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畢云程

陳獨秀通信集(第一卷:1915-1922·無注釋版) 作者:陳獨秀


云程先生:

仆誤陷悲觀罪戾者,非妄求速效,實以歐美之文明進化一日千里,吾人已處于望塵莫及之地位。然多數(shù)國人猶在夢中,而自以為是,不知吾之道德、政治、工藝,甚至于日用品——不獨洋釘洋針,充斥吾市,即寫字之墨、日食之米(年來粵商購米,不之長江而之越南,以厘稅重也),外貨亦日漸輸入。其他大宗之布帛、紙、油、香煙、肥皂等等,更何論焉?!獰o一不在劣敗淘汰之數(shù)。雖有極少數(shù)開明之士,其何救于滅亡之運命。迫在目前。蓋若烈火焚居,及于眉睫矣。急不擇語,咎又奚辭,惟既生斯土,聊盡我心。一息尚存,寸心不懈。此可告于愛我責(zé)我之良友者也。

獨秀謹復(fù)1916年11月1日

附:畢云程致陳獨秀

獨秀先生足下:

讀大志,敬悉先生“最反對悲觀主義,”甚佩甚幸。惟以仆之愚,竊見先生之于悲觀,心雖非之,然以先生識見之高卓,而視普通社會之卑污齪齷,茍安旦夕,自不覺悲觀之念,油然而生。此非仆之妄言,試觀先生自謂“仆無狀,執(zhí)筆本志將一載,不足動青年毫末之觀聽?!贝藬?shù)語,蓋為先生悲觀之念之泉源也。其意若曰,余雖愿一意著述,造福青年,無如一般青年之不可教耶。嗟夫先生,此言誤矣。仆以為無收獲者必為未事耕耘之人,必為未事播種之人,若播種焉耕耘焉,則收獲之多寡雖不可必,然必有所收獲無疑顆粒無收者,欺人語耳,必不可信。即如先生主撰之大志,出版迄今,僅有八冊。然我青年界所受之影響,已屬不可數(shù)計。仆之友人,愛讀大志者甚多,而仆亦即為拜受先生厚賜之一人。嗟夫,仆敬先生,仆愛先生,仆不能不有所厚望于先生。夫栽培植物,尚須多量之歲月,何況栽培青年。先生既以青年教育為己任,宜有但事耕耘,不問收獲之決心?勿挾言者諄諄臨者藐藐之成見。當知有許多青年,以大著為菽粟水火而不可一日缺者。目下雖無明效大驗之可言,然先生既以筆以墨以心以血為之下種、為之栽培,則五年十年二十年后,收獲之豐,不言可喻。先生幸勿以普通社會之卑污齷齪,一部分人之茍安旦夕,遂謂青年界無一人可資造就。當知有許多良好青年,正在努力修養(yǎng),渴望先生大著,為修養(yǎng)之南針。先生一身系青年重望,務(wù)祈為國自愛?,崿嵎顬^,語多不檢,乞先生諒之。

畢云程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