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久鄠鳌浚ㄒ韵潞?jiǎn)稱【傳】)興也。關(guān)關(guān),和聲也。雎鳩,王鳩也,鳥摯而有別。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說樂君子之德,無不和諧,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雎鳩之有別焉,然后可以風(fēng)化天下;夫婦有別,則父子親;父子親,則君臣敬;君臣敬,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王化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傳】窈窕,幽閑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關(guān)雎之德,是幽閑貞專之善女,宜為君子之好匹?!局祆浼瘋鳌浚ㄒ韵潞?jiǎn)稱【集傳】)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太姒為處子時(shí)而言也。君子,指則文王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于其始至,見其有幽閑貞靜之德,故作是詩。言彼關(guān)關(guān)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之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別也。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傳】荇,接余也。流,求也。后妃有關(guān)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備庶物,以事宗廟也。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傳】寤,覺;寐,寢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傳】服,思之也。悠,思也?!炯瘋鳌苛?,順?biāo)鞫≈?。或寤或寐,言無時(shí)也。服,猶懷也。悠,長(zhǎng)也。〇此章本其未得而言。彼參差之荇菜,則當(dāng)左右無方以流之矣;此窈窕之淑女,則當(dāng)寤寐不忘以求之矣。蓋此人此德,世不常有,求之不得,則無以配君子,而成其內(nèi)治之美。故其憂思之深,不能自己,至于如此也。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緜鳌恳艘郧偕褬分?。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緜鳌科d,擇也。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緜鳌康率⒄咭擞戌姽闹畼贰!炯瘋鳌坎?,取而擇之也。芼,熟而薦之也?!颜?,親愛之意也。……樂則和平之極也。〇此章?lián)袷嫉枚?。彼參差之荇菜,既得之,則當(dāng)采擇而亨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則當(dāng)親愛而娛樂之矣。蓋此人此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則有以配君而成內(nèi)治。故其喜樂尊奉之意,不能自已,又如此云。
【序】見附錄。
【朱熹云】孔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庇拗^此言為此詩者,得其性情之正,聲氣之和也。蓋德如雎鳩,摯而有別,則后妃性情之正,固可以見其一端矣。至于寤寐反側(cè),琴瑟鐘鼓,極其哀樂,而皆不過其則焉。則詩人性情之正,又可以見其全體也。獨(dú)其聲氣之和,有不可得而聞?wù)撸m若可恨;然學(xué)者姑即辭而玩其理,以養(yǎng)心焉,則亦可以得學(xué)《詩》之本矣。
【魯詩說】張超《誚青衣賦》:“周漸將衰,康王晏起。畢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關(guān)雎,性不雙侶,愿得周公,配以窈窕。防微消漸,諷諭君父??资洗笾?,列冠篇首?!保ā豆盼脑贰罚┯褚荨冻o·九歌》注:“窈窕,好貌?!薄稜栄拧め屧b》:“仇,匹也。”李巡注:“仇,怨之匹也;怨耦曰仇?!薄读信畟鳌芬唬骸啊对姟吩唬骸厚皇缗雍贸稹?,言賢女能為君子和好眾妾也?!?
