾,被剝奪繼承權。但高尚的法蘭西國王納她為后。不久,李爾被兩個冷酷無情的女兒逼迫出走,狂風暴雨之夜在荒野里流浪,以致發(fā)瘋。后來他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恢復了理性。小女聞訊后,興兵討伐兩個姐姐,不幸被俘,遭惡棍殺害。李爾也在悲痛中死去。兩個姐姐為了爭奪情人,自相殘殺,也相繼送命。像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怎不吸引讀者呢;而讀者在興致勃勃地閱讀之后,也必然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示,懂得了方方面面的道理。文學作品的意義由此得到體現。小說故事絕不能為情節(jié)而情節(jié),而應該通過曲折復雜的情節(jié)反映出深刻重大的人生主題,這樣的作品便有了她們永垂不朽的價值。

二是主題經典,永不過時。讀莎翁的故事,我們會覺得它們所反映的主題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也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我在閱讀、翻譯中就時時見到它們存在于現實中的影子,從而不能不佩服莎翁的偉大不凡,佩服他極其深邃的洞察力。我認為他作品的思想精髓可以用“避惡從善,樹優(yōu)良之美德”來概括。在這一大前提下,就有了各種亙古不變的重大主題,這便是正直、善良、友誼、仁慈、忠誠、勇敢以及邪惡、狡詐、兇殘、虛偽、自負、貪婪等等。如在《威尼斯商人》中,安東尼和巴莎諾的真誠與善良,夏洛克的奸詐與殘忍,波蒂亞的機智與敏捷,以及后來大家對夏洛克所表現出的仁慈,都刻劃得淋漓盡致?!豆防滋亍愤@個著名故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正義終將戰(zhàn)勝邪惡,然而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代表正義的哈姆雷特最后刺死奸王替父親報了仇,但這當中卻死去了那么多的無辜,從而使人們對邪惡的人和事痛恨無比。作者把個人邪惡與社會黑暗現象聯(lián)系起來,把個人之間的流血復仇斗爭提到改造整個社會的高度。愛情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主題吧,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寫過她,而她的故事是永遠也寫不完的?!读_密歐與朱麗葉》就是一個十分感人的愛情故事。蒙太古和凱普萊特兩個家族存在著世仇,可分別屬于兩個家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卻深深相愛了,于是他們沖破重重障礙追求愛情,最后竟然也付出了重大的代價,盡管面對沉痛的教訓兩個家族的人最終合好了。幾個世紀前的莎翁就在其作品中極力主張戀愛婚姻自由,多么具有遠見卓識!即使在今天,人們在追求愛情時不也同樣面臨著如何處理好家庭、社會和朋友等等關系嗎?

三是不少故事充滿傳奇色彩。這也是他的故事很吸引人的一個原因。在《威尼斯商人》中,因按條款不準夏洛克多割、少割、讓人流血或傷害安東尼奧的生命,而使整個局面急轉直下——很多人為什么事先就沒有想到呢!這個轉折的確太富有傳奇意味了,令人叫絕。在《麥克貝斯》中,女巫預言“森林會移動”,而遠遠看去真的移動了——原來是那片森林位于敵軍的途中。馬爾科姆的隊伍穿過森林時,他下令砍倒一些樹枝,將它們舉在隊伍前面,以便隱蔽他們真實的人數。他希望麥克貝斯會誤以為他們的隊伍實際上沒那么多,因而被引出來在外面展開戰(zhàn)斗。正是這些大樹枝在遠處的移動,使信使報告說比爾南姆森林向著鄧斯納山靠近了!森林移動是不可能的,但這種奇特的現象又是可能的?!抖斓墓适隆芬舶鴿鉂獾膫髌嬉馕?。本來正直高尚的國王萊昂茲與王后埃米奧納過著幸福的生活,但后來他因朋友的事產生嫉妒和憤怒,以致造成巨大災難,先后失去了忠臣、兒子、妻子和女兒。最后經過一系列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他找回了女兒,16年后妻子也突然回來了,一家人得以幸福團聚,雖然損失重大。像這種經過千難萬險和重重磨難,遭到種種奇遇后又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在莎翁的作品也不少。另外像《泰爾親王配里克爾斯》和《辛白林》等,也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類故事。

四是一些故事頗具幽默與諷刺意味。莎翁的故事讀后總會讓你回味無窮,像《雅典的泰門》就是一例。人生活在社會總是需要有朋友的,然而這些朋友中卻有真假之分,有的與你作朋友完全是為了金錢,一旦得不到金錢他們丑惡的嘴臉就會暴露無遺——這些就是毫無真誠的假朋友。泰門最初有錢時,那些“朋友”們對他多么好,但當他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卻一個個找出這樣那樣的理由拒絕,唯恐逃之不及。故事對這種虛假的朋友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在幾百年后的今天,我們不也同樣能看到這種朋友的影子嗎?看來莎翁的確洞察到了人性的這樣一個弱點吧?當然,這樣的假朋友也只是代表人類中的一部分,而通過讀書學習我們也懂得了應該交真誠的朋友,做真誠的朋友。有的故事純粹是為了一種喜劇效果,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歡樂。在本書中最典型的當然是《錯誤的喜劇》了,它實在會令人捧腹大笑,笑死人!有那么厲害嗎?不信你讀讀看就知道了。故事中有兩對孿生兄弟,一對名叫德羅米沃,另一對名叫安提夫拉斯。作者即以此通過巧妙的布局安排,講述了一個肯定讓你不是捧腹大笑也是暗自發(fā)笑的奇妙故事。我們不能不認為莎翁真是一個相當會講會編故事的人!而《仲夏夜之夢》里面表現出的那種陰差陽錯,也讓人啼笑皆非。

上述三、四點實際上均可概括在第一點之內,我只是感到它們在莎翁的作品中比較突出,很有代表性,所以特別指出來。

以上只是筆者在翻譯莎士比亞故事后對作品的一點解讀或體會,權當拋磚引玉吧。我非常喜愛這樣一位偉人講述的一個個美妙的故事,所以便滿懷激情地把它們譯成了中文,希望讓更多讀者欣賞到這些不朽的作品。

這是筆者翻譯出版的第16部譯著,也算是我人生的又一收獲吧。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我為自己選擇了文學翻譯這一“再創(chuàng)作”的道路感到高興和自豪。我覺得自己的生活是非常充實快樂的,這是因為自己所從事的是一個對社會很有意義的文化事業(yè)。不能不承認優(yōu)秀的書籍會給人們以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巴爾扎克的書,如歌德的書,等,而我也正是在做著這種“添磚加瓦”的工作,怎不感到喜悅呢!目前我除自己從事翻譯并出版作品近400萬字外,還在一些出版社的支持幫助下從全國組織了不少譯者翻譯各類優(yōu)秀外國圖書,現已主編數套達兩百萬字的譯著,相信它們必將為豐富廣大讀者的文化生活起到有益的作用——那將是令我們譯者非常欣慰和鼓舞的事。我筆名“心橋”——架心靈之橋梁,促社會之發(fā)展,享拼搏之苦樂——正體現了我從事文學翻譯的宗旨和心愿。

最后,誠懇希望廣大讀者、專家、同仁對書中的錯誤和不足提出寶貴意見,筆者一定努力加以完善。謝謝!

2003年4月于家鄉(xiāng)四川簡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