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論
甲午后續(xù)
中國當此危極之時,而求安圖治,上下皆知非自強不可,而自強非變法不可。論者謂變法之易,莫如專制政治。所言不為無見,然蒙謂專制政治,究不如立君政治之公。何則?專制政治即君主之國,乾綱獨斷,令出而人莫敢違。是惟開創(chuàng)之君,圣神英武,知人善任,百官不敢舞弊,書吏不敢營私,雖用壓力而天下治安。若在守成之主,暴虐淫逸,昏昧無知,全恃威重,不顧是非,坐使奸蠹弄權(quán),吏胥骩法,而天下大亂。觀漢高祖之所以興,秦二世之所以亡,可知治亂之原矣。立君政治者,即君民共主之國,政出議院,公是公非,朝野一心,君民同體,上無暴虐之政,下無篡逆之謀。英、德二國馴致富強,日本變法借材異域,比利士、瑞士列人萬國保護之中,遵斯道耳。古云:“有治人而后有治法?!笨膳c專制政治互相發(fā)明。惟純常子《自強論》云:“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則與立君政治為近矣。
今朝廷有更新之詔,微聞主議者略舉數(shù)端曰:親貴游歷;科舉改章;廣設(shè)學(xué)校;考取優(yōu)生,肄業(yè)泰西,各專一藝;講武備;開議院;改律例;定商律、報律;開報館;譯西書;改官制;設(shè)巡捕;廣郵政;維持圜法;廣開礦產(chǎn);行印花;用民兵;重農(nóng)工;保商務(wù);開銀行;行鈔票等事。凡此皆二十年前余《易言》、《危言》中分類論及,惜守舊者惡談西法,維新者不知綱領(lǐng)。而政府志在敷衍,憚于改革,不求中外利病是非,只知安富尊榮,保其祿位。行政之人尤安于茍且,無論如何美政,由朝廷飭下督、撫,由督、撫飭下司、道,由司、道飭下府、縣。府、縣召書吏以一紙告示城鄉(xiāng),略加新名飾耳目,此外寂無舉動矣。甚或前任所為,后任裁撤。雖創(chuàng)之費巨,成之日久,皆所勿恤。此由于中國從無立君政治耳。夫立君政治,除俄、土二國外(專制政體,在今日稱各國例外之政體,將來亦不得不變。俄早議有憲法,但未行耳),文明諸國無不從同(惟君主與民主之國,憲法微有不同)。查日本憲法,系本其國之成法,而參以西法,中國亟宜仿行,以期安攘?;蛑^恐失君權(quán)。不知君主之國,如英、德議院,所議之事與君不合者,可置不行。昔英儒矮利斯托路氏云:“政府之強大,古則尚力,今則尚德,反是則勢渙國衰。”故皆設(shè)憲法而開議院。滬上葡萄牙國總領(lǐng)事華君告余曰。“中國欲拒外侮,務(wù)在合群。我國窮民少全得此益”中國不能自強,由于上下離心。篇中擬立憲法,冀當軸者合群圖治,以順人心,雖參用西法,實亦三代之遺規(gu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