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答錢玄同(譯音)

陳獨秀通信集(第一卷:1915-1922·無注釋版) 作者:陳獨秀


玄同先生:

仆于漢文改用左行橫迤,及高等書籍中人名地名直用原文不取譯音之說,極以為然。惟多數(shù)國民,不皆能受中等教育;而世界知識,又急待灌輸。通俗書籍,雜志新聞,流傳至廣,關(guān)系匪輕,欲廢譯音,勢所不可。由教育部審定強行,雖是一法,而專有名詞,日新未已,時時賡續(xù)為之,殊不勝繁瑣。鄙見與其由部頒行一定之譯名,不若頒行一定之譯音,較為執(zhí)簡馭繁,一勞永逸也。譯音固不易恰合,但由部頒行自趨統(tǒng)一。足下所謂縱有不合,亦不得改,以期統(tǒng)一而免紛更是也。仆所擬譯音之字,固不必盡是,而立法似未可非。倘獲通人之改正,由部頒行之,后之譯者按表譯音,較之人人任意取舍,不稍善乎?漢字母音未定,各字發(fā)音,固皆聲韻二音所合,以之譯b、c、d等聲,固有未當(dāng),然以之譯聲韻合成之ba、ca、da等音,似無不可。即有未合,而文字符號耳,由部頒行,以期統(tǒng)一,不愈于人自為之乎?高明以為如何?

獨秀1917年5月1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