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小照
本文中著者說及他的小兄弟,“連他的模樣都記不清楚了,但聽母親說,是一個(gè)很可愛念的孩子,和我也很相投,至今她提起來還似乎要下淚?!边@話說得很簡單,可是也是有根據(jù)的。小兄弟死的時(shí)候他正在家,但是過了三天卻在十二日就回南京學(xué)堂去了,這以后的事情是我在旁邊,知道得最清楚。母親永遠(yuǎn)忘記不了這小人兒,她叫我去找畫神像的人給他憑空畫一個(gè)小照,說得出的只是白白胖胖,很可愛的樣子,頂上留著三仙發(fā),感謝畫師葉雨香,他居然畫了這樣的一個(gè)。母親看了非常喜歡,雖然老實(shí)說我是不能說這像不像。這畫畫得很特別,是一張小中堂,一棵樹底下有圓扁的大石頭,前面站著一個(gè)小孩,頭上有三仙發(fā),穿著藕色斜領(lǐng)的衣服,手里拈著一朵蘭花,如不說明是小影,當(dāng)作畫看也無不可,只是沒有一點(diǎn)題記和署名。查舊日記,在己亥年有這幾頂記錄:
二月十一日:雨。同鳴山叔訪葉雨香畫師,不值。
十二日:雨。訪葉雨香適在,托畫四弟小照。
十三日:晴。往獅子街取小照“頭子”,頗佳,使繪秋景。
裱畫大抵也在這月內(nèi),但日記上沒有記著。這畫掛在她的房里(后來在北京是房外板壁上)足足有四十五年,在她老人家八十七歲撒手西歸之后,由我把這幅畫卷起,連同她所常常玩耍,也還是祖母所傳下來的一副骨牌,拿了過來,一直放在箱子里,沒有打開來過。直到今年才由兒子拿來捐獻(xiàn)給文化部,仍舊掛在那板壁上,有人往魯迅故居去的就可以看到那小兄弟的小影了。但是我也還留著一個(gè)副本,在搬家北來的時(shí)候曾經(jīng)托畫師(或者還是葉雨香也說不定)將高祖以下的神像都縮臨成斗方,成為胸像,又單把祖父兩代的合裱一幅,那小兄弟的胸像也附在下方,因此倒比較是放大了,大抵和原本差不多,就只是沒有那背景而已。