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陽

劍北篇 作者:老舍


南陽城外,白水漱著黃沙,

南陽城內(nèi),人靜街狹;

繞城流水,楊柳啼鴉,

城中小巷,靜靜的人家;

燈昏店小,窄巷里琢玉沙沙,

玉杯玉筋,雕玉如花;

哪里來的那半街殘磚碎瓦?

是什么無情的災(zāi)異教房倒屋塌?

難道這古城的靜雅,

也是罪孽,也得屠殺?

這仇恨,有什么仇恨比這再大?

沒有理由,這古城遭了轟炸!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只有殺,只有打,

只有這原始的方法,

這仇恨,這恥辱,才可以雪刷!

看著城中的爆炸,

更愛聽曉色里的軍號激發(fā)。

青青的廣場,五色的朝霞,

云草之間長嘶著戰(zhàn)馬;

炮車輕響,軍士無□,

齊一的心,齊一的步伐,

踏著青草,步闊胸拔,

步馬工炮,盡是青年愛國之花!

看,看那軍旗,曉風(fēng)里莊嚴飄灑,

是抗戰(zhàn)的先鋒,是寶血的精華,

領(lǐng)導(dǎo)著鐵軍,到處給敵人以鞭撻。

它曾高揚在南口的峻嶺奇崖,

掃蕩著倭寇象風(fēng)卷荒沙,

在它的尊嚴光彩之下,

沒有退避,只有沖殺,

每一條漢子都忘了身家;

這精神,教鮮血染赤了南口的風(fēng)沙。

教狂傲的“皇軍”知道了懼怕;

一個人也打,

一口刀也殺,

就是刀折槍啞,

南口的山石還會粉碎敵馬!

這無畏之旗,無冬無夏,

在戰(zhàn)場上飄揚,軍心上高掛,

永遠是紅艷的勝利之花;

帶著居庸南口的血色如霞。

又在臺兒莊上吐放光華;

對著這旗,對著這人馬,

啊,是什么烈焰千丈,明澈了天涯,

使我顫抖,使我淚下!

有什么詩的言語,言語的精華,

來稱頌這精神,這偉大!

有什么值得奉獻的異卉奇葩,

一一的來光耀這鋼盔鐵甲!

找不到花,找不到話,

只有默禱,這正義之旗勝利在東亞,

以我們的鮮血培出和平與正義之花!

向軍隊獻了旗,和民眾談了話,

晚間,戲劇,唱歌,一堂雜耍,

青年男女,精神煥發(fā),

以藝術(shù)的表現(xiàn)向暴敵誅伐。

十二歲的小兒扮作鄉(xiāng)下的老人家,

吸著漢煙,披著白發(fā),

一言一動都老到圓滑。

這神圣的抗戰(zhàn),象春雨催花,

給聰明才力以普遍的啟發(fā);

教弱者敢打,

教儒者不怕,

教啞子會以戲詞歌詠道出心話!

這十二歲的娃娃,

將隨著敢抗戰(zhàn)的中華,

與剛降生的中華藝術(shù),一齊長大!

啊,我們的新的國家,

那將是多么美麗的鮮花,

它會舞,它會歌,它會畫,

它有武有文,剛強而文雅;

那才是真的禮教之邦,和平而偉大,

那禮教來自人人快活,事事美化,

每個人的尊嚴都象奇珍無價!

為了看漢代的石刻,去拜瞻古剎,

玄妙觀的禪堂也遭過轟炸!

殿閣層層,院落宏大,

松影疏疏掩不住葡萄架,

綠陰之下道人獻茶;

后園里一半兒香花一半兒瓜,

一座茅亭供游人閑話;

漢代的天祿辟邪臥在晴光下,

靜看著凌霄花兒在松枝倒掛,

青天綠樹,金黃的大花,

有什么能美過這天然圖畫!

風(fēng)靜花香,云閑寺雅,

令人頗想換上袈裟!

可是,車輪又動,趕早出發(fā),

只好啊,把流離奔走當作出家!

臥龍崗下萬頃桑麻,

臥龍崗上林光如畫,

天光尚早,忙里偷暇,

到了南陽還能不瞻仰那隆中對話。

廟里,樹影生涼,揪高柏大,

茶亭與碑林分列在兩廊下。

武侯的金身似欠瀟灑,

呆看著龕前的簽筒與神蠟。

殿后,小小的茅廬半要傾塌,

庸俗的題字東抹西畫。

后殿里,案上攤畫,地圖張掛,

利用著古祠增高文化,

關(guān)張在旁,中間兒塑著君臣對話;

造像的乎庸實無可夸,

衣冠的親切卻勝過了虛渺的菩薩。

躬耕南陽,就在這里,是真是假?

恐怕呀,敬賢的誠心超過了史的估價。

湖北的隆中,聲名更大,

英魂若有知,到處為家,

把鞠躬盡瘁的精神播殖到普天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