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袁氏尊孔令
(十一月十六日)
中國數(shù)千年來,立國根本,在于道德。凡國家政治,家庭倫紀,社會風俗,無一非先圣學說發(fā)皇流衍。是以國有治亂,運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亙古常新,與天無極。經(jīng)明于漢,祀定于唐,俎豆馨香,為萬世師表,國紀民彝,賴以不墜。隋唐以后,科舉取士。人習空言,不求實踐,濡染醞釀,道德浸衰。近自國體變更,無識之徒誤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圍,蕩然無守,綱常淪,人欲橫流,幾成為土匪禽獸之國。幸天心厭亂,大難削平。而黌舍鞠為荊榛,鼓鐘委于草莽,使數(shù)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弗修,其何以固道德藩籬而維持不敝?本大總統(tǒng)躬行重任,早作夜思,以為政體雖取革新,而禮俗要當保守。環(huán)球各國,各有所以立國之精神,秉諸先民,蒸為特性。中國服循圣道,自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本于修身。語其小者,不過庸德之行,庸言之謹,皆日用倫常所莫能外,如布帛菽粟之不可離。語其大者,則可以位天地,育萬物,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茍有心知血氣之倫,胥在范圍曲成之內(nèi)。故尊崇至圣,出于億兆景仰之誠,絕非提倡宗教可比。前經(jīng)政治會議議決祀孔典禮,業(yè)已公布施行。九月二十八日為舊歷秋仲上丁,本大總統(tǒng)謹率百官舉行祀孔典禮,各地方孔廟由各該長官主祀,用以表示人民,俾知國家以道德為重,群相興感,潛移默化,治進大同,本大總統(tǒng)有厚望焉。此令。
此袁氏尊孔之令也。此令有大誤之處七事,如言吾國政俗“無一非先圣學說發(fā)皇流衍”,不知孔子之前之文教,孔子之后之學說(老、佛、楊、墨),皆有關(guān)于吾國政俗者也。其謬一。今日之“綱常淪斁,人欲橫流”,非一朝一夕之故,豈可盡以歸咎于國體變更以后二三年中自由平等之流禍乎?其謬二?!罢w雖取革新,禮俗要當保守”。禮俗獨不當革新耶?(此言大足代表今日之守舊派)其謬三。一面說立國精神,忽作結(jié)語曰“故尊崇至圣”云云,不合論理。其謬四。明是提倡宗教,而必為之辭曰絕非提倡宗教。其謬五?!翱鬃又?,亙古常新,與天無極”,滿口大言,毫無歷史觀念?!芭c天無極”尤不通。其謬六。“位天地,育萬物,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茍有生知血氣之倫,皆在范圍曲成之內(nèi)”,一片空言,全無意義,口頭讕言,可笑可嘆。其謬七。嗟夫!此國家法令也,擲筆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