【齊詩說】《春秋說題辭》曰:“人主不正,應(yīng)門失守,故歌《關(guān)雎》以感之?!彼尉⒃唬骸皯?yīng)門,聽政之處也。言不以政事為務(wù),則有宣淫之心?!蛾P(guān)雎》樂而不淫,思得賢人與之共化,修應(yīng)門之政者也。”《后漢書·明帝紀(jì)》引。
【韓詩說】《韓詩章句》曰:“詩人言雎鳩貞潔,以聲相求,必于河之洲,隱蔽無人之處。故人君動(dòng)靜,退朝入于私宮;后妃御見,去留有度?!薄逗鬂h書·馮衍傳》注引薛夫子《韓詩章句》“應(yīng)門擊柝,鼓人上堂。退反晏處,體安志明。今時(shí)大人內(nèi)傾于色,賢人見其萌。故詠《關(guān)雎》、說淑女、正容儀,以刺時(shí)。”《后漢書·明帝紀(jì)》注引薛君《韓詩章句》。薛君《章句》曰:“窈窕,貞專貌。”《文選》二十一顏延年《秋胡詩》注。《韓詩外傳》一:……此言音樂相和,物類相感,同聲相應(yīng)之義也?!对姟吩唬骸扮姽臉分保酥^也。
【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卷一】《小序》……以為后妃自詠,以淑女指妾媵,《集傳》……則以為宮中之作,……皆有難通?!嗽娭皇钱?dāng)時(shí)詩人美世子娶妃初婚之作。以見嘉耦之合,初非偶然,為周家發(fā)祥之兆。自此可以正邦國(guó),風(fēng)天下。一章,(姚從鄭玄說,分五章,章四句)興而比也。詩意只以雎鳩之和鳴,興比淑女君子好匹。關(guān)關(guān),和聲;或言關(guān)關(guān)者,彼此相關(guān),是聲中見意,亦新。雎鳩有此關(guān)關(guān)之和聲,在于河洲,游泳并樂;其匹配不亂之意,自可于言外想見?!睹珎鳌吩疲骸皳炊袆e”,……則附會(huì)矣。……詩人體物縱精,安能擇一物之有別者以比夫婦?而后人又安知詩人之意果如是耶?……“窈”“窕”字從“穴”,……猶后世深閨之意?!拢d而比也。《毛傳》曰:……是直賦其事,何云興乎?……或不從其說者,謂荇菜取喻其柔,又謂取喻其潔,皆謬。按“荇菜”只是承上“雎鳩”來,亦河洲所有之物;故即所見以起興耳。不必求之過深?!颂幷攒舨擞髌渥笥覠o方,隨水而流,未即得也?!拢x也。前后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xié)。今夾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云“求”,下之云“友”、“樂”,氣勢(shì)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爭(zhēng)扼要法。其調(diào)亦迫促,與前后平緩之音別。……四章、五章,興而比也?!捌d”為“熟”義?!吹诙聻樽笥覠o方之義,故兩“左右”,即謂以制荇菜之宜,亦無不可。
【崔述《讀風(fēng)偶識(shí)》】……細(xì)玩此篇,乃君子自求良配,而他人代寫其哀樂之情耳?!榜厚皇缗?,……窈窕,洞穴之深曲者,故字從“穴”,喻其深居幽邃,而不輕得見也。不好色而好德,故無一言及于容色服飾之美。婦當(dāng)從人,女貴自重,故以深居幽邃,貞靜自守為賢。夫婦之道,不可茍焉而已,故曰“寤寐求之”。常女易得,賢女難求,深居幽邃之女,尤不易知,故有“求之不得,輾轉(zhuǎn)反側(cè)”之思。惟其求之也難,則其得之也喜,故有琴瑟之友,鐘鼓之樂。所謂陰陽和則萬物生,夫婦和則家道成者也。其取興于雎鳩者,傳謂“摯而有別”,是已。其取興于荇菜者,菜在水中,潔而難取。潔以喻女之貞,難取以喻女之難求。
《關(guān)雎》一篇,言夫婦也,即移之于用人,亦無不可。何者?夫之欲得賢女為婦,君之欲得賢士為臣,一也。果賢女與,必深居簡(jiǎn)出而不自炫耀;果賢士與,必安貧守分而不事干謁。非“寤寐求之”,不能得也。是以古之圣帝明王,咨于岳,稽于眾,或三聘于莘野,或三顧于草廬。與《關(guān)雎》之輾轉(zhuǎn)反側(cè),何以異焉!然及其既得,則志同道合,恭己無為,而庶績(jī)咸熙。所謂“琴瑟友之”,“鐘鼓樂之”者也。故曰:“勞于求賢,逸于得人?!必M不信與!
【方玉潤(rùn)《詩經(jīng)原始》】《關(guān)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也?!缎⌒颉贰都瘋鳌贰詿o確證。……竊謂“風(fēng)”者,皆采自民間者也。若君妃則以頌體為宜。此詩蓋周邑之詠初昏者。故以為房中樂,用之鄉(xiāng)人,用之邦國(guó),而無不宜焉。然非文王、太姒之德、之盛,有以化民成俗,使之咸歸于正,則民間歌謠,亦何以得此中正和平之音也耶!故讀是詩,以為詠文王、太姒也可,即以為文王、太姒之德化及民,而因以成此翔洽之風(fēng)也,亦無不可。
【陸侃如《中國(guó)古代詩史》第五章】(二《南》中)戀歌凡五篇,即《關(guān)雎》、《漢廣》、《摽有梅》、《江有汜》、《野有死麇》是。……《關(guān)雎》與《野有死麇》都是寫男子的求婚的,一以音樂歆動(dòng)她,一以禮物媚她(胡適之師說南歐常以音樂做求婚的工具,可證《關(guān)雎》非結(jié)婚詩;我想我國(guó)司馬相如的故事,也可助證)。
【戴君恩《讀風(fēng)臆評(píng)》】詩之妙全在翻空見奇。此詩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盡了。即翻出未得時(shí)一段,寫個(gè)牢騷憂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時(shí)一段,寫個(gè)歡欣鼓舞的光景:無非描寫“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認(rèn)做實(shí)境,便是夢(mèng)中說夢(mèng)。……局陣妙絕!分明指點(diǎn)后人作賦法。
【黃惟庸譯文】
看啊!那一雙雙的水鳥,
在那河中的淺渚上關(guān)關(guān)地和鳴著。
他們多么歡暢呀!
