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講 文學(xué)的起點(diǎn)

文學(xué)慧悟十八點(diǎn) 作者:劉再復(fù) 著


第二講 文學(xué)的起點(diǎn)

(一)有“感”而發(fā)

關(guān)于文學(xué)的起源,我在《文學(xué)常識二十二講》的“文學(xué)的初衷”一節(jié)已經(jīng)講過一些,大家可以參考。但在這堂課里,我不重復(fù)自己,希望將“文學(xué)的起點(diǎn)”講得更透徹。

文學(xué)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有的持“游戲”說;有的持“勞動”說;有的持“模仿”說;有的持“宗教”(巫術(shù))說。這些不同說法是常識,大家應(yīng)該有所了解。但是今天,我要講的是“寫作的起點(diǎn)”,就講一個關(guān)鍵詞——“感”。

前幾天,有朋友為我慶祝生日,我想到一個字,就是“感”字。除了感謝之外,還想送給同學(xué)們一個詞組:“有感而發(fā)”,記住寫作應(yīng)當(dāng)“有感而發(fā)”,而不是“有用而發(fā)”、“有利而發(fā)”或“有求而發(fā)”。既不是為應(yīng)酬或其他功利目的而發(fā),也不是“遵命”“奉命”而發(fā)。

從事自然科學(xué)的朋友,常常探討一個問題:宇宙是怎么產(chǎn)生的?它的第一推動力是什么?而我們從事文學(xué),想的問題則是:文學(xué)的第一推動力是什么?我認(rèn)為,動力就是“感”字。有感而發(fā)——寫作最怕無病呻吟,最怕矯情與裝腔作勢。

魯迅在《答北斗雜志社問——創(chuàng)作要怎樣才會好》中作了八條提示:

一、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diǎn)就寫。

二、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三、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看得多了,湊合起來的。

四、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Sketch,決不將Sketch材料拉成小說。

五、看外國的短篇小說,幾乎全是東歐及北歐作品,也看日本作品。

六、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

七、不相信“小說作法”之類的話。

八、不相信中國的所謂“批評家”之類的話,而看看可靠的外國批評家的評論。

請大家特別注意一下他說的第二條:“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二)寫作起點(diǎn)的三個要領(lǐng)

上邊講的是寫作起點(diǎn)的第一要領(lǐng):有感而發(fā),無感不發(fā),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然而,“感”很豐富復(fù)雜,它是一個系統(tǒng)?!案小保懈杏X、感觸、感知、感悟、感傷、感慨、感嘆、感憤、感激等等,中國詞匯太豐富,反過來說則有美感、丑感、惡感、樂感、恥感、苦感、罪感、悲感、喜感、傷感、羞感、痛感、快感、悲壯感、恐懼感、安定感、滿足感、失落感、成就感、危機(jī)感、痛心感、惋惜感、幸運(yùn)感、幸福感、挫折感、失敗感、勝利感、孤獨(dú)感、寂寞感、窒息感等等。魯迅詩云“塵海蒼茫沉百感”,意思是說,“感”有千種萬種,每個人每天都會有所感??傊?,有感即發(fā),無感不發(fā)。魯迅說不硬寫,硬寫便是無感而發(fā),無病呻吟。但作家的長處是敏感,而且善于捕捉各種感覺。作家的功夫,首先是“感受”和“捕捉”的功夫,然后才是“表述”的功夫。

好作家一定要當(dāng)“捕捉感覺”的能手。莫言在《透明的紅蘿卜》里,把打紅的鐵塊比喻成透明的紅蘿卜,這是多么通透的感覺!作品中的小男孩有“內(nèi)心感覺器”。作家就得擁有這種“內(nèi)感覺器”,要善于捕捉感覺,呈現(xiàn)感覺。

作家除了感覺之外,還要善于認(rèn)知,即對世界、社會、人生擁有自己的認(rèn)知。這樣,“感”和“知”就結(jié)合起來,這便是“感知”。關(guān)于感知,我在“文學(xué)主體論”里講到人有三個主體,即認(rèn)知主體、情感主體和操作主體。一般說來,詩人的情感主體比較發(fā)達(dá),學(xué)者的認(rèn)知主體比較發(fā)達(dá),可是二者的操作主體都可能很弱。

作家,除了善于感覺、感知之外,還應(yīng)當(dāng)善于感悟。每寫一篇詩歌、散文、小說都要有所悟,悟些他人未悟到的東西。所以寫作可以說是要有感而發(fā),也可以說要有悟而發(fā)——悟到一個別人沒想到的、沒說過的道理。悟是指“直覺”,明心見性,擊中要害。寫散文更需要悟。

