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力量搏斗勇氣的頌歌——讀《合唱》
《合唱》這兩首詩寫在1939年,以廣闊的宇宙洪荒作為歷史空間,是歌頌民族搏斗勇氣的愛國情懷的歌唱。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歷史情況非常艱難,1937年全面爆發(fā)抗日戰(zhàn)爭,全民族為了拯救國家的命運,集中力量爭取民族解放。面臨這些民族的危機,作為一位愛國青年的穆旦,懷著沸騰的“帶血的熱情”,高唱神州悠久燦爛的歷史,以充滿信心的聲音呼喚民族的未來,并且堅定宣布決不能把這“古國莊嚴的圣殿”送給侵略者。全詩的氣勢非常磅礴,風格雄渾,色彩濃郁,情調高昂熾烈。
這首詩的第一行,說“夜神撲打古國的魂靈”。在廣闊的原野中,靜靜地沉視著星球旋轉的星空,這畫面非常莊嚴,讓人聯想到某種行動之前的一個沉思階段。按照這首詩的情緒來判斷,無妨說這是對于祖國歷史的深沉透視過程?!靶D的星球”指宇宙萬物循環(huán)的規(guī)律,同時也可視為古國歷史循環(huán)的過程?!敖泄饷髁飨茨憧嗤吹男男?,叫遠古在你的輪下片片飛揚”,就是要把痛苦的歷史升華為光明歡欣的意志,也是堅強的民族精神再度飛揚的期望?!跋翊笃祜h過宇宙的洪荒”中的“大旗”意象,穆旦后來在1945年寫的《旗》里,有更生動的表現:
是大家的心,可是比大家聰明,
帶著清晨來,隨黑夜而受苦,
你最會說出自由的歡欣。四方的風暴,由你最先感受,
是大家的方向,因你而勝利固定,
我們愛慕你,如今屬于人民?!镀臁房梢哉f是“從人民的身體里爆發(fā)出來的強大動力”。因為有了這么強大的動力,所以才有下面一行:“看怎樣的勇敢,虔敬,堅忍?!薄氨╋L,波濤,急雨”指歷史的循環(huán)中將會有的痛苦受難的時間,也是指為捍衛(wèi)民族命運而與侵略者進行的生死搏斗。“埃及,雅典,羅馬”都是跟中國一樣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她們的歷史教訓,要引起我們民族的警醒。接著在下一行里,詩人把民族的危機描寫為“巖壁上抖索”,并且說:“這不是古國的居處”,一定要把這“莊嚴的圣殿”“以鮮血祭掃”,使她更繁榮起來。
第二首的第一段,以莊重的聲音,寫出在廣闊的歷史中“堅強的骨干”,即“亞洲的海棠”。爾后,像“渾圓天穹下那野性的海洋”、“它傾跌喃喃的波浪”,對這些雄渾有力的意象的反復使用,更加強了廣闊的畫面感和沸騰的生命力?!澳劬G的樹根伸進泥土里,它柔光的手指抓起了神州的心房”,這兩行詩十分絕妙,把極其抽象的感覺用鮮明的具體形象來表現,而且這視覺化的形象很有泥土氣息,色彩也非常濃郁,很有質感。
詩人在第三段,把“我”放在整個歷史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與廣闊的古國土地一起呼吸。民族的象征“昆侖,喜馬,天山的傲視”,民族生命力的源泉“黃河,揚子,珠江”,以及其內的“無數歡欣,憂郁,澎湃的歌聲”,整體構成了中國歷史的廣闊畫面。音調高昂,情緒熱烈,形、光、聲、色都非常燦爛,雄渾的風格里洋溢著愛國主義的熱情。這首詩,很自然地讓人想到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曲《合唱》。最后“熱情的擁抱”,是詩人對于祖國與民族無限熱愛的直接表現,而“讓我扣著你們的節(jié)奏舞蹈,當人們痛苦,死難,睡進你們的胸懷”,則是把詩人自我的命運和這塊土地的命運視為一體。
總體來說,這首詩作為穆旦的早期作品,從藝術表現手法看,帶著非常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值得一提的是穆旦詩作中“表現土地氣”的努力。他曾經在評論艾青的《他死在第一次》的文章中,說艾青是“土地的愛好者”,還說“詩人艾青所著意的,全是茁生于我們本土上的一切呻吟、痛苦、斗爭和希望。他的筆觸范圍很廣,然而在他的任何一種生活的刻畫里,我們可以嗅到同一‘土地的氣息’”[1],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穆旦對于“表現土地氣”的欣賞。在自己的詩創(chuàng)作中,他也努力要表現這種“土地氣”,這首詩就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這種“土地的氣息”。*right*(洪焌熒)
合唱[2]
其一
當夜神撲打古國的魂靈,
靜靜地,原野沉視著黑空,
O飛奔呵,旋轉的星球,
叫光明流洗你苦痛的心胸,
叫遠古在你的輪下片片飛揚,
像大旗飄進宇宙的洪荒,
看怎樣的勇敢,虔敬,堅忍,
辟出了華夏遼闊的神州。
O黃帝的子孫,瘋狂!
一只魔手閉塞你們的胸膛,
萬萬精靈已踱出了模糊的
碑石,在守候,渴望里彷徨。
一陣暴風,波濤,急雨——潛伏,
等待強烈的一鞭投向深谷,
埃及,雅典,羅馬,從這里隕落,
O這一刻你們在巖壁上抖索!
說不,說不,這不是古國的居處,
O莊嚴的圣殿,以鮮血祭掃,
亮些,更亮些,如果你傾倒……
其二
讓我歌唱帕米爾的荒原,
用它峰頂靜穆的聲音,
混然的傾瀉如遠古的熔巖,
緩緩迸涌出堅強的骨干,
像鋼鐵編織起亞洲的海棠。
O讓我歌唱,以歡愉的心情,
渾圓天穹下那野性的海洋,
推著它傾跌的喃喃的波浪,
像嫩綠的樹根伸進泥土里,
它柔光的手指抓起了神州的心房。
當我呼吸,在山河的交鑄里,
無數個晨曦,黃昏,彩色的光,
從昆侖,喜馬,天山的傲視,
流下了干燥的,卑濕的草原,
當黃河,揚子,珠江終于憩息,
多少歡欣,憂郁,澎湃的樂聲,
隨著紅的,綠的,天藍色的水,
向遠方的山谷,森林,荒漠里消溶。
O熱情的擁抱!讓我歌唱,
讓我扣著你們的節(jié)奏舞蹈,
當人們痛哭,死難,睡進你們的胸懷,
搖曳,搖曳,化入無窮的年代,
他們的精靈,O你們堅貞的愛!
1939年2月
(選自《穆旦詩集(1939—1945)》,自費印行,1947年)
——————————
[1] 轉引自杜運燮:《穆旦著譯的背后》,收入《一個民族已經起來》,江蘇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此詩收入《探險隊》時,題目為《Chorus二章》。后收入作者自選集《穆旦詩集(1939—1945)》時,改題為《合唱》,文字亦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