他們多么美滿呀!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她真是我理想中的良伴。
但我何能和她在一處景物幽閑的地方,
此唱彼和;
也如那河中的水鳥一般,
共鳴共處呢?
看啊,那長(zhǎng)短不齊的荇菜,
他們隨著河中的流水,
左邊在流,
右邊也在流。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我迫著我內(nèi)心的需要,
醒中在求,
夢(mèng)中也在求。
我知道,我這樣的空自求著是求不到的。
可憐我除了一日十二時(shí),
時(shí)時(shí)不能去懷外,
那有旁的法子呢?
呀!相思無極,
竟令我坐臥難安不能自主了!
那長(zhǎng)短不齊的荇菜,
我何必眼看著它流著呢?
我將駕我的小舟,
往河的左邊右邊去采它,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我何必只自徒求苦思呢?
她必定喜聽音樂,
我將攜我的琴瑟去親近她。
那長(zhǎng)短不齊的荇菜,
不定是莖莖都可用的;
我將在河的左邊右邊,
細(xì)細(xì)地選它采它。
我那溫和可愛的人兒,
她必定喜聽音樂;
但我那琴瑟的聲音,也許不是她所好的,
我將用我的鐘鼓去娛樂她。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緜鳌繎n者之興也。采采,事采之也。卷耳,苓耳也。頃筐,畚屬,易盈之器也。嗟我懷人,寘彼周行?!緜鳌繎?,思;寘,置;行,列也。思君子,官賢人,置周之列位。【集傳】賦也。采采,非一采也。卷耳,枲耳?!耍w謂文王也。寘,舍也。周行,大道也。〇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賦此詩。托言方采卷耳,未滿頃筐,而心適念其君子,故不能復(fù)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緜鳌口?,升也。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虺隤,病也。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緜鳌抗茫乙?。人君黃金罍。永,長(zhǎng)也?!炯瘋鳌抠x也?!?,酒器,刻為云雷之象,以黃金飾之。……〇此又托言欲登此崔嵬之山,以望所懷之人而往從之,則馬疲病而不能進(jìn)。于是且酌金罍之酒,而欲其不至于長(zhǎng)以為念也。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傳】山脊曰岡。玄馬病則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緜鳌抠铞。蔷粢?。傷,思也?!炯瘋鳌抠x也?!S,玄馬而黃,病極而變色也。兕,野牛,一角。……以兕角為爵也。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緜鳌渴酱魍猎怀^。瘖,病也。瘖,亦病也。吁,憂也?!炯瘋鳌抠x也?!叄R病不能進(jìn)也。痡,人病不能行也。吁,憂嘆也?!稜栄拧纷⒁俗鳌绊臁?,張目望遠(yuǎn)也。
【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dāng)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nèi)有進(jìn)賢之志,而無險(xiǎn)诐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于憂勤也。
【朱熹云】此亦后妃所自作,可以見其貞靜專一之至矣。豈當(dāng)文王朝會(huì)征伐之時(shí),羑里拘幽之日而作歟?然不可考矣。
【魯詩說】《荀子·解蔽篇》:“《詩》云:‘采采卷耳,……寘彼周行。’”頃筐,易滿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貳周行。郝懿行曰:“……言所懷在于寘周行,意不在于事采;故雖易盈之器而不盈也。”《淮南·俶真訓(xùn)》:“《詩》云‘采采卷耳,……彼周行?!匝阅竭h(yuǎn)世也?!备哒T曰:“……言采采易得之菜,不滿易盈之器,以言君子為國(guó),執(zhí)心不精,不能以成其道。猶采易得之菜,不能滿易盈之器也?!滴覒讶?,彼周行’,言我思古君子官賢人,置之列位也,誠古之賢人各得其行列,故曰‘慕遠(yuǎn)’也?!?
