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麥收
母親節(jié)那天,我很想給母親打個電話,盡管她不知道這個節(jié)日??墒?,由于害怕母親在電話里聽出我生病的聲音,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我有任何小小的身體不適,都會讓她幾天睡不好,在夜里夢到我。我又何苦再把自己那點小問題在一個老人面前“撒嬌”一番。那天有不少朋友都讓我轉(zhuǎn)達他們對母親的祝福,可是我一個也沒有傳達到。我總是覺得母親不會適應這些“洋玩意兒”。
又到麥收季節(jié)了。整日在城市里生活,使我自己漸漸脫離了鄉(xiāng)村,漸漸忘了本,連農(nóng)歷都不知道是幾月幾日了。這是一件幸事嗎?
這時,父母他們就要忙起來。雖然家里只剩下兩個人的耕地,可是一切的程序還是都要照舊。在我小時候,家里地多人也多,每次到干農(nóng)活的時候,都熱鬧得很。隨著孩子們長大成家,雖然每次收麥的時候姐姐依然會來幫忙,但已經(jīng)沒有昔日的那種“風景”了。
自從離家去外地讀大學以來,我已經(jīng)有九年沒有體會過麥收的場景了,脫離了那種從小陪伴我的生活方式?,F(xiàn)在,在家里人看來,我已是一個不諳農(nóng)活的“城市青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受得了在炎熱天里鉆到玉米地里拔草,是否受得了跟在父親身后去給莊稼施肥,是否受得了頭上頂著毛巾背著藥桶給棉花打農(nóng)藥……這些那時我都干過的體力活,我不知道現(xiàn)在是否還會做。
如果不會,這應該算是一種進步還是退化呢?
每次打電話回家,母親總是說父親又去蓋房了。作為一個當初的“掌尺”,他在已過花甲之年的年齡還爬上爬下去給別人蓋房子。父親說他是為了活動一下身體,可我知道他是為了多掙一點錢,少讓我給家里一點錢。因為他知道家里的生活已經(jīng)給我這個兒子帶來了不少的磨難和困苦。父親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種磨難和困苦才給予了我去奮斗的動力。我一直給父母說,如果我小的時候家里有一萬塊錢,我早就輟學在家了。
上帝就是這樣,他給你一種東西的時候,必然會收去另一份東西。
父母從來沒有在電話里向我張口要過錢,可我知道那是我的責任。我不忍心他們倆靠著賣糧食或父親的出外蓋房來養(yǎng)活自己,不忍心他倆守著那僅有的兩千多塊錢盤算著日子該怎么過,不忍心他倆看著手里的錢盤算著買哪個藥便宜,不忍心他倆除了姐姐去看望時整天吃素菜,不忍心他倆新衣服都不舍得買一件。我想要他們因為有了我這個兒子而衣食無憂。
母親節(jié)的晚上,我讓朋友到樓下郵局幫我給父母郵寄了一點錢,并囑咐他寫上“母親節(jié)快樂!”我相信,母親收到的時候肯定不會仔細想這幾個字。這就算是我的一點心愿,也算是在母親節(jié)送給母親的一點禮物。
有個朋友在信里問我為何要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為何要疲于奔波去賺錢,甚至有時候都置自己的身體于不顧。如果她處在我的位置上,就不會再有那么多的疑問。父親從年輕到年老都在為養(yǎng)活這個家而奔波,我又為何不能呢?
等到哪天沒有這些機會的時候,剩下的也許就只有懊悔和傷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