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陳丹崖(新文學(xué))

陳獨秀通信集(第一卷:1915-1922·無注釋版) 作者:陳獨秀


丹崖先生:

惠書詳示對于新文學(xué)之意見,讀之不禁狂喜,諒胡適君亦有同情也?;輹性疲骸拔淖种饔?,外之可以代表一國之文化,內(nèi)之可以改造社會,革新思想?!庇衷疲骸拔淖终?,即代表言語之機(jī)械也。”此二段名言,前者即排斥古典主義之理由,后者即不避俗語之理由。足下所懷重大之疑,實已自行解釋,無待他人之贅言矣。

行文原不必故意禁止用典。若古典主義之敝,乃在有意用典及模仿古人,以為非此則不高尚優(yōu)美,雋永妍妙,以如是陳陳相因之文體,如何能代表文化?如何能改造社會,革新思想耶?西洋近代文學(xué),喜以劇本,小說,實寫當(dāng)時之社會,古典實無所用之。實寫社會,即近代文學(xué)家之大理想大本領(lǐng)。實寫以外,別無所謂理想,別無所謂有物也。吾輩有口,不必專與上流社會談話。人類語言,亦非上流社會可以代表。優(yōu)婉明潔之情智,更非上流社會之專有物。故《國風(fēng)》、《楚詞》,多當(dāng)時里巷之言也。

愛國哀音,與夫以悲天憫人而執(zhí)筆者,皆世界上可敬之文豪。胡適君所薄無病之呻吟,非指此類。胡君所謂,正為嘯傲湖山,發(fā)愁嘆膚詞輩耳。匆復(fù)不盡欲言。

獨秀1917年2月1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