【韓詩說】《韓詩》曰:“傾筐,敧器也?!薄睹娽屛摹?。陳喬樅《韓詩遺說考》案云:“考《說文》……‘箸’下云:‘飯也?!问献⒃唬骸2浚??!?,傾側(cè)意。箸必傾側(cè)用之,故曰飯。宗廟宥坐之器曰敧器,古亦當(dāng)作器也?!粍t《詩》之‘頃筐’,謂筐之半淺半深者,蓋即‘’?!墩f文》云:飯器之類。其為制不平,故云器。其受物甚少,故云易盈也?!痹S慎《五經(jīng)異義》六“罍制”:《韓詩說》:“金罍,大器也。天子以玉,諸侯大夫皆以金,士以梓。”薛君《章句》曰:“云,辭也?!薄段倪x》二十五傅咸詩注。
【《詩經(jīng)通論》】按襄十五年《左傳》曰:“君子謂楚于是乎能官人。官人,國(guó)之急也;能官人則民無覦心?!对姟吩疲骸滴覒讶?,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采、衛(wèi)、大夫,各居其列,所謂‘周行’也。”……歐陽氏解曰:后妃以采卷耳之不盈,而知求賢之難得。因物托意,諷其君子。以謂賢才難得而愛惜之,因其勤勞而宴犒之。酌以金罍,不為過禮,但不可長(zhǎng)懷于飲樂爾?!瓧钣眯蕖唬骸娙酥迹院箦嘉耐踔幸鄱?。……蓋身在閨門,而思在道路,若后世詩詞所謂“計(jì)程應(yīng)說到?jīng)鲋荨币舛!缫陨现T說,后妃執(zhí)頃筐而遵大路,亦頗不類。……偽(子貢詩)傳曰:“文王遣使求賢,而閔行役之艱?!薄瓘埦捶?、嚴(yán)坦叔謂后妃備酒漿而作?!跹┥街^后妃勞妾媵之歸寧。楊維新……謂大夫行役之作?!嗽姽屉y詳。然且當(dāng)依《左傳》,謂文王求賢官人,以其道遠(yuǎn)未至;閔其在徒(疑“途”)勞苦而作,似為直捷。但采耳執(zhí)筐,終近婦人事?;蚴渍聻楸润w,言采卷耳恐其不盈,以況求賢置周行,亦惟恐朝之不盈也。亦可通。一章,比也?!爸苄小?,《左傳》作周之行列;毛、鄭依之。嚴(yán)氏云:詩有三“周行”,《卷耳》、《鹿鳴》、《大東》也。鄭皆以為周之行列,惟《卷耳》可通?!浴毒矶窞榱形?,《鹿鳴》為大道,《大東》無傳。則“周行”二字有兩義:一為列位,一為道。而道又《鹿鳴》為道義之道,《大東》為道路之道。按嚴(yán)謂“周行”有二義,……近是。……若謂道又有二義,則未然。均為道路也。二章、三章,賦也。下同。……按《說文》:“崔,大高也?!薄搬?,高不平也?!敝谎云涓撸诹x為當(dāng)。二章言山高馬難行,三章言山脊馬益難行。四章言石山馬更難行。二、三章言馬病,四章言仆病。皆《詩》例之次序。
【《讀風(fēng)偶識(shí)》】朱子以為婦人念其君子者,得之。……竊謂此六“我”字,仍當(dāng)指行人而言;但非我其臣(毛、鄭說),乃我其夫耳。我其臣則不可,我其夫則可;尊之也,親之也?!洞呵铩方?jīng)傳于本國(guó)皆我之:“齊師伐我”,“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是也?!氨酥苄小奔粗杆鶓阎?,猶《大東》之言“佻佻公子,行彼周行”也?!摆毂舜掎停荫R虺隤”,念道途之險(xiǎn)阻,行役之艱難也?!拔夜米帽私鹄湥S以不永懷”,愛之至,故欲其自寬,而不忍以燕好之情損其身也?!瓱o錦衾角枕之思,而有夙夜風(fēng)霜之慮,是其情發(fā)乎正而不流于昵,可以為訓(xùn)于后世矣。……要之,均不似后妃事也。
【龔橙《詩本誼》】《卷耳》,婦人思行役之夫,忘其婦事,不思獨(dú)酌也。
