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莫芙卿

陳獨秀通信集(第一卷:1915-1922·無注釋版) 作者:陳獨秀


芙卿先生:

來書針砭青年之處,仆極端贊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宏毅。”宏毅二字,為人生立身治事之最要方針。宏則希望遠(yuǎn)大,毅則艱苦卓絕,百折不回。青年修養(yǎng),果能實做宏毅二字,成功者蓋十之八九也。

獨秀1917年3月1日

附:莫芙卿致陳獨秀

獨秀先生足下:

比年以來,國事日非,外患不絕。先覺之士,憂國亡之無日,費無數(shù)之心血,奔走呼號,舌敝唇焦,冀助國民之心,藉救國家于萬一。此其熱忱,極可敬佩,唯是言論之中,稍有不慎,則影響于青年前途甚大。蓋少年之人血氣方剛,智識淺薄,所行所為;本無成竹,一旦驟受此種非常之感覺,莫不熱血上涌,冒險進(jìn)行,置力量利害生死于不顧,橫沖直撞,一意奮發(fā),一飛沖天之精神,其志可嘉,其實可憐。夫青年所貴者,唯此種之精神耳。然青年所危者,亦此種之精神也。蓋行遠(yuǎn)自邇,登高自卑,天下事萬無一蹴即成之理。譬之建屋,必先籌經(jīng)費,集材料,而后方可依圖樣而施工焉。故成事之前,必當(dāng)注重于預(yù)備。預(yù)備云者,即養(yǎng)成種種之要素是也。今之青年,類多誤預(yù)備時代為成功,故失敗多而成功少。因此而犧牲其性命者有之,倒行而逆施者亦有之。仆曾目睹敝友某二君,初皆熱心過度,拋棄其固有之事業(yè),離鄉(xiāng)里,排萬難,勇往直前,以冀所成,及至橫受阻力,方悟前非,萬般希望,頓成泡影,于是痛惜悔恨,悲憤交集,因志愿既未達(dá)到,而損失亦不可返。其后結(jié)果,一則抱病而沒,終身不聞。一則生氣全無,百念盡灰。溯其原因,雖因思想簡單之故,實則皆受一種無形之激刺而來也,言之可哀。夫希望與妄念,本然不同。希望方法可循。而妄念無之。故希望可成功,而妄念決難成為事實也。仆意青年之士,欲抱何種之思想,當(dāng)先預(yù)備何種之要素,否則空洞之思想,即妄念之代名詞,百無一成。其尤要者,當(dāng)知前人種樹,后人食果之至理。事之當(dāng)為與否,只欲問之良心所安可耳,萬不可先橫一成敗之見于胸中,自尋煩惱也。素仰先生愛吾青年之誠,尚乞于此點時時指導(dǎo)。幸甚。

莫芙卿謹(jǐn)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