第二:感,一定是真情實(shí)感。是實(shí)感而非妄感,是具體感而非抽象感。小說可以虛構(gòu),但是不是虛假。小說的真實(shí),不是真人真事,但應(yīng)當(dāng)是真情真性。

第三:感,又必須是個性之感。同樣是傷感,林黛玉的《葬花辭》與賈寶玉的《芙蓉女兒誄》就大不相同:前者傷自己,后者傷知己。同樣是憂煩感,林黛玉的夢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夢很不相同,這是感覺的不同。寫出個性,寫出異點(diǎn),“感”才精彩。這需要感受(靠體驗)、捕捉(靠敏銳)、表述(靠才華)。從根本上說,靠修煉,千遍萬遍地修煉。孜孜以修,矻矻以煉。是感也是修。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是修,記是修,想是修,寫是修。煉也是修,煉筆、煉腦、煉心。外修與內(nèi)修,齊頭并進(jìn)。

(三)高級感覺與低級感覺

“感”雖有千種萬種,但必須分清的是以下幾種不同的“感”。

首先,美感與快感不同。文學(xué)講的是美感,不是快感??档碌恼軐W(xué)里講到美感和快感的區(qū)別:快感是愉快(生理層面)在先,判斷(心理層面)在后。但是人首先是心理存在而不是生理存在,文學(xué)重在書寫心理活動。我們要分清:“由愉快而判斷對象為美的,是一種生理快感;由人的各種心理功能綜合運(yùn)動而判斷對象為美的,是心理快感。”

第二,要區(qū)分低級感覺與高級感覺。生理快感屬于低級感覺,美感屬于高級感覺。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有一章專門講述蘇東坡的意義,寫得極好:

蘇軾詩文中所表達(dá)出來的“退隱”心緒,已不只是對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種對社會的退避;它不是對政治殺戮的恐懼哀傷,已不是“一為黃雀哀,涕下誰能禁”(阮籍),“榮華誠足貴,亦復(fù)可憐傷”(陶潛)那種具體的政治哀傷(盡管蘇也有這種哀傷),而是對整個人生、世上的紛紛擾擾究竟有何目的和意義這個根本問題的懷疑、厭倦和企求解脫與舍棄。這當(dāng)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層了。前者(對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對社會的退避)實(shí)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便成了一種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這種整個人生空漠之感,這種對整個存在、宇宙、人生、社會的懷疑、厭倦、無所希冀、無所寄托的深沉喟嘆,盡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覺,卻是蘇軾最早在文藝領(lǐng)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來的。

李澤厚先生道破了蘇軾的“人生空漠感”,這就是高級感覺。我們的寫作課,就是培養(yǎng)文學(xué)高級感覺的課程。孤獨(dú)感、寂寞感、空漠感,都是高級感覺。我剛到美國時,非常孤獨(dú)和寂寞,不僅有孤獨(dú)感,還有“窒息感”,好像要在大海中沉淪,非常痛苦?,F(xiàn)在則產(chǎn)生一種“占有孤獨(dú)”的快樂感。無論是窒息感還是快樂感,都是高級感覺。人有孤獨(dú)感,心靈才會生長?,F(xiàn)在我的孤獨(dú)感,又提升成一種滄桑感、蒼茫感。在美國落基山下,念著陳子昂寫的“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就深深地理解和感受到他的那種蒼茫感。滄桑感和蒼茫感也是高級感覺。

在《紅樓夢》里,我從林黛玉的《葬花辭》里也讀到了很多“感”: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dú)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qiáng)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首詞里的感覺多么豐富,值得我們閱讀一百遍,品賞一百遍。首先是傷感(傷逝、傷春、傷己),悲感(悲秋、悲己、悲憫),愁感(愁緒、愁情、惆悵);第二層我們可讀出無依感、無助感、無常感、無力感,甚至死亡感;此外,我們還可感受到蒼茫感、空漠感、空寂感、漂泊感、滄桑感、孤獨(dú)感、空無感、無望感、無著落感、委屈感、無歸宿感、無知音感、自憐感、羞澀感、珍惜感、黃昏感等。這首《葬花辭》是高級感覺的集大成者,愈讀愈有味。

第三,要區(qū)分朦朧感與明晰感。能抓住朦朧感,才是好作家,比如張潔的《拾麥穗》,很少人注意到她寫的這篇短篇小說,其中“感”的朦朧就寫得十分準(zhǔn)確感人。張潔在作品里寫到一個拾麥穗的小姑娘,長相比較丑,沒有什么人疼愛。但是這個孤獨(dú)的小姑娘得到了賣灶糖老漢的關(guān)愛,經(jīng)常從老漢那里得到糖吃,收獲一點(diǎn)“甜蜜”,所以她對老漢產(chǎn)生了一種朦朧的好感,一種很難界定的感情。比如她寫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