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飲食比男女重要

了不起 作者:馮唐 著


飲食比男女重要

“食色,性也”,如果一定要挑出最重要的人性之愛,多數(shù)人還是要選美食,特別是當年歲變大之后,飲食比男女重要很多。

袁枚的《隨園食單》是講享樂的書。古往今來,勵志的書多,講苦難的書多,講打打殺殺的書一大堆,講養(yǎng)生的書一大堆,但是講享樂的書寥若晨星。

這還是本講述退休生活的書。袁枚三十多歲棄官不做,去過自己的日子了。他一退五十年,是士大夫中退休生活過得最精彩的一個。

風流妙人袁枚

袁枚是我見過的做得最好的士大夫,不僅提前退休,退休生活愉快,而且創(chuàng)造出了另外一片天。

袁枚不是沒有掙扎,而是很早就在掙扎。袁枚23歲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但33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于是主動辭官。他的理由很清楚:我不會拍馬屁;做官,沒空讀書;不想過日復一日一眼能望到頭的生活。不想這么花時間,不想委屈我的心靈,就這兩個原因。

33歲辭職之后,袁枚有一陣混不下去了,為經(jīng)濟所迫,又回去重新做官。做了小小一陣,他說再窮也不做官了,徹底回到家鄉(xiāng)南京。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對于大平臺、大的做事機會,充滿了眷戀。有安全感、使命感,有時候不用動腦子,被前后左右、上上下下裹挾著就可以往前跑。那種日子對于腦子來說是簡單的、幸福的,是容易滿足的。退出大平臺,退出主流,其實對人的內(nèi)心和能力要求很高。

袁枚的退休生活管理可以說是“千古一人”,會管理、會生活、會生財、會享受,即使沒有做到拿起成事,但是基本做到了放下。即使沒有放下成佛,他至少成了一個鮮活的、自在的人。

好吃、好財、好色、好書

袁枚有四大愛好:第一就是好吃,第二個是好財。他不能不好財,因為他好吃,但不像李漁粗茶淡飯就行了。袁枚不行,他每頓飯都不能辜負。好吃的基礎(chǔ)是好財,好財?shù)膭恿κ呛贸浴?/p>

他還有另外兩個愛好:一個是好色,一個是好書。所以,袁枚的“四大好”是好吃、好財、好色、好書。

袁枚號稱自己得了一種怪病,見到美色挪不動腿,所以娶了十幾房太太。袁枚甚至公開宣稱:“男女相悅,大欲所存,天地之心本來如此?!薄叭朔鞘ト?,安有見色而不動心者?”“人品高下,豈在好色與不好色?”

袁枚喜歡蘇小小,曾經(jīng)刻過一枚私章“錢塘蘇小是鄉(xiāng)親”,意思是蘇小小是我們家鄉(xiāng)人。有個官員說:你太輕薄了。袁枚跟他說:你想多了,百年之后,有人會知道蘇小小,但是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哪怕你是某個知府。這就是“好色”的袁枚。

袁枚“第四好”是好書。滿園都有山,滿山都有書。為了讀書,可以忘掉美人。袁枚有首詩叫《寒夜》: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美食不敵美人,美人不敵好書卷。

飲食之道也是學問之道

《隨園食單》約兩萬字,成書于袁枚76歲時。其文字老辣,見識深刻,一看作者就是個“練家子”:既是吃東西的高手,也是一個寫文章的高手。結(jié)構(gòu)非常強。每篇都非常短,一則幾十字到二三百字。

這里就簡單解讀第一單《須知單》中的幾句,講的是餐飲最重要的事情——食材。

學問之道,先知而后行,飲食亦然。作《須知單》。

先知道做學問的道理,然后去奉行它,飲食也是一樣。高屋建瓴,沒有廢話,不拐彎抹角。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資稟。人性下愚,雖孔、孟教之,無益也。物性不良,雖易牙(指代名廚)烹之,亦無味也。

開篇明義地講,東西先天有不同,就像人的天賦不同。天賦不好,哪怕孔子、孟子來教他,也沒啥用;食材天生不好,哪怕名廚來烹飪它,也沒什么味道。

大抵一席佳肴,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

一桌好菜,廚師的功勞只占六分,采購的功勞占四分。能把好的原材料按時、按量、按質(zhì)買到廚房來,就居功至偉。

最“好吃”的還是人

人之大欲,“食色”二字,說到吃,我們到底吃的是什么?跟誰吃?怎么吃?