【《詩經(jīng)原始》】《卷耳》,念行役而知婦情之篤也。……“維以不永懷”,“維以不永傷”者,聊以自解之辭耳。則“酌彼金罍”二語,當(dāng)屬下說(“我馬”指夫馬;“我姑酌彼金罍”,此“我”字乃懷人之人自我也)。雖曰飲酒非婦人事,然非杜康,無以解憂,不必以辭害義可也。故愚謂此詩當(dāng)是婦人念夫行役而憫其勞苦之作?!绫匾詾橥修o,則詩人借夫婦情以寓君臣朋友義也。乃可不必執(zhí)定后妃以為言,則求賢、官人之意,亦無不可通也。
【《中國(guó)古代詩史》第五章】(二《南》中)別詩凡四,即《卷耳》、《汝墳》、《草蟲》、《殷其靁》是?!毒矶放c《殷其靁》都是閨中念遠(yuǎn)之作,其夫大都行役在外。不過《殷其靁》是直陳自己希望丈夫歸家之意,《卷耳》的二、三、四章卻是假托其夫在外奔波而念家的情景,有“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意思。其描寫是更深刻些,更能動(dòng)人些。
【又】因采卷耳而動(dòng)懷人念,故未盈筐而彼周行,已有一往情深之概。下三章皆從對(duì)面著筆,思想其勞苦之狀,粥自寬而愈不能寬。末乃極意摹寫,有急管繁弦之意。后世杜甫“今夜鄜州月”一首,脫胎于此。
【《讀風(fēng)臆評(píng)》】情中之景,景中之情,宛轉(zhuǎn)關(guān)生,摹寫曲至,故是古今閨思之祖。詩貴遠(yuǎn)不貴近,貴淡不貴濃。唐人詩如“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mèng)漁陽?!币嗒q《卷耳》四句意耳。試取以相較,遠(yuǎn)近濃淡,孰當(dāng)擅場(chǎng)?無端轉(zhuǎn)入登高,不必有其事,不必有其理,奇極,妙極……
【郭沫若譯文】
一片碧綠的平原,
原中有卷耳蔓草開著白色的花。
有位青年婦人左邊肘上掛著一只淺淺的提籃,
她時(shí)時(shí)弓下背去摘取卷耳,
又時(shí)時(shí)昂起頭來凝視著遠(yuǎn)方的山丘。
她的愛人不久才出了遠(yuǎn)門,
是騎著一匹黑馬,攜著一個(gè)童仆去的。
她在家中思念著他坐立不安,
所以才提著籃兒走出郊外來摘取卷耳。
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葉上,
看見她愛人的英姿;
她在卷耳的銀白色的花中,
也看見她愛人在向她微笑。
遠(yuǎn)方的山丘上也看見她的愛人在立馬躊躇,
帶著個(gè)愁慘的面容,
又好像在向她訴說別離羈旅的痛苦。
所以她終竟沒有心腸采卷耳了,
她終竟把她的提籃丟在路旁,
盡在草茵之上思索。
她想,她的愛人
怕此刻走上了那座土山戴石的危巖了,
他騎的馬兒怕也疲得不能上山了。
他不知道在怎樣地思念她,
她沒有法子可以安慰他得。
假使能得走近他的身旁,
捧著一只金樽勸他酌飲的時(shí)候,
那也可以免得他牽腸掛肚,
但是她不能夠。
她想,她的愛人
怕此刻走上了那座高高的山頂了,
他騎的一匹黑馬怕也生了病,毛都變黃了。
他不知道是在怎樣地愁苦,
假使能得走近他的身旁,
捧著一只牛角杯兒勸他酌飲的時(shí)候,
那也可以使他忘卻前途的勞頓,
但是她不能夠。
她想,她的愛人
怕此刻又走到一座石山戴土的小丘上了,
他騎的馬兒病了,
他跟隨著的仆人也病了。
她又不能走近他的身旁去安慰他,
他后思著家鄉(xiāng),前悲著往路,
不知道在怎樣地長(zhǎng)吁短嘆了。
婦人坐在草茵上盡管這么凝想,
旅途中的一山一谷,
便是她心坎中的一波一瀾。
卷耳草開著白色的花,
她淺淺的籃兒永沒有采滿的時(sh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