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惪先生:
讀來書不厭詳求,好學(xué)精思,至佩,至佩!
行文本不必禁止用典,惟彼古典主義,乃為典所用,非用典也,是以薄之耳。
孔學(xué)優(yōu)點,仆未嘗不服膺,惟自漢武以來,學(xué)尚一尊,百家廢黜,吾族聰明,因之錮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祖述儒說階級綱常之倫理,封鎖神州。斯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顯相背馳,不于根本上詞而辟之,則人智不張,國力浸削,吾恐其敝將只有孔子而無中國也。即以國粹論,舊說九流并美,倘尚一尊,不獨神州學(xué)術(shù),不放光輝,即孔學(xué)亦以獨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人間萬事,恒以相競而興,專占而萎?dāng)?。不獨學(xué)術(shù)一端如此也。
足下謂叔孫通、劉歆等依托儒家,乃投世主之好,以為進(jìn)身之途。足下當(dāng)思世主于九流百家中,何以獨好儒家也?足下既謂近世儒者以唐虞禪讓為今之民選為非,何以又言《禮運》所載大道之行一節(jié),非今日共和政體所能躋及耶?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乃指君主禪讓而言,與民主共和,絕非一物。足下豈謂貴族共和制度,有加于民主共和耶?
以行政言,仁政自優(yōu)于虐政;以政治言,仁政之傷損國民自動自治之人格,固與虐政無殊;以治亂言,王政之治乃一時的而非永久的,乃表面的而非里面的。共和之治,乃永久的而非一時的,乃里面的而非徒表面的也。若共和之亂,乃過渡時代一時之現(xiàn)象,且為專制余波所釀成,決非真共和自身之罪惡。足下有云:“其所謂亂,專制之亂,而非共和之亂也?!笨芍^一語破的矣。吾人于上陳理由,未能徹底了解,故于共和立憲政體,遂無信仰。無信仰遂無決心??诠埠投X專制,此政象之所以不寧也。若夫圖一時之茍安,昧百年之大計,重現(xiàn)象而輕理想,大非青年之所宜,至為足下不取焉。
獨秀1917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