最好吃的食物,還是要跟最喜歡的人一塊兒去吃。和煩的人一塊兒吃最好的東西,哪怕這個人整頓飯沒跟你說話,你還是不開心,那這頓飯不如不吃。佛家講“八苦”,其中“一苦”就是“怨憎會”。你看著不舒服的、特別想踹他的人,不得不見面吃飯,那就悶頭喝酒吧,把自己灌暈了,有些氣兒也就好消了。

另外一個情況是沒啥好吃的。一碟毛豆、一小碗花生米、一點魚干,外邊是稀稀拉拉不大的雨,雨外邊是平靜的海,海外邊是平靜的云天,我旁邊有個你,你旁邊有個我,你我心里有不平靜的心情。在一個有雨、有海的夜晚,沒頭沒尾地分一瓶酒,哪怕沒吃的,都很美好。

我不確定,吟得一首好詩,燒得一手好飯,哪個對女生更有致命的吸引力。但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他給你做了一碗面,面是手搟的,臥了倆雞蛋,加點蔥花,還加了點蘑菇,加了一點香油,你能抵抗住這種誘惑嗎?

吃的是時間,是記憶

通過吃,我們能激發(fā)出一些記憶,生動地想起以前吃類似東西時的所看、所感、所想,就覺得人生特別豐富,時間似乎永遠不動,不是“逝者如斯夫”,孔子說得不對,時間根本就沒有走過,我們就像凍在時間里的一個標本。

我第一次到泰國,當?shù)厝私o我上盤蘸水,透明的醋里放有紅紅的辣椒,擠一些青檸檬。拿春卷蘸著吃的第一口,我就想起我爸。我爸從印度尼西亞回國,娶了我媽,生了我們幾個,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做類似的蘸水。那時候北京沒有檸檬,他就拿米醋來代替,沒有小紅辣椒,他就用朝天椒、黃辣椒、青辣椒代替,味道好香。

別人老說“媽媽的味道”,讓我想,我就想起“爸爸的味道”。因為我媽很少做飯,她的心思都在家長里短、掙錢、自己怎么厲害上,不在飯菜上。而我爸有一顆永遠在飯菜上的心,看什么都在想這個東西能不能吃。

這個時候,我就想起好久沒去看他了。

每個人都是隱藏的廚師

還有一點,我們“吃”的是自己?!笆成笔侨祟愖畹讓拥谋灸?,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過得去的廚師、過得去的情人,只要我們花心思。

老天把我們生下來,是讓我們具備一定生存能力的。“不會做”往往是借口,是不愿意做。做得好壞、能不能做熟是本事問題,做不做是態(tài)度問題。

我先是吃我爸做的飯,再是吃食堂,再往后是吃飛機餐、應酬飯。偶爾有些空閑,也是讓秘書給我買份盒飯,我從來就沒進過廚房。

到了倫敦,我不叫外賣,不去餐廳,也能把自己弄飽了,甚至有時候還會做一些變化和原創(chuàng)。比如在香檳杯里扔一顆草莓;比如我創(chuàng)了一種飲料叫“相偎”,是三份香檳加一份威士忌調(diào)成的;比如一整顆黑松露扔到泥煤味不太重的威士忌里慢慢喝,喝完半瓶威士忌之后,松露已經(jīng)被威士忌浸泡一兩個小時了,一吃,人間美味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