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三 約翰巴耳

自己的園地 作者:周作人


十三 約翰巴耳

前日我往新街口紙店里去買一支元字筆,見電燈柱上有新貼的長條傳單,走去一看,乃是孫中山先生周年紀念會所印,有一條是“打倒任何屬性的帝國主義”十一字。末四字的意義在一般北京市民恐怕已不很明了,“任何屬性”一定是更不懂了,至于其中所含的奧義則我也是打聽清楚這是那一方面所貼之后方才悟出,在不知道內容的人自然無從索解,只覺得茫然如見唵字神咒,不曉得他的神力在那里。我看了這種古典的宣傳口號,遂又想起英國的逆僧約翰球的故事來。

約翰球者約翰巴耳(John Ball)之漢譯也?!八且粋€基督教的僧侶,他的說教助成了那一三八一年的農夫之亂。他自稱為‘約克的圣瑪理亞之僧’,大約說是他本是那里的圣瑪理亞寺里的一個客僧。但是他一生的大事業(yè)是在厄色克思,特別是科乞斯德周圍一帶。他的說教似乎開始很早,在一三八一年的二十年前。一三六六年他已被傳到堪忒伯利主教西門蘭干面前,監(jiān)禁了起來。他的罪名是教人為非。他卻一點都不警戒,隨后被諾列志和堪忒伯利兩處主教宣告破門,(不但趕出教會,還要永墮地獄。)他似乎有點歸依威克利夫的宗旨,在不準再進教堂之后,他仍在市場和墳地繼續(xù)說教。一三七六年發(fā)出拘票捉他,當作一個破門的人;一三八一年四月末被禁在梅斯東地方的大主教監(jiān)獄里。亂黨的最初行動之一即是想救他出來。六月十三日他對了叛徒們作那有名的說教,主題是這兩句:

‘當初亞當種田,夏娃織布,

那時有誰是紳士富戶?’

(When Adam dalf and Eve span,

Who was thanne a gentleman?)

據(jù)說薩特伯利大主教被捉住斬首的時候,他也是首先沖進譙樓去的一個人。英王在斯密非耳特與亂黨交戰(zhàn)時他也在場,或者親見首領泰勒之失敗。叛眾潰散之后他逃到孔文忒利,旋被捕獲,解往圣亞般思審問。審判時他很是勇敢,不肯呈請英王赦罪。他被判為大逆,于七月十五日在圣亞般思絞斃,破肚,分尸?!保ㄓ乙奌enry Bett的《兒歌的起源與其歷史》,第三章講“數(shù)與記憶”,說及約翰巴耳的故事在現(xiàn)今的兒歌中尚有余留。)

“當初亞當種田,夏娃織布,

那時有誰是紳士富戶?”

基督教僧侶宣傳反貴族運動,這兩句話多么巧妙,身分口氣無不恰好,這或者可以當作后世宣傳家的模范了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